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什麼時候進行如廁訓練比較好,該怎麼訓練?

守護我的蓓蕾


寶寶什麼時候進行如廁訓練好,這是一件得慢慢來的事情,因為剛出生的寶寶大腦中樞還沒有發育的成熟,還沒有對自己排洩器官的控制能力,也就是說如果想要訓練寶寶按時如廁,那麼起碼要等到兩歲左右的樣子。所以寶寶在兩歲之前家長們還是得辛苦一下了。



寶寶在進行如廁訓練的時候怎麼訓練最好呢?

根據上面提到的,想要訓練孩子如廁在時間上不能著急,還得耐心的等一等,等到寶寶差不多在兩歲左右了再開始訓練最好。畢竟由於幼小的寶寶身體跟大腦都沒有發育的成熟,所以很難完成這一項巨大的任務。而且如果訓練不當的話,還很容易出現便秘以及拒絕上廁所排便等反應。

想要好好的訓練寶寶規律的排便,那麼就要慢慢來了,一步一步的引導。

首先當寶寶在有意識的想要排便的時候,家人們可以給寶寶提供一些意見以及提醒,比如怎樣蹲下排便以及在哪裡排便等,這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有耐心切不可強迫寶寶是寶寶出現反感的情緒。


KK健康


到底什麼時候開始如廁訓練最合適呢?家長又該怎樣辨識孩子的如廁訓練信號呢?

如廁訓練何時開始?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潘昊表示,訓練孩子脫掉紙尿褲不是看天氣溫度,而是看孩子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孩子能大部分滿足下面的8個表現,就說明孩子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

1.紙尿褲能保持至少2個小時乾燥,或午睡後紙尿褲還是乾的;

2.紙尿褲髒了,有不舒服的表現,想要換新的;

3.對坐便器產生興趣;

4.大便時間逐漸變得規律;

5.主動要求穿內褲;

6.可以遵守簡單指令;

7.會用表情、姿勢或語言來表達自己正在大小便;

8.能夠自己或在大人的幫助下脫(穿)褲子。

研究表明,在18月齡之前就學習上廁所的孩子,通常到4歲之後才能完全掌握相關技能。相反,那些2歲左右才開始訓練的孩子,只需要半年時間就可以掌握了。孩子完成如廁訓練的平均年齡為2歲半左右。

如廁訓練如何培訓?

在確定好孩子有上述表現,並能進行如廁訓練後,首先要為孩子準備好如廁道具,包括小馬桶、小內褲。

潘昊強調,起初孩子會對小馬桶特別感興趣,會把它當成玩具,或不願意坐在小馬桶上。最好的辦法是每次孩子感到紙尿褲髒了後,大人要把紙尿褲放到小馬桶上,並告訴孩子以後尿在這裡,這就像訓練小動物一樣。要向孩子明確表達,廁所就在小馬桶裡。

此外,到了小孩子排便時間,大人應主動詢問:“寶寶,是不是想要上廁所呢?”最初孩子不願摘掉紙尿褲也沒關係,等孩子習慣坐小馬桶後,就可以給他取下紙尿褲排便了。一旦孩子體驗過完成排便的過程,可能就對正確使用坐便器更有興趣了。

潘昊提醒,家長在帶寶寶去商場選擇他喜歡的小馬桶時,注意不要購買帶有音樂或閃光功能的馬桶,否則很容易引起反效果。在如廁訓練上,建議家長可以購買小繪本,提高孩子上廁所的興趣,如小熊寶寶繪本系列的《拉臭臭》、“噼裡啪啦”系列的《我要拉粑粑》等書籍。

老人報記者 張斯琪 通訊員 餘子媛


大洋網


您好,這個問題有崔玉濤育學園來為您回答,點擊上方關注,查看更多相關問題哦!~

訓練孩子脫掉紙尿褲不是看氣溫幾度了,寶寶幾歲了,而要看孩子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孩子能大部分滿足下面的8個表現,就說明孩子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

  • 紙尿褲能保持至少2小時乾燥,或午睡後紙尿褲還是乾的;

  • 紙尿褲髒了,有不舒服的表現,想要換新的;

  • 對坐便器產生興趣;

