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存在哪些挑戰?應如何應對?

導語:駕駛人培訓考試是交通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維護、保障道路安全暢通的重要抓手。新時代下,駕駛人數量多、增速快的新形勢,為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帶來了哪些新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我們該如何應對?請看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駕駛人室副主任周志強的觀點。

一、我國駕駛人發展態勢

1、處於駕駛人發展期,未來增長空間較大

❖駕駛人保有量大,居世界首位

截至2017年底,我國機動車駕駛人數量已達3.85億人,相當於平均每3個駕駛適齡人口中就有1個駕駛人。我國駕駛人保有量遠超其他國家,居世界首位。

新時代下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存在哪些挑戰?應如何應對?

圖1:不同國家駕駛人總數對比

❖駕駛人增速快,滲透率不高

近幾年,我國每年新領證駕駛人基本保持在3000萬左右,相當於每分鐘有57個新駕駛人拿到駕駛證;對比每年新出生人口,每分鐘新領證駕駛人的數量幾乎為新出生人口數量的1.7倍。駕駛人近年年均增長率約為8%,遠高於美、德、韓等國家。

新時代下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存在哪些挑戰?應如何應對?

圖2:不同國家駕駛人增長率對比

目前我國駕駛人滲透率(駕駛人數量佔總人口比例)為27.1%,明顯低於英國、美國、德國等典型發達國家。

新時代下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存在哪些挑戰?應如何應對?

圖3:不同國家駕駛人滲透率對比

❖整體處於發展期,未來增長空間大

我國駕駛人數量實現第一個1億的增長用了54年,實現第二個1億的增長用了7年,實現第三個1億的增長僅用了4年,駕駛人快速增長趨勢仍在持續。

如果將駕駛人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初始期(滲透率低且增量小)、發展期(滲透率低而增量大)、平穩期(滲透率高而增量小),則發達國家已經進入了平穩期,而我國整體尚處於發展期,未來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新時代下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存在哪些挑戰?應如何應對?

圖4:我國駕駛人數量發展進程

2、駕駛人分佈不均衡,“後起之秀”潛力巨大

我國不同地區之間的駕駛人發展程度存在較大差異,東部地區駕駛人保有量大,增長速度逐漸放緩;中部、西部地區,機動化起步較晚,駕駛人保有量總體較低,但近幾年駕駛人數量迅速增長。2016年我國中部和西部地區駕駛人平均增長率分別為10.5%和11.0%,遠遠超過東部地區7.5%。

新時代下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存在哪些挑戰?應如何應對?

圖5:我國駕駛人增長率區域差異

3、發展呈現分類化差異,自動擋駕駛證增幅不斷擴大

❖不同車型駕駛人呈現“此消彼長”的發展趨勢

汽車社會的不斷髮展,特別是先進駕駛技術的發展,使得小型汽車駕駛越來越簡便,加上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車輛購置稅減免等優惠,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屬於自己的小型汽車,這也間接推動了小型汽車駕駛人群體的不斷壯大。從近五年駕駛證申領情況看出,小型汽車駕駛人(準駕車型為C1和C2類駕駛人)依然保持非常高的增長態勢。

新時代下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存在哪些挑戰?應如何應對?

圖6:2013年-2017年各類駕駛人保有量變化

❖持C2駕駛證人數持續上升

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新能源車的不斷普及,汽車自動化和智能化成為主流趨勢,持有C2類駕駛證的駕駛人每年增長數量持續上升。越來越多的人會根據實用性需求而選擇學習自動擋小型汽車駕駛證,預計C2類駕駛證在未來會保持較高的受歡迎程度。

新時代下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存在哪些挑戰?應如何應對?

