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提醒自己 學會感恩

每天提醒自己 學會感恩

學會感恩

中國人相信業報。

業報就是佛教中的“因果律”,善因結善果,惡因結惡果。我媽經常說一句話:無債不結父子,無仇不結弟兄。

經常看到兒子頤氣指使,就教育他說,這世上沒有人欠你的。兒子就理直氣壯地說,你就欠我的,你和我媽都欠。

可能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著這樣的想法,那就是父母批評或是沒有滿足自己的意願,很多人都想著我要是死了,難過死你們。想想當時還挺解恨,現在想想真傻,簡直不能原諒,全然沒想過父母對自己的好。

人說現在的國人就缺少感恩的心、敬畏心和同情心。

想想看,這世上究竟誰欠你的?

沒有人。

中國自古及今都有一種現象。那就是艱苦的日子大家都能扛,能一起奮鬥,富貴了反倒不能團結,甚至反目成仇。曾經相約“苟富貴、勿相忘”,可是到頭來卻“為富不仁”,有錢了反倒扣門,小家子氣了。

經常看電影、電視,看到外國人吃飯的時候都要感謝上帝,覺得他們太假了,有必要嗎?我們窮的叮噹響沒飯吃的時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祈禱上蒼誰理你呢?

世事變遷,現在我們的國家富有了,人卻不快樂了,沒有幸福感了,為什麼呢?

每天提醒自己 學會感恩

幸福

其實,很多專家都在研究這個問題,一項調查結果就顯示:富國的居民比窮國的居民感到更加幸福,但在一定的富裕程度上,金錢與幸福感並不成正比。儘管購買力成倍增加,但幸福感水平幾乎沒有變化,比如說給小朋友花大量金錢購買玩具,電子遊戲,他的幸福感未必有長輩們小時候自制玩具,玩尿泥更幸福。在年齡分層上,青少年和退休老人比其他年齡段的人更快樂,女性在青少年時期比男性快樂,進入中年以後男性比女性快樂。

那麼,人的幸福感都包括哪些內容呢?專家指出:人的幸福感水平取決於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包括婚姻、社交、自我控制、身心健康和壽命等。雖然每個人對生活要求的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自私自利的人不會感到真正的快樂,想要獲得幸福感,應該多與他人合作,多行善舉,多關心他人。

我們常說一句話叫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感激和幸福是緊密相聯的。全世界各種文化都崇尚感恩。如果一個人能夠將自己視為幸運之人,並且對生活給予自己的一切心懷感激,這種心態可以延緩衰老。感激還可以預防由嫉妒、疼痛和傷感造成的具有破壞性的感情衝動。

但是,感恩這東西不是天生的。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瑞士的心理學專家就指出:孩子生來不知感恩,如果父母教會孩子感恩,他的社會意識就明顯增強。

感恩還具有救贖能力。一個樂於感恩的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積極層面,而較少關注消極層面,這種人自我修復能力很強,很快能從失敗的經歷和舊傷口中擺脫出來,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伊利威賽爾是猶太屠殺的倖存者,戰爭結束後,他逢人說就,感謝上帝我還活著,感謝他的仁慈,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謝謝。

每天提醒自己 學會感恩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人每天都應自我提醒上百次,自已生命的一切都取決於他人的努力,無論這些人健在或過世。

只要心懷感恩,那怕做做形式也會慢慢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中國人不也講禮多人不怪嗎。生活中多說謝謝,常懷感恩,就會讓我們的幸福感放大,感染自己,也感染周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