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龍蝦死在變成錢的路上!各階段小龍蝦運輸技巧大全,收好不謝

別讓龍蝦死在變成錢的路上!各階段小龍蝦運輸技巧大全,收好不謝

龍蝦養殖全國都很火爆,市場需求旺盛,龍蝦運輸便是重中之重,因為部分養殖基地除了滿足附近區域的市場需求外,也馳名全國,遠銷各地。比如盱眙龍蝦,潛江龍蝦等等,那麼如何在長途運輸中提高龍蝦的存活率成為小夥伴們都想解決的問題。

一、運輸的方法選擇

龍蝦的運輸方法有七種,幹運法、帶水運法 、尼龍袋裝運法、籮筐帶冰運法、蛇皮袋裝運法、蒲包裝運法、小竹簍裝運法。這裡小編推薦龍蝦長途運輸時採用帶水運輸法,相對其他運輸方法而言,帶水運輸可以滿足量級最大,而且採用帆布簍、木桶、水缸、帆布袋和尼龍袋為裝運容器,相對來說方便。最重要的是可獲得較高的龍蝦成活率,五小時一般可達95%左右。很適合長途大規模的運輸。

二、運輸前的準備

1.宜挑選經暫養後體壯、未受傷的龍蝦進行裝運。

2.在運輸前,龍蝦必須停餌暫養2~3天,預先排空腸道,促使其提前適應驚擾刺激和高密度運輸環境,以保持運輸過程中運水不被汙染,提高運輸成活率。

三、運輸方法及運輸時的注意事項

(1)裝運時,先將水裝入容器內,再把龍蝦輕輕地沿著容器壁放入,放養密度要適量。10升容積的木桶或帆布袋可盛水4~5升,放龍蝦6~8千克。

(2)如天氣較悶熱,要酌情減量;反之,天氣較晴朗、水溫較低,運輸密度可相對大一些。同時,在容器內放幾條泥鰍(一般一個容器內放1~1.5千克),使泥鰍在容器內上下、左右不斷活動,以增加容器水中的溶氧量,減少蝦與蝦之間互相鬥毆,降低損傷率。高溫運輸龍蝦,可在覆蓋網片上加放一些冰塊,溶化的冰水不斷滴入容器內,使水溫逐漸下降,提高運輸成活率。

(3)在運輸水中加放水葫蘆,以助於龍蝦抱著水草,減少下沉缺氧而死亡。運輸途中,如發現龍蝦在水中不停亂竄,有時浮在水面發呆,不斷呼出小氣泡,表明容器中的水質已變壞,應立即更換新水。

(4)開始每隔30分鐘換1次,連續換水2~3次,待汙物基本排掉,再每隔4~5小時更換新水1次,換水時,最好先選擇與原蝦池中水質相近的水,儘量不要選用泉水、汙染的小溝渠水、井水或與原來溫差較大的水。

(5)如果運程超過1天,每隔4~5小時翻動1次蝦,將長時間沉在容器底部的龍蝦翻到上層,防止其缺氧死亡。為了確保運輸成功,開始時或24小時後,可在容器中加放聚維酮碘,以防止龍蝦損傷感染。

抑制弧菌殺菌消毒改底調水全能王---弧克

弧克是一款含50%過硫酸氫鉀的複合鹽。具備殺菌、消毒、改底、調水四大功能,尤其對弧菌有特效。過硫酸氫鉀是一種無機酸性氧化劑,具有非常強大而有效的非氯氧化能力。

龍蝦養殖的運輸環節其實非常重要,存活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小夥伴的注意,所以大家一定要在運輸過程中注意做好措施,比如在運輸之前也要把握好龍蝦的體質,挑選比較強壯殼硬的小龍蝦,這樣可以適應長途的顛簸,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夜間或者陰天出發,因為夜間或者陰天溫度低,水分蒸發慢,有利於保持溼潤的環境。


龍蝦捕撈方法簡單(其實捕撈也是一門很深的技術活),能較長時間離水,運輸方便(幼蝦除外),運輸成活率高,在捕撈及產品的運輸上省時、省工、費用低,養殖魚類和其他蝦類無法比擬。不過我們龍蝦在運輸過程中也有很大的講究。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龍蝦在運輸過程中究竟有什麼講究呢?

本內容分為兩部分,先講幼蝦的運輸方式:

| 成活率問題 |

之所以我們一直都在強調我們養殖朋友走自繁自育的路子,而儘可能不要走規模化繁殖的路子,因為重要的一條就是蝦苗不容易運輸,運輸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否則會影響成活率。大家可以做個試驗,測一測蝦苗的運輸成活率,運輸時間在一個半小時內,成活率達70%,運輸時間超過3小時的死亡率高達60%,超過5小時後,下水的蝦苗幾乎死光。尤其是在夏天中午放苗的,不信,你可以試試你的成活率。