圖7:持有C2類駕駛證駕駛人增長數量持續上升

❖C2類駕駛證持有人群中,女性所佔比例越來越高

自動擋汽車由於其本身操作方便、簡單易學、舒適性強,受到女性駕駛群體的青睞。再加上現代社會女性獨立性強,獨立交通需求高,女性學車熱情愈發高漲。數據顯示,在持有C2類駕駛證的駕駛人中,女性的數量越來越多,所佔比例也越來越高,且預計新時代下,這一趨勢還將繼續保持。

新時代下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存在哪些挑戰?應如何應對?

圖8:不同性別C2類駕駛人變化情況

4、駕駛人年齡兩極化發展突出,“年輕”“銀髮”群體增勢明顯

我國駕駛人的低齡化已成為趨勢,近五年來,18-20歲的低齡駕駛人數量年均增幅為7.4%,預計隨著機動化的快速發展及汽車的不斷普及,未來我國低齡駕駛人數量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同時,截止2017年底,超過60歲的駕駛人約有1100多萬人,中國駕駛人老齡化趨勢開始顯現。目前我國51-60歲的駕駛人佔比約為12%,未來十年中,這部分駕駛人將逐漸步入60歲,加上我國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年齡上限調至70歲,未來我國駕駛人老齡化趨勢將愈加凸顯。

二、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主要問題解析

目前,培訓考試領域存在的問題,已成為新時代駕駛人培訓考試工作的新挑戰。具體體現為四個不適應:一是法規制度設計未能滿足駕培素質教育與規範化教學的需求;二是監督管理未能滿足推進駕培行業自律誠信發展的需求;三是培訓考試方式未能滿足篩選合格駕駛人的需求;四是駕駛人基礎理論研究未能滿足制度政策完善建設的需求。

1、法規制度設計未能滿足駕培素質教育與規範化教學的需求

❖規不足循——法定操作規範長久缺位,培訓規範化指導不足

由於安全駕駛操作規範的缺位,駕培行業缺乏教育培訓和統一綱領,僅依靠培訓大綱制定的原則性要求開展培訓,對駕駛操作細化準確度不足。教練員素質參差不齊,部分地方教練員的駕駛經驗成為駕校的教學標準,部分教練員將不良駕駛習慣傳遞給學員,導致部分“帶病”駕駛人進入社會。

2、監督管理未能滿足推進駕培行業自律誠信發展的需求

❖管不達效——駕培行業誠信體系不完善,監管落實效果不佳

現有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造成駕校監管不到位,《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要求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加強對機動車駕駛培訓經營活動的監督檢查,但對檢查週期未做明確規定,監管流於形式。教練員隊伍監管不到位,多數駕校對教練員選聘較為隨意,《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通過處罰駕校來變相約束教練員行為,威懾力略顯不足。

駕培行業誠信制度尚不完善。缺少行業信用體系以及聯合懲戒機制的有效約束,駕培機構只能依靠行業自律和自身社會責任規範經營行為。部分駕培機構為追逐利益,出現培訓學時造假、應試培訓、掛靠經營現象,或者使用“低價傾銷”、“捆綁收費”等手段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

3、培訓考試方式未能滿足篩選合格駕駛人的需求

❖時不勝任——全生命週期駕駛教育機制缺失,初學時間不足以規則意識養成

只有經過較長時間連續不間斷的駕駛學習和基本駕駛技能反覆訓練後,駕駛水平才能不斷提高,良好的駕駛習慣才得以固化。澳大利亞要求25歲以下駕駛證申請者最短培訓週期為1年(即通過理論考試到參加技能考試的時間間隔),加拿大最短培訓週期為275天(自學途徑則需要365天)。我國培訓週期較短,達不到意識和習慣養成的基本要求,實際調研發現駕校畢業學員中沒有接受過任何理論培訓的約佔26%,場地駕駛技能培訓學時不足的約佔38%,道路駕駛技能培訓學時不足的約佔59%。

