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中秋特稿」周曉麗散文:我的月餅「情懷」


「河曲中秋特稿」周曉麗散文:我的月餅“情懷”

【河曲中秋特稿】周曉麗散文:我的月餅“情懷”


河曲視窗網特稿 (特約記者 周曉麗) 昨日中秋節,清早走在去單位值班的路上,感覺清冷清冷的,不由得裹緊了衣服。秋分過後,秋意漸漸濃了。儘管這樣,天空卻格外藍,空氣也很乾淨。八點鐘的小城像個慵懶的孩子,此刻才慢慢醒來...

踏著小城熟悉的小路,感覺腳下也很親切,今日的每一寸泥土、每一縷空氣彷彿都在訴說著思念和團圓。街上近些日子一直忙著打月餅的烤爐今天也“休息”了,只是那種糖油混合的香甜還瀰漫在烤爐周圍,路過它的人總能聞到那股熟悉的味道。細想起來,我已在這個小城工作九個年頭了,伴隨三十多個團圓月,我也在由少年時的懵懂慢慢走向成熟,人生的意境也漸漸有了不同的味道。

小時候,中秋節是父母做的手工月餅的味道。臨近中秋那幾天,爸媽每天晚上從地裡回來,就忙著開始做月餅。生火熱鍋,和麵,拌餡,包餅子,壓模子,刷糖水,烤餅子......好不熱鬧。往往是爸爸在大鐵鍋邊烤餅子,媽媽在鍋臺邊捏餅子,我們姐弟三人在炕沿邊上看著鍋裡慢慢焦黃的月餅,邊流口水邊等著自己的月餅快點出爐。記憶中的月餅雖然長得不起眼,有時候火候掌握不好還會烤焦,但味道卻格外地道,吃起來也特別香甜。

長大後,因上學的緣故,慢慢地離家越來越遠,再沒有機會體驗和父母一起做月餅的感覺。月餅的味道永遠定格在了小時候那個暖炕上,那些夜晚...中秋節再回家,父母已經早早託外面專門做月餅的人家做好了月餅,等到我上學走的時候,我的書包會被媽媽塞得滿滿的,裡面除了各種好吃的東西,當然還少不了月餅。但那個時候,“想家”成了伴隨我讀書生涯的一種苦澀的記憶。從初中到高中,甚至上了大學,每次離家,我的心情都特別沉重,父母說得每一句囑咐的話,都會戳中我的“淚點”,聽到就哭得停不下來。整個青春期,我除了認真學習,就是堅強地和“想家”作鬥爭。學習帶來的快樂讓我暫時忘記“想家”,但看到媽媽帶的月餅又讓我落淚。每次我都不忍心吃掉他們,就小心翼翼地放在自己的櫃子裡。想家的時候,看一眼他們,彷彿爸媽就在身邊。最後到了學期末,月餅都有了一股油哈喇子味。

上了大學,離家更遠了,來到了省城。五彩斑斕的大學生活慢慢沖淡了“想家”的念頭,大城市的繁華與喧囂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連中秋節的月餅都不例外。記得有一次中秋回家,我滿心歡喜地給爸媽買了包裝精美的大城市月餅---“雙合成”,進門就興沖沖地催他們品嚐。不料卻遭到爸媽的吐槽:一股色拉油的味道,關鍵還那麼貴!恍然大悟,是呀,怎麼能光看表面呢?學習、生活、做人哪樣不是這樣子的?無論何時,都不能虛榮,要追求真實,不能忘記最純真的東西。

畢業以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回到了小城,謀到了一份安穩的職業,終於不用再受“想家”之苦。後來我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兩個孩子,這其中經歷了很多生活留給我的難以言說的苦澀。再加上後來媽媽大病了一場,年過六十的爸爸獨自承擔那份壓力的痛苦與無力感,深深刺痛了我。看著父母日漸老去的容顏,兩個孩子天真可愛的臉龐,我深感《散步》裡的那句話講得太貼切了---“人到中年,任重道遠,肩負著承前啟後的責任”。是的,“父母在,不遠行”,所有的一切都堅定了我要留在小城的決心。

與其說留在小城,倒不如說,我守在了父母身邊。曾經他們為我遮風擋雨,今後我要替他們分憂。有生之年,以己之力,儘早敬孝,我心安。節假日,我總是儘可能抽出空去陪伴父母,哪怕是給父母買一份禮物,帶父母去聚一次餐,那種其樂融融的感覺就讓我很知足。

如今的中秋節,吃不吃月餅已經無所謂了,每家每戶都是象徵性地買幾個就好。父母年齡大了,已經不再做月餅了,但我還是會盡量給他們買最傳統的月餅,幫他們找尋記憶中的味道,或許也是在幫自己找尋一份心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