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地圖|你們見過用棕葉編制出來的「國寶」嗎?

本期非遺傳承人:劉俊英,已入駐“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匠人——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是唐代詩人張志和歌詠江南漁家生活場景的名句。

非遺地圖|你們見過用棕葉編制出來的“國寶”嗎?

蓑衣是南方農民生產使用的雨具,是用粽葉絲和棕繩製作而成,由此可見人們利用棕編制品的歷史悠久。

非遺地圖|你們見過用棕葉編制出來的“國寶”嗎?

棕編是中國的傳統手工技藝,是以棕櫚樹葉為原材料的編織的工藝品,棕草製品,古來有之。四川、貴州、湖南和江南等地,以四川新繁棕編和湖南棕編玩具最負盛名。 其中 四川新繁棕編是新都縣新繁鎮傳統產品,流傳距今已有200多年曆史。

非遺地圖|你們見過用棕葉編制出來的“國寶”嗎?

現在很多手藝人把棕編當做終生的事業來做,其中新都的劉俊英把這項技藝完美的傳承了下來。

非遺地圖|你們見過用棕葉編制出來的“國寶”嗎?

劉俊英,1960年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新都縣,從小熱愛傳統手工藝術,棕編這項傳統技藝是當地女孩的必修課,而她也是後來做得最出色的那一個。

非遺地圖|你們見過用棕葉編制出來的“國寶”嗎?

但是由於她們當地的棕編都是以家庭為單位,自己粗加工以後,再由別人細加工進行處理,最後才能進行銷售。耗時兩天的完成的棕編,收購價卻只有十幾塊錢,使許多老手工藝人逐漸放棄了棕編行業。

非遺地圖|你們見過用棕葉編制出來的“國寶”嗎?

劉俊英卻想到為什麼不自己進行細加工,做成品牌,然後再銷售出去呢?

非遺地圖|你們見過用棕葉編制出來的“國寶”嗎?

請來了十幾位棕編的能手,創建了自己的研發團隊,專門負責棕編產品的研究與創新。其中生活用品有針線盒,圍棋盒等幾十種生活用品,藝術品包括掛畫,歐式書架等。

非遺地圖|你們見過用棕葉編制出來的“國寶”嗎?


非遺地圖|你們見過用棕葉編制出來的“國寶”嗎?


在開始製作創意棕編的初期,劉俊英遇到了很多的挑戰,因為之前的很多棕編都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精華凝聚製作出來的各種手工藝品,如果想要徹底打開市場,推向世界,就必須既有中國豐富的歷史文化代入感,又能夠迎合國際化的大眾口味。每天團隊裡的成員都會加班到深夜,互相交流各自設計的樣式,並展開激烈的討論,最後終於獲得了成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非遺地圖|你們見過用棕葉編制出來的“國寶”嗎?

劉俊英後來說道:“現在的年輕人才是棕編手工藝傳承的未來,我希望將來有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棕編制作的行業中,把這項擁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民族傳統技藝順利的傳承下去”。

非遺地圖|你們見過用棕葉編制出來的“國寶”嗎?

在未來的日子裡,劉俊英將帶領他們的棕編團隊砥礪前行,為中國非遺走向世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