別讓龍蝦死在變成錢的路上!各階段小龍蝦運輸技巧大全,收好不謝

| 檢查蝦苗情況 |

在運輸前先檢查幼蝦的質量,要求幼蝦體格健壯、密度適當、操作細緻、水質清新,途中避免陽光直射。運輸前一天可將幼蝦集中在網箱中暫養,使其適應高密度環境。

| 運輸時要講究的技巧 |

一是要提前做好計劃,準確確定運輸路線,準確計算路程,不走彎路或者容易堵車的道路;儘量使得運輸時間在2小時內,在計劃時間內運達,防止因車輛及道路交通情況等原因造成延誤,延長運輸時間,影響蝦的成活率;

二是在不同季節運輸,還應根據氣候條件採取適當措施,如天氣寒冷,防凍傷措施做好;天氣炎熱,是適當在外圍加些冰塊防脫水嚴重,還有如保溫、降溫、防雨等等措施來確保安全運輸;

三是要確定運輸方法,這個要根據路程,天氣等具體做決定,有的養殖戶採取幹法運輸(即無水運輸),正常來說,死亡率會比帶水運輸要高得多,因此建議養殖朋友採用帶水充氧運輸。

故蝦苗建議養殖朋友帶水充氧運輸,確保成活率。

| 關於帶水充氧 |

塑料袋帶水充氧運輸密度大、運距遠、成活率高。裝水10斤左右的塑料袋能裝運稚蝦1~2萬尾甚至更多;3cm長的幼蝦2000尾。幼蝦越大裝得越少,裝完幼蝦後充氧氣,然後紮緊,在水溫15℃時能運輸8小時以上,如果中途運輸耽擱了,請注意觀察袋中氧氣,因為有養殖朋友在這上面吃過虧的,短途運輸一般用水桶都行。無論採用何種運輸方式,裝運數量應視運距、魚體大小、天氣等情況靈活掌握。

溫馨提示:幼蝦運達目的地入池前,將塑料袋放於池中逐漸調溫,直至袋中水溫與池水接近才放蝦入池。因為還是那句話,龍蝦很容易產生應激反應死亡的。

別讓龍蝦死在變成錢的路上!各階段小龍蝦運輸技巧大全,收好不謝

親蝦和成蝦都屬於大蝦,它們的運輸相對容易得多。

一、挑選健壯、未受傷的龍蝦

在運輸龍蝦之前,從漁船上或養殖場開始就要對運輸用的活蝦進行小心處理。也就是說,要從蝦籠上小心地取下所捕到的龍蝦,把體弱、受傷的與體壯的、未受傷的分開,然後把體壯的、未受傷的龍蝦放入有新鮮的流動水的容器或存養池中。如果是遠距離購買並運輸,最好在清水中暫養24小時,再次選出體壯的龍蝦,其次是讓其先適應高密度,方便第二天的高密度運輸。

二、保持一定的溼度和溫度

在運輸龍蝦時,環境溼度的控制很重要,相對溼度為70%~95%可以防止龍蝦脫水,降低運輸中的死亡率。運輸時可以使用水花生或麻袋等套裝在容器內,在面上灑上水,運輸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5小時。

三、運輸容器和運輸方法

存放龍蝦的容器必須絕熱,不漏水,輕便,易於搬運,能經受住一定的壓力。

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是泡沫箱。每箱裝蝦15千克左右,在裡面裝上2千克的冰塊,再用封口膠將箱口密封即可進行長途運輸。

其次,用塑料筐運輸也是常用的一種方法,把每個塑料筐內裝上蝦,一般60cmX40cmX20cm(長X寬X高)的塑料筐,每筐裝蝦10千克,加蓋捆紮後,最上層加蓋。這種適用於短途運輸,但不能在車外面吹風,一般大家都採用的是麵包車運輸,切不可用皮卡車哈。距離很近的,用三輪車也可以,不過需在上面蓋一些遮風的東西,但又要注意不能封閉太緊,防止缺氧。

最後就是大家不太常見的魚貫車運輸,根據運輸水槽的容積,把裝好蝦的塑料筐分層裝入水槽內水中,開啟充氧設備啟動水循環過濾系統。運輸用水,水溫一般控制在10℃-12℃。當自然水溫高時,採用加冰調節水溫。採用這種運輸方法,運輸量大,蝦不會產生疊壓,成活率較高,途中管理較為方便,在正常情況下,在運輸10小時之內是安全的。在具備充氧水循環過濾條件的汽車運輸水槽內,分層鋪設網式塑料隔檔,分層裝蝦,以提高水槽的運量及成活率,可以防止因蝦多疊壓而影響成活率。

還有一種更簡便的運輸方法就是用蒲包(可能還有朋友沒見到過,就當做補充知識吧)、網袋、木桶等裝運。在籮筐內襯以用水浸泡過的蒲包,再把龍蝦放入蒲包內,蒲包紮緊,以減少親蝦體力的消耗,運輸途中防止風吹、曝曬和雨淋。

四、試水後放養

從外地購進的親蝦,因離水時間較長,放養前應將蝦種在池水內浸泡1分鐘,提起擱置2-3分鐘,再浸泡1分鐘,如此反覆2-3次,讓親蝦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後再放養,以提高成活率。

親蝦離水的時間應儘可能短,一般不要超過兩小時,在室內或潮溼的環境下時間可適當長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