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爲他的「鈞瓷」點讚

點擊上方“鈞瓷網”可訂閱哦!


神垕,既是鈞瓷之都,又是千年古鎮,有著獨特的魅力。

去過這座小鎮的人都知道,這裡有一處地標——主席臺,其上有幅5米高的毛主席像。這幅畫像出自張國建之手,一個地地道道的神垕人!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如今,已近知天命的他將對家鄉的熱愛傾注於畫布之上,用筆畫出了不一樣的神垕。升騰著暖煙的煙囪、隨意擱置在籠盔牆上的鈞瓷瓶……他在畫作的天地裡,機敏地捕捉屬於神垕的獨特符號,追尋著藝術的價值,留住了心中的“鄉愁”。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張國建在創作


(一)

“來啦,坐下喝點兒茶!”9月15日,在神垕老街筆者見到了毛主席像的作者張國建,他坐在工作室,嫻熟地沏茶倒水。牆壁上掛著幾幅油畫,畫風清新,色彩極富張力,吸引著遊人踏門而賞。室內還有多幅反映神垕街景、鈞瓷的作品,同樣別有韻味。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瓷鎮印象

“我天生就喜歡畫畫,經常‘見啥畫啥’!”姊妹六人,家中排行老三的張國建出生在神垕鎮南大辦事處九組,神垕在他小時候的印象裡與現在早已天壤之別。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以前,周口、安徽等地的人會拉著架子車來神垕拉煤或買日用瓷!神垕一街兩行,客商很多,有錢的住旅社,沒錢的住幹店,再沒錢的就在架子車下將就著睡。”張國建說,從事中醫的父親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從醫,但一有閒暇自己不是爬到屋頂捏泥人就是蹲在牆角學畫畫。

看兒子真心喜歡美術,父親便不再逼他“背藥書”。“沒人指導,我就臨摹門畫,還經常拿著樹枝或石膏在地上畫。”張國建說,上小學後,對於喜愛的老師,他就悄悄為他(她)畫像,班裡的同學知道他會畫,常向他索要“八路軍”“三國演義”等畫作。


1986年,張國建考入了神垕陶瓷職業高中。他回憶說:“學校開設有美術專業,我的啟蒙老師是曹慶華,從這時候起我才真正開始系統地學習繪畫。”由於悟性高,美術基礎紮實,張國建對於美術課如魚得水。有一年,他報考周口師專,正常需要4個小時才能完成的考試,他半個小時就交卷走出了考場。成績下來,美術專業課他是第一名!他的理想是上中央美術學院,然而由於心理壓力大等原因,他幾次高考卻頻頻失利。

落榜後賦閒在家,張國建一度感到失落和茫然。這時,老父親做了套雕塑工具,給了他50元錢,讓他自己去闖世界。為謀生計,20歲出頭的張國建去了北京做道具,後來又去玄奘故里做人物雕塑。藝術是相通的,不同的經歷讓張國建對生活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

“小時候,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大俠夢,一個是畫家夢。”張國建說,前者沒實現,後者成了自己畢生的追求。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張國建在創作

(二)

2014年,張國建開始將精力聚焦在身邊熟悉的風景。他流連於神垕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用筆描繪著心中的神垕。站在山澗,他與自然無聲對話,用筆呈現獨特的神垕符號。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古鎮印象系列》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神垕天池》

“我原來重風景寫生,創作到一定程度內心頓覺茫然。新的出路在哪裡?怎樣畫出自己的特色?一番思索之後,我覺得應該回歸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因為我真的熱愛這片土地。”張國建說,自己創作的第一幅本地作品是“鈞瓷二廠”,它曾見證了神垕鈞瓷的發展,也留下過自己兒時的記憶。畫面中,煙囪直插天際,窯爐噴發出暖色的煙塵,天空陰沉欲雨……張國建想表現一種惆悵。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老二廠印象.朝天三炷香》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古鎮印象系列》

在神垕東山上有座建於清中期的奎星樓(魁星樓),是古代神垕鄉民,祈盼文脈昌盛而建造的石頭建築。據史料記載,其原有兩層,底層四門相通,上層有琉璃瓦裝飾。斗轉星移,奎星樓失去了昔日的風采。

2017年4月,張國建面對奎星樓古蹟殘狀,創作了一幅油畫《神垕奎星樓》,被許昌市博物館永久收藏。神垕作家董耀偉為此還曾寫詩相和:“龍山晚翠幾度秋,鳳棲東南盼文侯。靈泉夜月今猶在,魂牽夢繞魁星樓。”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神垕奎星樓》

去年9月,張國建還創作了鎮裡最大的毛主席像——高5米,寬3.1米。“我們先搭架子,整個繪畫過程用了4天半時間!”張國建說,這幅畫以1967年《人民畫報》封面上的主席像為藍本,反覆推敲,最終創作成功。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真是巧合,完工那天是9月9日,也是毛主席逝世紀念日!”張國建說。

 

 (三)

為了寫生,張國建曾遍走祖國的名山大川,當他靜下心來,以新的視角觀察神垕時,這個小鎮充滿了謎一樣的美。神垕的大劉山、廟宇、籠盔牆、老街等自然風物,“躍”到了畫布之上,呈現出別樣之美。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瓷鎮印象系列》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瓷鎮印象系列》

“無論畫景還是人,那個場景一定得能打動我,然後我才會下筆。”張國建說,大雪過後,神垕古鎮銀裝素裹,美不勝收,自己在雪地裡一蹲就是幾個小時。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古鎮印象系列》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古鎮印象系列》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古鎮印象系列》

飽經社會歷練的張國建回到家鄉後,重拾心愛的畫筆,以“他者”的眼光重新審視故鄉的人物景觀、山水、瓷器、窯工,發現諸多別樣的美;當張國建借重家鄉的景觀凝練到一幅幅油畫裡的時候,不僅充盈了自己對“我鄉”的特別的情感,也激起無數異鄉人對“我家”的思念。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女藝人》

研究神垕鈞瓷多年的河南大學中國陶瓷研究所所長王洪偉說,當張國建一筆筆地描繪神垕的鳳翅山、大劉山、騶虞河、匣缽牆、煙囪、陶瓷作坊的時候,他才成為神垕歷史的記錄者,逼真的、有情感的、帶思想的記錄者。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陶藝家》

“縱觀中國繪畫史,傑出的畫家常常不由自主地以故鄉山水和人物為藍本或原型,表達對時代的愛恨情仇,表達對歷史的反思和美好未來的期待……‘故鄉’深刻影響著畫家的筆法、思想和美學造詣。”王洪偉說,作為聞名世界的鈞瓷之都,故鄉神垕或許能使張國建走得更遠,他的神垕繪畫也具有一般性社會學意義和歷史意義。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一個美麗的古鎮應該讓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如今的張國建在神垕老街有了自己的創作基地——“大鼎原創”,原創體現的是一種使命和擔當。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瓷鎮印象系列》

“作為一名畫家,生活在神垕這片土地,我總有一種使命感,感覺應該更好地去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她的美。”張國建說,自己的根在神垕,事業在神垕,無論走多遠,無論名聲有多大,神垕永遠是自己的家,自己會進一步挖掘表現神垕之美的題材,為家鄉留下屬於自己的時代“影像”。

個人簡介

「鈞瓷網」他不會燒鈞瓷,但許昌人會為他的“鈞瓷”點贊



張國建:職業畫家,河南禹州人。許昌油畫藝委會副主任,鄭州當代藝術油畫藝委會委員,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中國評畫師,中國寫生會許昌分會長。


監製:鈞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