  • 大便時間逐漸變得規律;

  • 主動要求穿內褲;

  • 可以遵守簡單指令;

  • 會用表情、姿勢或語言會來表達自己正在大小便;

  • 能夠自己或在大人的幫助下脫(穿)褲子。


2、 如何進行如廁訓練:

我們可以根據下面的步驟幫助孩子脫掉紙尿褲:

  • 在家穿內褲,睡覺和出門穿紙尿褲;

  • 在家和出門穿內褲,睡覺穿紙尿褲;

  • 在家、出門和午睡穿內褲,晚上睡覺穿紙尿褲;

  • 告別紙尿褲。

大多數孩子會相對順利地完成日間訓練,但午睡以及夜間如廁訓練,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如廁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人積極自然的態度,適當降低期待值,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這個問題就說到這,歡迎點擊下方,崔玉濤育學園“查看官方網站”,瞭解更多育兒乾貨知識哦!~


崔玉濤育學園


如廁訓練並非越早越好曾經有人做過一對雙胞胎的如廁研究。其中休(雙胞胎之一)從出生50天開始如廁訓練,按照天數和成功的百分比做記錄,發現直到700天開始,成功率才突飛猛進,而此前則一直反覆。而他的兄弟希爾頓在700天后開始如廁訓練,成功率與其訓練了一年多的兄弟不相上下。這個研究證實如廁的能力在孩子身體發展成熟到一定階段可以自然完成,和後天訓練的關聯並不太大。另一項嬰幼兒生理研究結果對此支持了這一理論:18個月之前的幼寶寶神經系統發育尚未達到能夠控制大腸、膀胱和肛門組織,所以此時父母很難教會他學習使用便盆。所以,想通過“早點訓練實現寶寶早日如廁”這種想法,只是美好的願望。事實上,過早的訓練不僅成功率不高,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可能對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因為這時寶寶可能還沒有辦法準確地告訴你她想要去廁所的意願,或者肢體協調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不足,無法自己穿脫褲子和控制排洩。他也很可能一玩就忘記要上廁所,結果尿在褲子上。如果此時你去苛責他,強行要求他自己如廁,甚至指責,會給寶寶帶來心理上的不良影響。什麼時候開始最好?那麼,到底怎麼判斷寶寶是否適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了呢?如果寶寶對上廁所表現出興趣,並且表現出以下7個信號,就可以開始如廁訓練:

1、對馬桶、坐便器或穿內褲感興趣;

2、能聽懂你的指令並乖乖的照做;

3、想上廁所時,能用語言、面部表情或其他姿勢來表達;

4、能保持兩小時以上屁屁乾爽;

5、在尿布上尿溼或便便後會抱怨不舒服;

6、已經學會拉下和提起褲子的動作;

7、能在坐便器上坐下和起立。這種狀態通常會在2歲左右出現,但也因人而異,有些寶寶2歲半甚至3歲才出現,也是正常的。美國的孩子平均脫掉尿布的年齡是三歲左右,希望這組數據緩解你的不安。媽媽平時應該多觀察下寶寶的行為變化,這樣就能做到心中有數,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讓你和寶寶都更加輕鬆自在。至於穿尿片紅PP的問題,可以在選擇尿片、勤更換勤清洗等方面去多注意。


新世紀育兒經


丟掉尿不溼,學會自己上廁所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關鍵一步。

媽咪們知道怎麼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嗎,什麼時間開始比較合適呢?

何時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

其實這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一般在1歲前,寶貝是不會自主控制排便的。

《希爾斯親密育兒》裡建議最早不要早於一歲半。

這種訓練開始得過早對寶貝沒有幫助,當你發現寶貝對大小便開始有所表示的時候,你就可以準備開始嘗試這方面的訓練了。

如廁訓練準備工作

開始訓練寶貝學習用便盆大小便之前,這些準備工作你做好了嗎? 