與發達國家健全的駕駛人教育機制相比,我國駕駛人教育無法覆蓋駕駛人駕駛生命的全週期,不能保證駕駛人在基本駕駛技能掌握後的經常性練習和強化。如果駕駛人持證後沒有因違法記分滿分或發生交通事故而再次學習,初學培訓幾乎成為其終身唯一一次全面學習交通安全知識和駕駛技能的機會,終身教育體系缺乏。其他國家無論是漸進式駕駛證制度設計還是日常的強制性再教育,都有力地促進了良好駕駛意識、駕駛習慣的養成和保持。

❖學不實用——駕駛培訓應試教育現象普遍,培訓和實際駕駛脫節

以2013年新駕駛人群體為例,新駕駛人在持證第一年肇事導致的交通事故起數及死亡人數最高,隨著駕齡的增長逐年遞減至穩定水平。

新時代下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存在哪些挑戰?應如何應對?

圖9:2013-2016年新駕駛人群體交通事故變化趨勢

新駕駛人並未在駕校培訓期間習得足夠安全熟練的駕駛技能,主要原因是培訓只培訓考試會考的內容,導致駕駛人對駕駛核心技能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有限,無法學以致用,更缺乏敬畏法律、尊重規則的核心意識。針對駕駛人對交叉路口交通標誌標線的視認情況和讓行態度抽樣調查結果顯示,39.2%的駕駛人不認識人行橫道預告標誌,30.9%的駕駛人雖然認識標誌但不會留意,不遵守減速讓行規定。

❖考不達標——考試評判無法反映駕駛技能全貌,安全意識評判弱化

目前駕駛人考試評判中,科目二為自動評判,科目三道路駕駛技能考試以自動評判和人工評判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自動評判的項目多為操作技能類,人工評判項目多為安全意識類。而部分地區公安交管部門由於一定原因,弱化了道路考試人工評判項目,有的自動評判也存在需要完善之處,這更加助長了應試教育之風。

❖駕不能達——群眾境外駕車需求激增,駕駛證國際化水平有待繼續提高

近年來,人民群眾對出境旅遊、留學、商務、探親等持中國駕照實現境外駕駛需求不斷激增,相關統計顯示,2016年我國僅境外自駕遊就已達407萬人次,是2013年的29倍。能夠持中國駕照境外駕車,已成為國人熱切期盼和急迫需求。提高我國駕駛證國際化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海外駕駛需求是順應時代形勢的良好踐行。

4、駕駛人基礎理論研究未能滿足制度政策完善建設的需求

❖根不足牢——駕駛人基礎理論研究缺乏重視,政策科學支撐不足

做好駕駛人培訓考試工作,需要有完善的基礎和實驗研究做支撐。我國長期以來對駕駛人相關基礎研究不夠重視,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都跟不上駕駛人發展趨勢的要求。鮮有高校設置駕駛人研究直接相關專業,相應的學術成果也相對缺乏。駕駛人基礎研究發展嚴重滯後,無法對我國駕駛人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形成有效支撐,制度的出臺主要依靠經驗借鑑和管理實踐經歷的總結,科學性、針對性尚需提高。

三、我國駕駛人培訓監管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

1、行業管理部門管理難度更加複雜和艱鉅

放管之間,如何放的同時也能管好,既能服務好又能推動行業向著良性的方向發展,考驗著管理部門的智慧和水平。取消教練員資格證,計劃取消駕校準入審批改為備案等系列政策調整,可能面臨著駕培行業門檻將進一步降低,市場惡性競爭等系列問題,駕培行業縮減培訓學時、應試教育以降低經營成本可能出現強烈反彈,給監督管理工作帶來巨大挑戰。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問題,行業管理部門應提前在配套制度、監管細則、考核評價、監管技術手段、人員配置管理等方面應做好設計和防範應對。

