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韓信路」拆遷?

《覓蹤“韓信路”》小文寫作本意只是為了兌現老鄉陳清明先生“寫寫韓信路給後人留下點念想”的囑託,沒想到在“高密日報”微信平臺發出後引起較大反響,較短時間內點擊率近八千人次。在此感謝各位文友老師們點擊、留言和編輯老師的厚愛!本文僅就“黃記麵館”留言提出的疑問做些說明。

其實,“韓信滅齊”所滅的齊國不是幫助周武王平定天下有功的姜子牙的封國。姜子牙受封的齊國曾是春秋五霸之一,不過到了春秋末期,齊國衰落,卿大夫相互兼併,陳成子玄孫太公和立為諸侯,遷齊康公於海上。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卒,姜齊絕祀。田齊媯姓國家,出於陳厲公之子陳完。陳與田古音相近,故古書往往作田。田齊立國時,已經進入戰國中期。公元前221年,秦滅韓、魏、楚、燕、趙後,使將軍王賁從燕地南攻齊國,俘虜齊王建,齊國滅亡。所以說,原來的齊國是被秦國滅亡的。

那麼韓信所滅的齊國又是那裡來的呢?原來在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各路諸侯紛紛響應聯合反秦。項羽在取得絕對軍事優勢的情況下,自封為西楚霸王,然後將十八路諸侯分封為十八個王,其中,除封劉邦為漢王外,原齊國王侯田氏後裔被封了三個王,瓜分了原齊國的疆土,這三個王分別是齊王田市為膠東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但是,齊王田氏的後裔不只有這三個人,還有一個叫田榮的,因為違背項羽不肯出兵援助楚、趙兩國攻打秦朝,因不能被封為王而不服氣,所以也自立為王。項羽聽到後十分生氣,於是就發兵攻打齊國,期間對齊國進行了大肆屠殺,因此齊國人對項羽是有怨恨的。

高密“韓信路”拆遷?

(圖為韓信路【新興街】街景:老槐樹。王鵬坤攝影)

田廣是田榮之子。漢二年(前205年)正月,田榮兵敗,逃至平原縣,被平原人殺死。項羽再立田假為齊王,三月,田假被田榮的弟弟田橫擊敗,再投楚國,被項羽所殺。田橫收復失地,立田廣為王。劉邦用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兵出漢中與項羽爭天下,導致原來被項羽分封的十八個王選邊站。這才有了酈食其到臨淄說服齊王田廣與劉邦合作對付項羽的事,不想遭到了韓信的突襲,倉皇敗走高密。所以韓信所滅的這個齊國是經項羽後封又被項羽欺負,最後為了與劉邦爭奪控制權而不得不發兵來救的齊國。

說的有點遠,還是先讓我們瞭解一下當時與韓信滅殺龍且事件(濰水之戰)有關的兩個地名。

一個是即墨。當時的即墨其實是今天的平度。據《戰國策》、《國語》、《史記》等記載,早在戰國時期,齊國的附都是即墨古城,地址在今天的平度市古峴鎮大朱毛村(俗稱朱毛城)這個地方的。秦時置膠東郡,郡治就設在當時的即墨;西漢以降直到隋朝以前這裡都叫作即墨。歷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齊國名將田單設火牛陣大敗燕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二是城陽。今天的城陽在北魏以前叫“不其”,始建置於秦朝,縣城位於今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公元前181年,已經成為太后的劉邦的老婆呂雉封其侄子呂種為不其侯,此後,不其之地名直到被北魏攻克,改隸光州,才廢了不其縣。

高密“韓信路”拆遷?

(圖為1958年在李家埠村西“韓信壩”遺址上建成的滾水壩。滕松傑攝影)

如果對當時的這兩個地名位置不瞭解,會很容易把韓信滅殺龍且之後追擊龍且、田廣殘部“至城陽、即墨”的方向搞錯的。當時所謂的城陽其實就是今天諸城市的相州鎮一帶。過去,古人通常把山南的地面叫作“山陽”,山北的地面叫作“山陰”,同理,人們習慣上稱城南叫作城陽,而把城北叫作城陰。古高密城周長8公里,是當時膠東地區第一大城,其城南城北地面是可以被叫作“城陽”“城陰”資格的。而相州是在古高密城(今城陰城遺址)以南,所謂的城陽不過是離高密古城不遠的在城以南的一片地域,而不是某一個專屬的地名所指;據百度360百科介紹:“清初,諸城縣下設八鄉里社,即鄉下有社,相州屬城陽鄉。”有意思的是,相州鎮仍然還保留一個叫“城陽”這個地名的社區。

高密“韓信路”拆遷?