1.教寶貝認識身體

告訴寶貝身體都有哪些部位以及它們各自的功能,包括人體的排洩部位,一定要讓他們明白大小便是從哪裡排出來的。

把寶貝身體的各部位一一指給他看,並告訴他怎樣稱呼,從而來了解自己的身體。

讓他們看你是怎樣大小便的,當然,最好讓同性的父母為他們示範。

不必顧慮這樣做會有什麼不好,你可以做得很自然。寶貝對此不會有什麼想法。

2.排洩用語

寶貝需要學會用語言或手勢告訴父母他們要大小便。

說話晚的寶貝顯然更多的是用手勢。

其實怎樣表達都可以:上廁所,大便,小便,解手,拉屎,尿尿,噓噓,嘩嘩……使用哪個詞都可以,只要家長能明白意思就行。

3.訓練寶貝的排便意識

你的寶貝知道他什麼時候想要排便嗎?他能知道自己是拉褲子還是尿褲子了嗎?這些是保證訓練成功的重要技能。

許多寶貝1歲時就能夠發出他要排便的信號。

當他們長大一些時,這些外部信號往往消失了,但你可能能夠從寶貝的細微表情中猜出他要幹什麼。

你可以利用這些早期的表現幫助寶貝理解或講出他們大小便的感覺。

還有一點值得強調,在老人的育兒觀念裡,會有“把尿”這一行為,科學實踐已經證明,“把尿”把寶寶來說弊端很大。

媽咪可根據自家情況,權衡利弊,選擇對寶寶最好的照顧方式。


媽咪寶貝傳媒


許多父母提到孩子如廁訓練,就覺得這是個很艱鉅的任務。甚至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學會如廁,以至於孩子不到1歲就開始訓練了。也有父母,因為覺得如廁這個事兒很棘手,乾脆就想著:往後推一推再說吧。

事實上,所謂“訓練”,並非真的要通過專門的培訓去學會上廁所,而是自然而然地,幫孩子通過模仿去學習如廁。所以,父母要做好示範,比如家裡是男孩,由父親或哥哥做示範,如果家裡都是女性撫養人在陪伴孩子,那麼男孩子容易學會女性如廁的方式。在如廁訓練的時間選擇上,有數據顯示:越早開始如廁訓練的寶寶,其訓練期也較長。絕大部分寶寶是在2歲4個月左右可以完成白天訓練,到3歲左右完成夜間訓練,並且男孩所花費的訓練時間要超過女孩,正如女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會比男孩看起來早熟。

掌握孩子如廁訓練的7個技巧

1、正確的時機

一般而言,孩子2歲前後嘗試如廁訓練都可以,但也有的寶寶也許到4歲可能心理上才準備好。所以,要觀察寶寶是否具備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條件,是否願意模仿大人上廁所的習慣。不要在他準備好之前給他施加壓力。

2、健康的飲食與規律的作息

給孩子的飲食結構一定要健康。蔬菜、水果和水的攝入要多注意,防止孩子消化不良和便秘的發生,可以適當給孩子做一些撫觸,幫助胃腸消化。孩子的作息時間要儘量規律,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玩。作息規律了排便一般也會比較規律。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因為貪玩就將上廁所的時間無限推延。

3、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

開始給孩子如廁了,一般可以嘗試這樣一個流程:

首先購買適合孩子的漂亮的便盆或兒童馬桶圈,確認孩子的雙腳可以踩地坐穩。然後讓孩子先不脫褲子坐在便盆上,可以每天一次,讓他習慣這種感覺。如果孩子不願意,也不要強迫,一週或一個月後再試試看。

接下來,大人如廁的時候,帶孩子一起。讓孩子不帶尿布坐在馬桶上,並且跟他解釋,脫褲子蹲在馬桶上廁所是一種大人的行為。同時,讓孩子自己沖水,自己穿褲子、洗手,體驗這個過程。在孩子玩的時候,便盆可以放在旁邊,告訴他如果需要可以用。

如廁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用最平和的態度來跟孩子一起經歷就好。如果中間出現反覆,比如明明已經學會自己尿尿或拉粑粑在便盆裡了,可是經過一段時間又拉尿在褲子裡了。這是很正常的。不用表現得太驚訝生氣,或者開始大講道理。孩子的邏輯很簡單,並不需要太多道理,他們也並不能從父母生氣的情緒裡讀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積木育兒