2、駕培經營主體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國務院88號文,已經將駕培市場進一步放開作為意見正式提出,駕培市場將進一步放開,行業從業者經營理念要主動適應管理部門監管理唸的轉變,強化內功,積極作為,應積極完善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培訓監管和計時系統,嚴格執行培訓大綱教學內容,建立企業內部誠信經營自查制度等。同時要做好市場消費轉型升級準備,駕培市場生力軍已經以00後為主,他們對個性化、自由化生活方式的追求,對駕培行業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駕培行業下步面臨的市場競爭,將從單一的“價格”競爭,轉化為“口碑”、“品質”之爭。

四、我國駕駛人培訓考試發展對策

必須充分認清發展形勢,在準確理解和把握四個“不適應”的基礎上,不斷迎接新時代的挑戰,打造駕駛人培訓考試工作新面貌。

1、行業更加規範化——推動法定操作規範實施,賦能培訓考試統一融合

按照駕考改革任務分工,由公安部和交通運輸部聯合編制的《機動車駕駛人安全文明操作規範》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將聯合推動法定操作規範的落地實施,建立培訓“底線”,全面解決培訓品質和效率差異過大問題。屆時還將聯合相關部門,根據駕駛人技能形成和意識養成規律,研究制定駕駛人規範化培訓標準,提高培訓規範化水平。

2、市場更加誠信化——加快推進培訓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打造培訓信用經濟

未來駕培行業需要加快推進建設以誠信為核心的行業監管體系,切實將培訓市場經濟打造成信用經濟,倒逼培訓機構落實主體責任。建立駕培行業信用機制並融入社會信用體系。多部門聯動,完善嚴重失信主體聯合懲戒。加強駕培行業價格信用建設。

3、治理更加科學化——建立科學的培訓質量評價及管理機制加強社會協同共治

完善在訓學員以及3年內畢業學員交通違法率和事故率、學時落實情況、違規培訓、考試合格率等綜合安全指標為主的駕培機構培訓質量等級考核制度。建立定期考核和隨機突擊抽查機制。公安和交通管理部門應加強信息共享,探索培訓監管平臺和考試系統有效銜接。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應指導駕駛培訓行業協會建立駕培行業社會監管機制。

4、隊伍更加專業化——推進教練員、考試員素質教育,提高隊伍專業化水平

公安及交通運輸部門應加強教練員、考試員隊伍的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准入和日常教育機制,建立科學有效的考試員、教練員業務能力評價標準。推動實行教練員、考試員職業化教育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教練員和考試員隊伍。探索完善培訓過程監督機制,加強對教練員培訓過程的監管。

5、教育更加系統化——建立全生命週期的駕駛人教育體系,輸出更加優質的駕駛人

我國大部分駕駛人只有在初次申領駕駛證時才接受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學習,領證後教育非常缺乏,亟需建立系統化、社會化、市場化的駕駛人再教育模式,有效提升社會交通安全水平。

研究搭建全民交通安全教育平臺,面向全體道路參與者提供服務,為其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信息化學習環境,促進全面教育體系建設。

完善駕駛人再教育相關工作規範,引入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和設施設備,嘗試推動駕培機構、行業協會等共同開展駕駛人再教育。將“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與駕駛人再教育相融合,從原則上指導駕駛人再教育制度發展方向。

6、駕駛更加國際化——探索更加多元的駕駛證國際認可途徑,滿足群眾境外駕車需求

現階段我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拓展駕駛證國際化水平的良好基礎。我國與許多國家和地區有類似的駕駛許可條件和制度,在機動車技術標準、交通法律法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對駕駛人的駕駛技能要求基本相同。我國在提升整體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減少交通事故傷害、提高駕駛人綜合素質等目標上,與其他國家、地區等具有高度一致性。前期已經開展的駕駛證雙邊互認談判,也為我國繼續提高駕駛證國際認知認可度積累了實踐經驗。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駕駛證國際化工作也應有新的探索,不斷順應人民日益增長的海外駕駛需求。

▲本文根據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駕駛人室副主任周志強在“機動車駕駛培訓與道路交通安全國際論壇”上的演講內容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