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閱讀教育講座沒激起家長的興趣,是什麼原因,看看就知道了

在準備幼兒閱讀教育講座時,我一直考慮一個問題:我怎麼讓家長愛聽?如何吸引家長,讓家長保持注意聽我的講座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做了精心的準備。但是講座完,我完全崩潰了,還是沒有得到家長的芳心。於是,我靜下心好好學習,認真思考,發現了一些問題。下面兩段就是我做的修改對比,哪一個更好一些,我們來看一看。


幼兒閱讀教育講座沒激起家長的興趣,是什麼原因,看看就知道了

人們都知道幼兒階段是人一生的奠基階段。0——8歲是大腦急速發育的時期,無論是否經過培養,兒童都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維習慣,閱讀習慣也是同樣如此。在孩子進入上學之前,不能保證兒童形成良好的閱讀思維習慣,為優秀的閱讀能力打好基礎,孩子將來在學校的學習和成年後的發展都會難的多。

下面來看第二個,同樣的內容:

我和你們一樣都有一個上幼兒園的小孩,我們同樣也知道幼兒階段是人一生的奠基階段,我們的孩子在八歲前是大腦發育最急速的時期,這時候,我們不去做任何培養他們也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維習慣,閱讀習慣也是同樣如此。當然,在這裡我不得不告訴大家,壞的習慣也會形成的。在我們的孩子上學之前,如果我們不能保證孩子們形成良好的閱讀思維習慣,為優秀的閱讀能力打好基礎,孩子們將來在學校的學習和成年後的發展都會難的多。這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

幼兒閱讀教育講座沒激起家長的興趣,是什麼原因,看看就知道了

兩段講座看後,顯然第二段更能激發家長的興趣,為什麼呢?首先,第一段使用的代詞是“人們”,這個代詞的選擇拋開了家長,拒絕家長介入,這個就會使得家長理解起來有點抽象。第二段演使用的是“我和你們”,甚至在中間也加上了“我們”,這就把觀眾和演講者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家長自然就愛聽了。然後是,在第二段中,還使用了“這裡”,加強了聽眾的現場感。因此,第二個講座會更生動,更能保持家長的注意。

幼兒閱讀講座沒能激起家長的興趣,不是家長不重視孩子閱讀的培養,而是自己沒有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


翔太育兒解憂雜貨店:從事幼兒教育二十多年,對早期閱讀、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有所研究,並參與出本了《輕鬆育兒有新招》、《幼兒園親子園》等書籍,本人分享的文章都是這些年以來的真實所感,均是原創,歡迎大家評論、關注、轉發。(未經本人同意,謝絕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