“一路童行”兒童的健康顧問,很高興有機會能為您解答問題

當寶寶學會自己“上廁所”時,作為寶寶獨立的表現,可謂是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通常情況下,2歲後的寶寶就可以接受如廁訓練了,凡事總會因人而異,部分寶寶會晚一點學會,我們在訓練寶寶如廁是否成功取決於寶寶身體、情感上準備就緒,如果過早訓練,可能還會導致寶寶學會的時間更長。


所以,家長應該順其自然,讓寶寶慢慢適應,欲速則不達。


在訓練過程中的秘訣在於“時機”和“耐心”

什麼時機才算成熟?我們可以通過寶寶的這些表現來判斷寶寶是否準備好了

  1. 對馬桶、坐便器、內褲感到興趣時
  2. 能聽懂家長的指令並照做
  3. 想上廁所時能自己表達出來
  4. 尿在尿不溼上或便便後開始抱怨不舒服
  5. 已經學會拉下、提起褲子的動作
  6. 能保持2小時以上沒尿溼尿不溼
  7. 能在坐便器上坐下和站起

當寶寶能夠出現以上多數表現時,那麼時機成熟了,可以給寶寶做如廁訓練,而寶寶也已經做好準備了。如果寶寶只有小部分表現時,我們應該尊重寶寶,讓他慢慢的適應,家長也要學會等待。


如何正確給寶寶坐如廁訓練

當寶寶準備好了後,我們在對寶寶進行如廁訓練時,應該保持輕鬆的、沒有壓力的態度,別動不動就批評寶寶,每次有進步都應該表揚寶寶。

1.讓寶寶正確認識坐便器

在如廁訓練之前還是先給寶寶講解坐便器的知識,用途如何使用。

2.家長應該示範動作

男女寶寶分別同性教,帶寶寶一起上廁所,通過模仿學習大人,能迅速幫助寶寶掌握,一開始男寶寶會先學會蹲著小便,隨著時間讓寶寶逐漸站著尿。

3.小便大便分別訓練

小便大便我們分別訓練,大便訓練應該優先,在大便過程中會伴隨小便一起,在訓練過程中會讓寶寶分清二者區別。

4.將排洩物扔進坐便器

當寶寶慢慢適應坐便器之後,讓寶寶在尿完後自己將排洩物扔進坐便器內,並自己換上尿不溼。

5.獎勵機制

在寶寶每進步一次,我們都應該給予寶寶他想要的獎勵,即使寶寶還沒適應學會時,我們也要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當寶寶慢慢適應使用坐便器後,白天可以把尿不溼換成訓練褲,把坐便器時常放在寶寶身邊,當寶寶有需要時,正確引導寶寶自己使用。寶寶完成白天如廁訓練後,就可以慢慢的學習夜間、睡醒後如廁訓練,鼓勵寶寶入睡醒來後及時使用坐便器。這個訓練過程其實不短,通常要半年——1年不等,家長應該要有耐心。


獻給被“把屎把尿”困惱的新手爸媽們,希望家長們在看到這篇文章後能正確的引導寶寶如廁訓練,學會了記得分享給身邊的人噢。


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贊,兒童問題問“一路童行”,讓育兒更簡單。


一路童行


給寶寶做如廁訓練,時機是很重要的。

一般來說,18-24個月準備好做如廁訓練的寶寶比較多,儘量不要早於18個月。太小的孩子還無法自主控制大小便。過早訓練,不僅戰線拖的長,對大人孩子來說也都是煎熬。

寶寶有沒有準備好,可以參考下面這些跡象。

  • 尿布能保持乾爽2小時以上
  • 不喜歡穿尿布,尤其是弄髒的時候
  • 能聽懂簡單的指示
  • 能用語言表達需求
  • 對別人上廁所感興趣
  • 能拉上、拉下褲子

如果寶寶大致上都能做到,那麼寶寶可能是準備好了。

如廁訓練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需要3-6個月左右。過早給孩子訓練,花的時間通常會更久。我給兒子小樣做如廁訓練時,他已經超過2歲半了,所以只花了1個多月就完成了訓練。

所以請媽媽不要洩氣,不是您教的不好,可能是訓練的時間過早了,寶寶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明白自己上廁所是怎麼回事。

