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如何區別衣服,logo是很重要的依據。人們可以看你身上穿著的衣服logo就可以判斷你的品位和收入等。

在古代對於官階的判斷,也可以通過衣服上的補子看出一位官員的等級是什麼。

今天K姐和大家來說說清代官員的官服。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明、清兩代,官員在朝服的前胸後背處分別裝飾一塊方行的圖案,叫補子,它是用來區分官爵大小(官品區分)的。

其製作方法有織錦、刺繡和緙絲三種。早期的官補較大,製作精良,文官補子均用雙禽,相伴而飛,而武官則用單獸,或立或蹲。到了清代,文官的補子卻只用單隻立禽,而武官還是用單獸,各品級略有區別。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一品

紅寶石頂戴(亮紅),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仙鶴,武官補服麒麟。準乘八人抬綠呢大轎。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二品

紅起花珊瑚頂戴(雜紅),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錦雞。武官補服獅。準乘八人抬綠呢大轎。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三品

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頂戴(亮藍),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孔雀。武官補服豹,準乘八人抬綠呢大轎。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四品

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頂戴(暗藍),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雪雀。武官補服虎,準乘四人抬藍呢轎。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頂戴(透明),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白鷳。武官補服熊,準乘四人抬藍呢轎。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六品

硨磲及白色涅玻璃頂戴(白),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補服鷺鷥。武官補服彪,準乘四人抬藍呢轎。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七品

素金頂戴(金),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鸂鶒,武官補服犀牛。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八品

起花金頂戴(金),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練雀。武官補服犀牛。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九品

鏤花金頂戴(金),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補服練雀。武官補服海馬未入流——鏤花金頂戴(白),王蟒四爪蟒袍,黃鸝補服。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原來清代官員等級的區分是這樣子的

注:察御史、按察使等監察、司法官員的頂戴、蟒袍均按正常品級,但補服的圖形卻一律繡獬豸,以示司法公正。

看了這些想必大家對於古代官員的官服,如何去分辨他的等級,應該瞭解了吧。

看了這些,K姐也不由的感嘆古代刺繡手法的高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