(圖為後田莊村支書之父親王樹坡先生為筆者指點城陰城西北角位置。滕松傑攝影)

所以,韓信斬殺龍且之後,由於主將被殺,龍且的軍隊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所謂兵敗如山倒,餘部肯定會四散奔逃。但是韓信能夠用囊沙阻水之計,在上游築起沙壩,也能在此設下伏兵。韓信是軍事家,劉邦對他的平價是“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韓信自己也說“韓信將(用)兵,多多益善”,所以,在成功引誘龍且出城迎戰,囊沙阻水之計得逞之時,韓信不會留給龍且殘部太多逃跑的機會和時間,必然會揮得勝之師窮追猛趕,高喊“繳槍不殺”讓敵人成為自己的俘虜。

由於篇幅所限,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只引用了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韓信用計“殺龍且”的結果的14個字,下文是:“龍且水東軍散走,齊王廣亡去(跑了。括號內文字為筆者譯文或所加,下同)。信遂(立即、馬上)追北(追北:打敗仗後往回逃跑)至城陽,皆虜楚卒。”這23個字的意思是說,(龍且在西岸被殺後)濰水東岸沒有渡河的部隊潰不成軍,四散奔走,齊王田廣也跑了,韓信立即展開了追擊到城陽時,把楚國殘部全部俘虜了。同時,這23個字也讓我們讀出了此時“夾濰水而陳”的雙方韓信在西岸、龍且在東岸的意思。但這是戰役發生時雙方的陣勢,在戰役發生前雙方是否如此列陣。我們是否大膽作這樣的推測:韓信追擊田廣到高密,絕不會給田廣繼續逃跑的機會而隔河相望,但如果龍且與田廣同時到達,由於兵力懸殊,韓信滯留西岸是有可能的。司馬遷在《淮陰侯列傳》中對此事件的描述我們已經引用的比較完整,史料中沒有具體記述,但傳說卻可以添枝加葉,合理延伸。比如傳說韓信在河中立一燈杆,讓龍且射箭發信號的情節,就與孫臏在樹上寫“龐涓死於此樹下”的計策雷同,且不說這燈杆在急流中立不立的住。

接下來,司馬遷為我們交待了韓信在濰水之戰結束後的去向(為節省篇幅,不引用原文只說大意):漢四年(前203),韓信降服且平定了整個齊國。派人向漢王上書,說:“齊國狡詐、反覆無常,南面與楚國交界,不設立一個暫時代理的王來鎮撫,局勢一定很難穩定;所以根據當前局勢,希望允許我暫時代理齊王。”這時,劉邦正在滎陽被項羽包圍,看信後勃然大怒罵道:“我在這兒被圍困,日夜盼著你來給我解圍,你卻想自立為王!”張良和陳平在兩邊暗中踩他的腳並湊上劉邦的耳朵說:“目前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阻止韓信稱王呢?不如趁機冊立他為王,好好地待他,讓他鎮守齊國。不然可能發生變亂。”漢王立即醒悟,又接著剛才的話頭罵下去說:“大丈夫平定了諸侯,還拿拿捏捏做什麼代理王,直接做個真王得了!”就派遣張良前往,冊立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軍隊攻打楚軍。

雖然《史記》被魯迅評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但無論它的史學、文學價值再高,作為一部編年體史書,不可能把所有的事件、所有的細節都記錄下來。但《史記》在這裡用了8個字“漢四年,遂皆降平齊”結束了韓信平定齊國的戰爭。說明在結束了濰水之戰以後,在齊國地面上再沒有發生大的戰事,或者說再沒有發生可以在《史記》中有限而寶貴的篇幅中值得記錄的事件。至於韓信在結束了濰水之戰以後的去向是做了齊王,雖然他這個齊王是通過要挾劉邦、在劉邦不情願的情況下得來的,也許這也是韓信悲劇下場命運的開篇或敗筆。

高密“韓信路”拆遷?

(圖為城陰城東南角殘存的城牆南坡。滕松傑攝影)

司馬遷在《史記》中給出的是韓信的命運走向,而沒有給出他在這段時間內軍隊和個人的具體去向,但是,“遂皆降,平齊”說明了齊國是舉國投降了,齊國平定了!這個時間點是漢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03年,而濰水之戰是發生在這年的11月(一說9月)。韓信既然做了齊王,除了對楚國投降的部隊進行接收、整編以外,是不是也要進行各級政權的建立,所以才會在高密留下這麼多的歷史傳說和歷史陳跡。

但是,這以後,韓信的部隊應該肯定地說沒有再進行大規模的東征,因為當時的即墨就是現在的平度,現在的城陽是那時的不其,好像即使收拾這兩個及其以東的地方,也用不上大部隊,更不用勞駕韓信這個“齊王”,只需派個手下去接收就可完事了,因為齊國的舊部舊城都是通過“皆降”而“和平解放”的。

但韓信的齊王在齊國也沒有待過太長的時間。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斬殺龍且之後,項羽才感到害怕,於是又回頭拉攏韓信,想讓韓信加入自己的陣營。最終,“漢王之困固陵,用張良計,召齊王信,遂將兵會垓下。項羽已破,高祖襲奪齊王軍。漢五年正月,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史記*淮陰侯列傳》)。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漢王被圍困在固陵時,採用了張良的計策,徵召齊王韓信,於是韓信率領軍隊在垓下與漢王會師。項羽被打敗後,高祖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奪取了齊王的軍權。漢五年正月,改封齊王韓信為楚王,建都於下邳。交待了韓信離開高密的時間。

如果韓信不被劉邦調往垓下參與對項羽的決戰後改封楚王,而繼續當他的齊王,高密也許就是韓信的齊王都城,說不定會在高密選一塊風水寶地建設他的齊王府,那麼,韓信在高密留下的遺蹟肯定會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