建議可以等一段時間再試試看。寶寶每次拉完後,把小馬桶拿到他面前,告訴他下次可以在馬桶上拉便便。不斷重複,寶寶就能把上廁所和小馬桶聯繫起來了。

小樣媽剛好寫了一篇關於如廁訓練的文章,裡面整理了10個問答。這裡把媽媽比較關心的訓練方法寫出來。想要查看更多內容,可以關注後查閱。

如廁訓練前的準備工作

1.買如廁相關的繪本,讀給小樣聽

繪本能幫助孩子理解自己上廁所是怎麼回事,明確大致的步驟,並對這一天的到來產生期待。

比如這本小小的英文繪本《Potty Time》,介紹了小朋友上廁所的幾個步驟:走到馬桶旁——坐下等一會兒——沖水——洗手。

書的右上角還有一個按鈕,可以模擬沖水的聲音,對小朋友來說非常有趣。

這本《A Potty for Me》裡,有一個情節特別好。是小女孩不小心尿溼了褲子,媽媽一邊說“沒關係”,一邊幫她換上乾淨褲子。

媽媽平和的態度 ,能讓孩子更輕鬆地面對尿褲子時的挫敗感和愧疚感。

還有上面這本,是很不錯的性啟蒙繪本。既能幫助孩子認識自己,也能給孩子傳遞一些自我保護的知識。

2.買專用的小便盆,作為長大的禮物

如廁訓練時給孩子準備一個專用的小便盆,真的是很有必要。不僅能增加儀式感,而且相比直接放在成人坐便器上的馬桶圈,小便盆能讓孩子更安心地自己上廁所。

小便盆買回來後,可以邀請孩子一起裝飾,貼上喜歡的貼紙。也可以讓他在玩耍時坐一坐,熟悉使用方法。

3.讓小樣選小內褲

從寶寶穿的尿不溼,到大孩子才能穿的小內褲,對小朋友來說,也是一個了不起的飛躍。

買內褲時,建議提前選好2個款式,再讓孩子2選1。這樣做可以增強孩子的參與感和訓練時的配合度哦。

4.多給孩子“洗腦”

訓練開始前,我會經常給小樣“洗腦”。

比如換尿不溼時我會說,“小樣馬上是大孩子了,大孩子就可以像一一哥哥一樣,穿小內褲了。”

小樣看到爸爸上廁所時,爸爸也會和他說,“大人都是用馬桶上廁所的,小樣也想試試嗎?可以自己沖水哦。”

