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microRNA,能否進入機體?真相令人吃驚

轉基因食品microRNA,能否進入機體?真相令人吃驚

轉基因食品能不能食用,我們至少就要考慮以下問題:

第一,轉基因食品的成分,包括哪些,這些成分和普通食品是否一致;

第二,這些成分進入動物體內,是否分解,分解產物是否和普通食品一致;

第三,這些成分及其分解產物是否會對腸道菌群產生影響;

第四,這些成分及其分解產物是否會被人體吸收;

第五,這些成分及其分解產物是否影響人體代謝組反應;

第六,這些成分及其分解產物是否影響人體蛋白質組反應;

第七,這些成分及其分解產物是否影響人體基因組表達;

第八,綜合以上研究內容,初步判斷轉基因食品安全性。

轉基因食品microRNA,能否進入機體?真相令人吃驚

現有研究已表明:

轉基因食品和普通食品的成分是不同的,不僅是轉入的目的基因不同,還會導致轉基因食品和普通食品microRNA存在差異。此外,轉基因食品和普通食品的lncDNA,lncRNA是否有差異,這些差異是否會產生後續影響,目前未見更深入的研究。

轉基因食品成分及其分解產物對腸道菌群產生的影響不明確,需要進一步研究。對於轉基因食品引起的腸道微生物影響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動物機體健康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轉基因食品microRNA,能否進入機體?真相令人吃驚

那麼,​轉基因食品的microRNA、lncDNA,lncRNA能否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進而發揮作用?目前來看,是有可能的。​

2016年,一系列獨立的研究開闊了跨界調控的領域。有兩項研究再一次確認了植物miRNA能夠被動物所吸收。Chen等人研究了油菜花粉中的植物miRNA,發現在餵食油菜花粉的小鼠血清裡檢測到了高表達的MIR166a和MIR159。而Yang等人的結果則為MIR2911的吸收提供瞭解釋。Chiara Pastrello等人在人血清裡檢測到了來自甘藍的植物miRNA,並且為它們尋找到了眾多可能的靶基因。另外一項基於西方人群的研究發現:在西方人群的血清中檢測到植物MIR159的存在,支持了上述Chen等人的結論,並且其含量與乳腺癌的發病率和進程負相關,這提示了MIR159可能在人體發揮抑癌miRNA的功能。在小鼠體內的實驗證實了這一猜想:餵食的MIR159能顯著抑制小鼠異種移植的乳腺癌的發展。作者進一步探究MIR159的抑癌機理。他們發現:血清中的MIR159主要位於外泌體中,並且能夠抵抗高碘酸鈉的氧化,表現出相當的穩定性。有趣的是,科學家們在西蘭花裡發現了高表達的MIR159。而西蘭花又是廣泛被接受的抗癌食物,這項研究無疑為西蘭花的抗癌機理提供了一種解釋,也為植物miRNA跨界治療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18年 自然雜誌發表 寄生植物菟絲子miRNA調節宿主植物靶mRNA的機制研究

2018年1月3日,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為“MicroRNAs from the parasitic plant Cuscuta campestris target host messenger RNAs”的文章。

菟絲子是寄生植物,它們從寄主植物的莖中獲取水分和養分,並通過被稱為吸器的結構與其宿主交換其他物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MichaelAxtell及其同事報道了吸器是如何介導菟絲子的寄生。菟絲子在感染宿主植物的同時在其吸器中累積許多miRNA。這些miRNA然後轉移到宿主,在那裡它們通過產生次級小干擾RNA和mRNA切割來沉默靶標mRNA。作者還鑑定了菟絲子miRNA靶向的宿主蛋白,並提供證據表明通過miRNA的種間轉移對宿主基因表達的這種調節不限於一個宿主。

食物miRNAs跨胎盤操控胎兒基因表達

2017年8月,張辰宇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在

PLOS Genetics發表研究文章:Plant microRNAs in larval food regulate honeybee caste development。蜂糧裡的植物miRNA通過抑制蜜蜂幼蜂的卵巢和整體的生長髮育,使之成為工蜂。這與之前認為蜂王漿中含有特殊物質讓幼蜂發育成蜂王的認識恰好相反。

這些最新的文章已經顯示microRNA可以跨物種傳遞。microRNA的跨界調控現象,是一項振奮人心的發現,同時也是一項需要審慎思考的問題。它既開拓了microRNA的功能,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清醒地意識到:這個領域剛剛起步,目前依然存在很多的未知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哪些物種間還存在怎樣的跨界調控關係?轉基因植物中哪些microRNA能夠被人所吸收?吸收過程的細節如何?轉基因植物microRNA何以能抵抗人消化道的極端環境?吸收的部位發生在哪裡?什麼蛋白參與了吸收過程的調控?被吸收後的轉基因植物microRNA如何能夠被其他蛋白所結合?又如何進入循環系統?是否需要一定需要外泌體的包裹?這些轉基因植物microRNA的目的地有沒有器官特異性?轉轉基因植物microRNA能否參與其它生理病理過程?對於營養與烹飪而言,哪些轉基因食物中有哪些microRNA還能有作用?另外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是:跨界調控對於轉基因技術的開發有何提示和警示?科學家們任重道遠,只能繼續負重前行。

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轉基因植物的microRNA可以跨物種轉移進入機體,發揮作用。但目前從未有轉基因食品microRNA種類進行研究、沒有對其安全性進行研究,沒有對其跨物種轉移進行研究。即第四,這些成分及其分解產物會被人體吸收;但安全性不明,機制不明。

這種連最基礎的研究都不做的東西,就可以有某種貨色催促上市,果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而這種貨色是連基本的專業知識都沒有的,可以吠出”小DNA“的東西。當然,凡是上過初中的人,都知道世界上從來不存在”小D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