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縣楊燕:紀念恩師何建文先生

紀念恩師何建文先生

楊燕

冬去春來,花開花落,新舊更迭,生生息息,一輪一輪孕育著幻滅和希望。抹不掉的記憶,擦不幹的淚痕,總是浮現於腦海。那是2016年農曆10月14日,紀念何建文老師。

乾縣楊燕:紀念恩師何建文先生

何老師是陝西乾縣周城鎮豆村人。生於1944年農曆10月14日,1964年,先後於豆村、慈母學校、楊漢高中任教。30歲入黨。1978年調臨平高中任教,1984年調入乾縣一中任副校長。1995年,調任乾縣教育教學研究室支部書記。2000年8月,他被任命為高中正校級督學。2003年農曆10月14日,在他生日這天,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梗去世,享年59歲。為教育事業辛勞了30餘年。

人生中能讓你記憶一生的,大多是讀書求學時在講臺上為你上課的老師,師恩深如海。老師也是臺階,承受著我們向上攀登,我對恩師懷念不已。

何老師在臨平高中的那些年,衣著樸素,舉止文雅,談吐風趣,治學教學,一絲不苟。尤其升旗儀式上,他莊嚴灑脫的神情,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農曆10月14那天,由候五學(侯秉森)同學和候老師牽頭組織,紀念何老師逝世14週年。

乾縣楊燕:紀念恩師何建文先生

同學們都來自於五湖四海,13日晚在縣城集中,我沒參加,甚是遺憾。14日早我搭何美女便車前往。10多輛車,40多人的隊伍,人人心情沉重,帶著對老師的懷念,帶著和老師的記憶,帶著對老師家人的祝福,緩緩地向老師家鄉駛去。路邊的柳樹在致意,天空的鳥兒在低鳴,花草上的露珠在哽咽。

車隊來到了村口,何老師的三個女兒,還有何松,外甥董博以及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都來迎接。彷彿看到了何老師笑眯眯的迎接我們。女兒們給我們哭述何老師走的時候是多麼的痛苦。是多麼的不捨,是多麼的放不下,聽得我們都淚眼汪汪,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午時,整理好隊伍,盤子裡放上香,臘,表,茶。2個饃,饃上插2根紅筷子,兩人舉著白布繃子(白布上寫著:紀念恩師何建文先生),兩人一組,兩人一組舉著花圈,還有一輛車上裝著零碎,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緩緩地開向何老師墓地。

乾縣楊燕:紀念恩師何建文先生

剛看到何老師的墓碑,我們心裡就有說不出的痠痛,由繃子,花圈組成了方形的陣容,儀式由侯伍學同學主持。

第一項:由花,翠,玲,娥,婷等同學以及親人們給何老師獻貢品(各種水果),

第二項:全體向老師默哀三分鐘。

乾縣楊燕:紀念恩師何建文先生

第三項:播放“荷塘月色”,緩緩的音樂在空曠的田野間響起,我們的思緒一下回到了當年的課堂,何老師那熟悉的聲音,慈祥的面容在眼前浮現。

第四項:侯老師為何老師朗誦親手書寫的詩歌。

第五項:侯伍學同學致悼詞。何老師,我們來看您了,山谷回應,何老師,我們來看您了,一句話,主持人哭了,天邊的雲朵哭了,田野的麥苗哭了,空中的小鳥哭了,耳邊的風兒哭了。我們的心碎了,個個淚如泉湧。對老師的思念都融化成淚滴,順著臉頰流淌,此刻,空氣彷彿凝固了,唯能聽見萬物的哭泣聲,心底的吶喊聲,何老師—老---師—我們來看您了,您在哪裡?——您聽見了沒?我們的淚光裡似乎看見了何老師滿臉淚痕的拉著我們的手說,傻孩子,別哭了,老師時刻在看著你們長大。

第六項:三人一組,給老師獻花,那是對老師的祈禱,是對家人的祝福。

第七項:給老師陪土。每人菊起一把土繞老師墳撒一週,撒下思念,撒下祝福,撒下期盼,撒下希望。

第八項:鳴炮。為老師消除寂寞。

第九項:向老師三鞠躬。何老師,安息吧!

乾縣楊燕:紀念恩師何建文先生

回到老師家裡,親人們用最特別的乾州酸湯麵招待大家。

我們帶著思念,繫著牽掛,留下祝福,撒下一串串的淚痕漸行漸遠……


乾縣楊燕:紀念恩師何建文先生

作者簡介:楊燕,陝西乾縣人,從教30年的不在編教師。教過初中、小學,辦過幼兒班,辦過英語、數學輔導班。現仍在農村某完小從教,喜歡寫點身邊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