這樣的洗腦對小樣很有用,唯一的後遺症是,小樣到現在為止,還堅持要自己沖水,即使是半夜也一樣。

如廁訓練的簡單方法

訓練第一天

,小樣起床後,讓他挑一條喜歡的小內褲穿上。果不其然,很快就尿溼了。

我平靜地幫他換掉,然後把他帶到小便盆前,告訴他下次記得叫我,我們坐著噓噓。

接著便一直重複這個過程:尿溼——換掉——提醒。慢慢的,小樣會在尿溼以前就告訴我。這個時候,當然要好好誇一誇他啦。

中午和晚上睡覺時,我還是會幫他穿上成長褲,防止尿床(我告訴小樣,成長褲也是小內褲)。

比較棘手的是上大號。因為小樣比較抗拒,所以除了提醒和等待,我還用了下面這些辦法。

1.用絨毛熊玩假裝上廁所的遊戲。

假裝遊戲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很有效,能幫助他們學習,發展想象力。

我拿著小熊,假裝它肚子疼,然後扮演小熊找媽媽,坐小馬桶,沖水,洗手這些步驟。小樣很感興趣,也扮起了媽媽,教小熊上廁所。

除了假裝遊戲,讓孩子看同性別的家人(哥哥姐姐,或爸爸媽媽)上廁所,也是不錯的辦法。

2.“便便”想被沖掉

小樣不肯坐馬桶拉便便,我就告訴他,便便不想被扔到垃圾桶裡,想跟著水一起沖掉,像小魚游泳一樣。經常這麼洗腦,小樣開始對自己的便便有了憐憫之情。

3.用貼紙記錄進步。

這一招要有效,最好是讓孩子自己選貼紙。

另外在訓練初期,孩子只要願意在小馬桶上坐一會兒,即使什麼也沒有拉出來,也要獎勵他的努力嘗試哦。

小樣媽本來準備了上面這種記錄表,結果小樣玩了幾天後,不是很買賬。

後來我又給他準備了一個小本本,和他喜歡的動物貼紙。這回他變得很積極,每次上完廁所後,都會興奮地跟我要貼紙。

特別提醒,貼紙這招不能濫用哦。如果把貼紙當成和孩子談條件的籌碼,上廁所也獎勵,吃飯也獎勵,那貼紙就沒有效果了。

希望上面的這些方法,能幫您和寶寶早日完成如廁訓練。

我是小樣媽,歡迎關注“媽媽沒時間”,有任何育兒問題,都可以直接留言給我哦~

媽媽沒時間


各位寶媽們,我是胖麼,常有寶媽在微信群裡抱怨:“寶寶都那麼大了還在用紙尿褲,要不要直接不給他用,開始如廁訓練好了!”


且慢!一歲半以前,寶寶大腦中的排尿中樞還沒有發育完善,也就是他基本沒有自主控制排尿的能力,強行戒掉紙尿褲也系沒有用滴。


美國兒科學會推薦寶寶2歲左右開始如廁訓練,當然,我們還得細心觀察寶寶如果你的寶寶有以下表現,那麼就可以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了


第一 對廁所表示出興趣

比如當你去洗手間時,他會好奇地跟著你


第二 想尿尿時會主動告訴大人

寶爸寶媽要嘗試耐心交流


第三 尿不溼有長達兩個小時都沒有尿液

這個時候說明他能夠在膀胱儲存尿液了


第四 寶寶可以坐著不動2-5分鐘

開始能夠走路甚至是跑步,寶寶需要時間來慢慢學習如廁,一般都需要半年才能徹底告別紙尿褲


觀看視頻更方便了解“什麼時候給寶寶如廁訓練最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d43f5d7b8a60bffb08c95e266b0ff70\

生了麼


這位寶媽不用太擔心,其實,一般18個月之前的寶寶神經系統發育尚未達到能夠控制大腸、膀胱和肛門的程度。因此這個時候不懂上廁所很正常,這位寶寶剛剛19個月,也就是說如廁相關的神經系統可能才剛剛開始發揮作用。

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如廁?

訓練寶寶如廁一般要在2歲以後,至少是1歲半以後,太早根本沒有效果。寶媽們不要著急,有的寶寶早一些,有的寶寶慢一些都是正常情況。一般女寶比男寶更能通過訓練掌握的快一些,這是因為女寶的發育比男寶更快。

這位寶媽想要更好的訓練寶寶如廁可以試試以下幾點:

如廁前準備:

購買寶寶排便坐便器,選擇寶寶喜歡的樣式,可以提高寶寶如廁的興趣。

提前觀察寶寶的排便規律。提前觀察記錄寶寶的排便時間和頻率,排便前的小動作、微表情。通過這樣的方法找出寶寶排便的規律,更有利於寶寶如廁練習的進展。

準備寶寶喜歡的小內褲。

訓練步驟:

1、 讓他觀察自己上廁所,寶寶們的模仿能力很強。

2、 教他擦屁股,並向他解釋為什麼要擦屁股。

3、 制定常規,每天一次讓寶寶坐在坐便盆上,讓他習慣便盆。但如果寶寶不願意,不能強迫他。

4、 不帶尿布,讓他習慣脫褲子坐在坐便盆上的感覺。可以耐心向他解釋這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5、 保持寬容的心態,在整個訓練期間,家長應該循序漸進,不能為了和其他寶寶比較而著急,更不能呵斥、打罵寶寶。

6、 精神鼓勵。寶寶能順利完成如廁後,家長做出誇張的動作和聲音稱讚寶寶,這會讓寶寶增加對如廁的信心和興趣。

寶媽們還有什麼心得或者好辦法不妨在評論中和大家一起分享~


育兒有溫度,我是baby成長加油站,與大家分享關於孕嬰、育兒的經驗、知識和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