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最後拼的是文化,為什麼初中學歷的郭德綱、岳雲鵬、郭麒麟卻比博士學歷的人說的更好?

好郝問情


郭德綱等人雖然學歷低,但飽讀詩書,不比學歷高的人差。關鍵他們接地氣,生活化,才能受歡迎。

文憑不等於文化,郭德綱是真有文化

郭德綱、郭麒麟、岳雲鵬學歷都不高,但他們讀書多,屬於自學成才。

尤其是郭德綱,家裡專門設有書房,有各種藏書,很多都是市面上很難找到的。沒事的時候,他就喜歡鑽在書房裡讀書寫字,研究曲藝,不像別人到處去應酬。


郭德綱一年參加飯局的機會可能都不超過10次,但他就是坐飛機的空閒時間也要拿本書看,抓緊時間讀書。

正是這樣的日積月累,才能讓他有豐富的知識,加上個人見解,把這些通過自己的方式傳達給觀眾。

如果郭德綱沒文化沒文憑,他根本沒資格去哥倫比亞大學演講。那裡的大學生時尚青春,有自己的思想,見識多,如果郭德綱說話不恰當,幾句就被轟下臺,不可能那麼受歡迎。


在郭德綱的單口相聲當中,同樣能充分體現出他的智慧和學識。他把許多的歷史典故,以獨特的幽默方式表達出來,聽著非常可樂,又學到了知識,比校園裡的死記硬背強太多。

而郭麒麟和岳雲鵬同樣喜歡讀書,都受郭德綱的影響。加上他們這些年來走南闖北,閱歷很多,自然不比那些有學歷的人差。

郭德綱等人比公式相聲李宏燁接地氣

公式相聲李宏燁是上海交大的博士,是一個理工科生。按理說,這類人一般都比較孤僻、木訥,不解風情,只會死板硬套研究理論。


果真如此,李宏燁的公式相聲就是他的真實寫照,一點都不可樂,還被一直推廣,卻不受歡迎。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李宏燁脫離民眾了。

他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看不起別人,就不可能融入到普通民眾的生活當中來,獲取創作的素材。所以,他只能憑空意想,胡編亂造,那些公式相聲根本不會有市場,因為沒有笑點。

而郭德綱、岳雲鵬、郭麒麟等人就不一樣了。

郭德綱、岳雲鵬早些年都在底層生活過,歷盡艱辛,知道黎民百姓的不容易,同時也從當年的生活中獲取了不少素材。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以後,他們依然努力學習,捕捉時尚,與時俱進,把一些最流行的用語加到段子當中,就能符合當下年輕人的需求,永遠都不會過時。

郭麒麟雖然沒有郭德綱和岳雲鵬兩個人的貧苦經歷,但他的家教很好,受父親的影響,也是比較接地氣,不擺架子的人,於是他的段子就容易引起共鳴。


相聲最後拼的是文化

郭德綱不止一次說過,相聲最後拼的是文化,很有道理。

文化包含的內容太廣泛了,不只是數理化和政史地,還有其他一些平時在課本上很難接觸到的知識。

如果相聲段子都是大眾化的,網上都流行的,誰都知道,聽一次就沒啥意思了。但如果相聲演員把一些比較稀奇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方式轉達給觀眾,就會引起觀眾很大的興趣,既能製造笑點,又能長久發展。


沒文化幾下就說完了,後面就沒有東西可說了。而有文化的人可以滔滔不絕,說一輩子都沒事。所以,相聲演員到最後拼的就是文化,只有有文化的人,才能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R娛記


曾經一個好友博士入學,考入是北京名校,正好跟小學開學時間差不多,唧唧歪歪人家都有家長送,自己上學太孤單。我們狐朋狗友組隊送他入校。

幫他搬宿舍的時候我感慨一句,博士出來就跟我們不一樣了啊。他的回答我記到現在:本科四年,碩士三年,博士三年。誰能在一個行業潛心鑽研十年不是個博士?有沒有那張證書的區別而已。


嗯帕


你也說了是文化,那為什麼學歷低的人文化就不能高呢?我也是初中學歷,工作後,我會買書看,我會買一個筆記本把書裡好的句子,不認識的字和不認識意思的詞寫下來,然後加上解釋,介紹,我現在也很可以啊,至少比同事高點


姑娘我是好人


博士的學科有太多了,醫學博士,讓他去造火箭,可能沒我造的好。我有勁!物理博士去唱歌應該也沒我嘗的好,我嗓門大!數學博士去撿破爛肯定活不了,因為他不知道去哪裡賣給的錢更多!後邊就不用在詳細解釋了吧!就是這麼個理兒


