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售狂潮來襲,留給川普的時間不多了,一場危機正在醞釀

9月18日,美國財政部公佈了最新7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

報告顯示7月份中國對於美債的持有量減少了77億美元。

01

拋售狂潮,美國債主正在逃離美債。

美國財政部的7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公佈之後,暴哥去研究了一下其他國家對美債的持有情況,發現7月份不僅僅是中國在拋售美債。

一股美債拋售狂潮正在席捲美國。

報告中顯示,除了中國之外,德國、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瑞士、巴西、比利時、英國等國家都在拋售美債。

拋售狂潮來襲,留給特朗普的時間不多了,一場危機正在醞釀


(圖片單位為10億美元)

印度在今年3月份減持97億美元,7月份繼續拋售47億美元。

俄羅斯從今年4月份起共計已經狂拋115億美元,就是因為幾個月的狂拋美債,在美債的十大債主裡面已經找不到俄羅斯的蹤影了。

而美國的第二大債主日本雖然在7月份增持了51億美元,但是相對於6月份減持的184億美元來說,就相形見絀了。至此,日本美債持有量為1.0355萬億美元,創6年來歷史新低。

而全世界範圍內的美債拋售狂潮還在繼續......

02

美債,顧名思義就是美國發行的債務,也就是美國政府打的欠條。

美國自從成立以來就已經有國債了,因為美國政府需要錢,但是錢不夠,所以就想了個辦法借錢。其實跟一般人借錢的原理是一樣的,靠的是自己的信用。

但是,美國國債跟我們一般人的借錢又不太一樣。因為我們平常人可以提前還本付息,而美國國債合同如果規定了10年後才還本金,那麼在10年以內債券人(國)就只能收取美國的利息,本金要10年到期能還回。

而我們知道,美國國債發行量那是相當高的,債權國的債權都是數以億計,那麼債權國突然需要大量的金錢而又不能贖回自己的本金的時候,是不是就只能苦等?

這個也不是,因為美債是可以流通的,就好像股票一樣,債權國可以買賣。這就形成了一個金融市場,美債就像是商品一樣被用來買賣。投資者可以低價買來,高價賣出。

也就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一直髮展到現在全世界多個國家都成為了美國的債主。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的國家原意買美國的國債?兩個詞:信用和收益。

因為一直以來美國都是很本分的按照合同規定還本付息,而對於其他投資方式來說,購買國債是既能有收益,又比較安全的一種投資方式。

但是也正是因為具有流通的功能,所以即使在美國的信用度不變的情況下,債權人也可能因為美債價格下降而導致收益的減少。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目前美債的收益率一路飆升,就是說債權人的收益會增加。

本週美債收益率持續上升。截至9月20日,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經向上突破3%的突口,收益率高達3.078%。

然而在美國國債收益率不斷上升的時候,為什麼卻反而遭到多個國家的拋售?

03

對於美債被集體拋售的原因,我的觀點是:

第一,“去美元化”在全球範圍內暗流湧動。曾經,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這也為美元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礎。世界範圍內國與國之間的貨幣流通都是通過美元來實現。而其他國家獲得美元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購買美國國債。

然而,伴隨著美國對本國產業的保護。去美元化正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一家獨大的格局被打破。“石油非美元化”格局逐漸清晰,人民幣國際化也越來越明顯。全球已經有超過1900家金融機構將人民幣列為支付貨幣之一。

各個國家對於美元的需求因此相對減少,尋求多極化貨幣秩序也是各個國家應對“美元陷阱”,擺脫美元的限制的最好出路。因此,各國陸續拋售美債。

第二,美聯儲第三次加息的預期。9月25-26將是美聯儲議息的日子,而市場共識認為美聯儲即將開啟第三次加息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美聯儲的加息,會導致美元的升值,推動美元匯率上升。因為加息通常意義來說是指提高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而資本總是天然的喜歡高利率的地方。

通俗一點說就是美國的利息高了,各個國家都喜歡把錢存到美國去,這樣一來兌換美元的人就多了。美元會出現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這樣美元價格就被炒高了。

美元升值意味著其他國家的貨幣會貶值。這會導致其他國家不得不拋售美債籌集美元干預匯市。

第三,美國財政赤字激增,美國國債的負債率過高。這也是特朗普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問題。截至2018年8月美國的政府債務總額已超過21.46萬億美元,而2017年美國的GDP為19.39萬億美元,債務佔GDP的比重接近110%。

更為嚴峻的是,債務的增長速度還很快。今年2月份以前的6個月平均每月增長約1700億美元,僅半年時間就增長了1萬億美元。


拋售狂潮來襲,留給特朗普的時間不多了,一場危機正在醞釀

而如果算上美國社會上的中形成的其他債務,美國總債務可能接近70萬億美元,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據。美國不得不為此付出高額的利息費用,也正是如此,美國不得不通過大量發行國債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企圖向他國轉移債務。

雪上加霜的是美國政府的財政缺口在加大。2017年美國政府財政收入為3.32萬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長1.5%。而支出卻高達3.9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3%。

美國財政窟窿在不斷加大。

或許一場前所未見的危機正在醞釀著。

而其他國家也正是嗅到危險的氣息,拒絕接盤,開始迅速逃離“美元”。

04

美債的拋售狂潮席捲全球讓我看到了危機。

美債的拋售又進一步加劇美債收益率的提升。自2014年以來,10年月2年期美債利差不斷下降,截止到今年8月已經下降到了20個基點左右。美債收益率曲線接近倒掛(即短期利率高於長期利率)。

拋售狂潮來襲,留給特朗普的時間不多了,一場危機正在醞釀


而當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時,是美國經濟即將進入衰退和蕭條階段的預警。

曾經在2007年,美國也出現了美債收益率倒掛現象,而在美債收益率倒掛7個月之後,美股拐點出現,一場嚴重的金融危機爆發。

那麼在這種危機四伏的趨勢之下,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首先我們需要時刻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動態。如果美國本身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經濟預警信號明顯的時候,美國就會做出相應的措施來進行規避。

其次我們要留意美股的走勢。股市本身就是經濟的晴雨表,在經歷上一輪的金融危機之後,美股走出了市場最長牛市。目前美股三大股指創下歷史新高,經濟泡沫化嚴重,危險如影隨形。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但又不是簡單的重複。

美國危機四伏,一旦金融危機爆發將會影響到世界各國,時刻關注美國經濟動態,及時作出保護自己的應對措施,才能讓我們獨善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