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農民起義是被逼到什麼程度後,開始反抗的?拆遷、重稅……

農民起義,大家並不陌生,歷史上上百次的起義,歷次農民起義其實都是專制和民間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歷史學者秦暉曾經把秦以後農民起義的原因歸納為六個方面,被逼到什麼份上,這6點都可以得到體現:

1、官府濫用民力,橫徵暴斂。官府實行嚴厲的經濟壟斷,比如鹽鐵、茶葉專賣等政策,古代凡是經濟利益比較好的項目都是由國家壟斷。而且官營部門不作為,很多人吃空餉,把國家的錢弄到自己的口袋。

歷史上農民起義是被逼到什麼程度後,開始反抗的?拆遷、重稅……

2、官府進行嚴厲的戶口控制,一種是百姓想要遷徙卻被限制,另一種是百姓不想遷徙卻被官府強行遷徙到偏遠地區去墾荒。

3、官府吏治腐敗,法外敲詐。所謂的法外敲詐指的是,中國古代官員的俸祿普遍不高,所以他們想方設法地私自給百姓攤派,巧取豪奪,所謂“頭稅輕,二稅重,集資攤派無底洞”。

4、官府和民間對組織資源的爭奪。宗教等組織提供了一種民間結社的形式,官府是不允許民間結社這種現象存在的,所以官民之間會發生衝突。

歷史上農民起義是被逼到什麼程度後,開始反抗的?拆遷、重稅……

5、天災與外患等非社會因素。

因此,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四個字——官逼民反。中性地來說,這是專制和民間社會矛盾的反映,而不是所謂的農民階級反對地主階級的鬥爭。歐洲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是很常見的起義形式,農民反抗地主和農奴制度,包括1358年法國的扎克雷起義,1381年英國農民起義,1524年—1526年德國農民戰爭和1573年克羅地亞與斯洛文尼亞農民起義。

歷史上大多數的農民起義都是發生在統治階層對農民階層的橫徵暴斂時期,由於農民階層得不到最底的生存保證而自發的武裝起義運動。

歷史上農民起義是被逼到什麼程度後,開始反抗的?拆遷、重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