舌尖上的四川記憶——葉兒粑

前幾日收到四川老家人寄來的一包土特產,自家院子種的鮮核桃,臘肉,還有幾包葉兒粑。把核桃放在屋門口晾著,臘肉放在冰箱之後忍不住開火蒸了幾枚小小的葉兒粑解饞,小小的一枚葉兒粑瞬間勾起很多思緒。

舌尖上的四川記憶——葉兒粑

葉兒耙

可能很多人沒聽說過葉兒粑,但是四川人以及來過四川的人一定都知道葉兒粑這道四川名小吃。粑是方言,多指糯米制成的,黏黏的,類似餈粑之類的食物。葉兒粑因為外面用葉子包裹而得名,葉兒一般用良姜葉、竹葉、野棕葉等,一方面吃的時候不沾手,另一方面葉子的清香讓食物更美味。葉兒粑因其不沾盤、不沾筷、不沾牙,也被稱作三不沾葉兒粑。

舌尖上的四川記憶——葉兒粑

葉兒耙

葉兒粑看上去像是一小片葉子託著一個潔白如玉,晶瑩剔透的湯圓,鮮嫩的綠色和溫潤的白色交相輝映,綠的是葉子白的糯米看上去就很有胃口。

舌尖上的四川記憶——葉兒粑

葉兒耙

葉兒粑分無餡,甜餡和鹹餡三種,小編最喜歡的還數鹹鮮味美的芽菜肉餡,芽菜也是四川的地方名菜,所以這也是很多人想念家鄉的葉兒粑自己親手製作卻不得其味的原因。言歸正傳,芽菜肉餡的葉兒粑講究油而不膩,肉細細的,餡裡還加入豬油,取一個Q彈的葉兒粑託在掌心,皮很薄,輕輕一咬開,滿滿的餡就漏出來了,油汁橫流,細細品嚐,芽菜鮮鹹的味道一下子彌補了肉的膩,突出了餡的鮮美,好吃的恰到好處。

舌尖上的四川記憶——葉兒粑

葉兒耙

漂泊在外的人們每逢節日總會格外想念家人、家鄉的一草一木還有那些家鄉的味道。中秋佳節不能回家團聚的很多四川人可能會想念這道葉兒粑吧。

舌尖上的四川記憶——葉兒粑

葉兒耙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有句話叫“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食物之所以讓人念念不忘,不僅因為當地的水土讓食物更好吃,還因為它們承載著對家鄉的記憶和情感。

舌尖上的四川記憶——葉兒粑

葉兒耙

有時候我們吃的不是食物,是鄉愁。

喜歡特色地方美食的朋友們記得點關注哦~~

每日分享,點關注不迷路!

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你想知道的各地美食,小編會在留言中隨機選擇一項在下期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