汪眼觀世界


相聲是市井文化,興起於街頭鬧市,本來就是以逗樂討巧為生的手藝,內容大多是市俗段子,也不乏粗言穢語,所以,早期從業者不可能有達官顯貴,文人雅士。

但是,這並不表示說相聲的可以沒有文化,正因為相聲需要取悅觀眾,才要求在市面兒上撂攤兒的這些相聲從業者除要具備說學逗唱的基本功,還要掌握大量的表演技巧,具有對觀眾心理的把握能力,還有過硬的文史底子,才能編出好的相聲段子。

"平地摳餅,對面拿賊",講的就是相聲演員的專業實力。行內人講,相聲演員的肚兒是雜貨鋪,也是要求演員博聞多識,才能抓住觀眾的心。

同時,相聲是傳承方式是口傳心授,要求徒弟多年跟隨師父,也決定了大多數從業者過早放棄學業,受教育程度不會太高。

當然相聲發展到今天,已經從地攤兒文化而登堂入室,成為了一門藝術,不過,相聲傳承的基因沒有變,高學歷者往往不屑於此行。

但如郭德綱這樣將相聲、曲藝、戲曲及古典文化融匯貫通的大師,也是相聲百年來少有人人才,你能說他沒有文化嗎?


一個人的很多瞬間


從網絡上搜集的資料,那些沒有學歷卻具備學力的大師們:

高爾基: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最高學歷:小學三年級——學校不詳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最高學歷:中專未畢業——南京礦路學堂、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中途棄學)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 1988年5月10日。最高學歷:小學畢業——鳳凰縣文昌閣小學

莫言:1955年2月17日— 最高學歷:小學五年級——高密市至誠小學

人們常說“術業有專攻”。不要再拿德雲社演員們的“學歷”做文章了。個人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擅長不能用“學歷”來衡量。國家曾經提倡過:在幹中學,在學中幹。邊幹邊學習,基本功紮實了,幹什麼都會遊刃有餘。

德雲社的青年演員們都在努力學習,他們大多數在思想上都有一種緊迫感,知道文化知識對於個人專業的重要性,因此相信他們都會向郭德綱一樣,努力學習專業基本功和專業所需要的有關知識。所以他們才會不斷進步。可以拿他們初期表演和現在的表演效果對比。而客觀的說,正因為德雲社相聲的出類拔萃,激發了其他社團的相聲演員們也在不斷努力。


小路118


文化和學歷不劃等號。學有專長,術有專攻。一手鮮,吃遍天。什麼都會,又什麼都不會,是最可怕的,只能誇誇其談,增加點聊天的本領而已。


非常道6419


相聲是什麼文化?會逗人一樂就有文化了,傳統對這個只有一個詞“優伶”概括了。提筆安天下,那是文化人。呼叫吶喊,挽民族於既倒。那是文化人。發矇開悟,教學生於課堂。那是文化人。繼往聖德學,教化民眾。那是文化人。扮傻裝醜,博人一笑。外國叫“小丑”。雖然我們不用看不起,可也不能把狗屎放上高臺,頂禮膜拜吧。你喜歡吃,天天吃,時時吃。也可以認他做祖宗。可以把他的弟子認做自己兒子。別人沒意見。可是不是所有人都和你等一樣。美醜不辨,香臭不分。誤把腥臊當美味,誤把鳳姐當美女。好笑的很。


袁徹


從建國以來,政府興教重教,義務教育普及山鄉,是中華幾千年來的創舉,下里巴人也有公平的受教育權利。文革過後,恢復應試,再次推動了全民文化的提高,同時又開啟了函授,夜大,自考等成人教育,讓高考落榜有志青年還有求知的機會,相應的各用人單位對學歷有了要求,入黨提幹都需要學歷,於是魚目混珠,文憑交易大行其道,五大文憑摻水成份大重。囉嗦了這麼多,想說就一個事,一個鐵路技校畢業,連高中都考不上的水平最後能成漢語言博士,居然登堂入室,胸無點墨,口唸白字,言之鑿鑿,廢話連篇。誰給你的文憑?

反觀郭氏父子,雖初中肆業,但始終博覽群書,言中華文化,口吐典藏,不怵臺下經博,這是知識文化為量。

然無論郭氏父子是何原因輟學,皆不可取,知識不單單隻漢語言,史地生物化也是受教育的必須,時代發展,立天地之間,應知萬物原理,方可報國,立於不敗。中華文化弊病就是循舊,不求知新,遇自然現象,皆以易理文化解釋,不像西方求科學真理,此為百餘年前中華落後根本。所謂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科學文理哲。


素漸秋


文化從傳統歷史中來,

文化從生活中來,

文化從市井裡來。

好文化、好相聲,都不是關在學院閣裡編出來的,它活在生活中,活在市井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