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行業展望

這是本號第125篇基金文章;累計全網閱讀量1500萬,碼字不易,歡迎關注

2018年是新能源汽車走向市場化的轉型之年,但繼1-5月銷量持續發力之後,6月補貼全面退坡下銷售數據明顯放緩;疊加中報業績預告相繼出爐,由於補貼退坡引發的銷量普漲、利潤普降的連鎖反應開始顯現,除上游電池材料公司業績預報普遍看漲之外,中下游公司即動力電池和整車版塊業績普遍預降。市場擔憂情緒籠罩下,新能源汽車板塊近期調整幅度較大,且外資品牌入華短期衝擊還在持續。當前為量、價、預期的三低點.

接下來,我們認為,電動汽車進入新一輪發展週期。新能源汽車2014年開啟的“補貼”週期2016年底結束,低端供應鏈將長期低迷;但新一輪“高端”週期,將在2018年正式啟動,足以帶動資源需求再次進入上升通道。

新能源汽車行業展望

Photo by Denys Nevozhai on Unsplash

1、電動替代燃油全面開啟,高端週期三年十倍。高補貼完成了公交和低速市場的全面滲透,推動三電系統的產能擴張和成本下降。2018年以來,電動技術日臻成熟,全球車企全面擁抱電動化,產品爆款成常態,高端產業鏈進入三年十倍的發展期。

2、補貼週期結束,高端週期開啟。補貼週期的核心矛盾,在三電系統材料的嚴重短缺;高端週期的核心矛盾,在新增核心器件的緊缺。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低端車型,隨補貼退出陷入紅海競爭;而2017年銷量僅13萬不到的高端電動車型,到2020年將擴張至近130萬輛,三年十倍放量。

3、全球車企正構建電動汽車的核心供應鏈。隨著技術、規模、效率和消費意識的成熟和提升,預計電動汽車到2025年全球滲透率達到23%,銷量增長17倍達2098萬輛,CARG 43%;三元電池需求增長26倍,CAGR 51%,鋰和鈷需求增長18倍和26倍,CAGR 44%和51%。

4、電動汽車高端產業鏈,將長期供不應求,龍頭公司進入業績加速期。全球車企核心供應鏈,認證週期長,品質要求高,製造壁壘高;雙積分正式實施,2019年中國主流電動車型將放量,全球巨頭大眾、寶馬、奔馳等電動化成熟,外加特斯拉等助推,驅動電機、動力電池、熱管理、智能座艙、輕量化、高壓模塊、充電模塊等增量器件系統迎來業績加速期,預計未來三年其高端器件市場分別增長895%、1081%、891%、905%、893%、902%和882%!

5、以史為鑑,高端週期開啟,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新能源車2014年開啟“補貼”週期,個股實現業績(3倍)和PE估值(15倍到40倍)的“戴維斯雙擊”。2019年高端產業鏈迎來放量,而週期起步的核心龍頭,處於“盈利佔比低、業績彈性大、估值預期低”的狀態,在週期高點呈現“盈利佔比高、業績彈性小、估值預期高”。預計未來三年核心龍頭將進入業績(增長1-3倍)和估值(15倍到30倍)的“戴維斯雙擊”。

“補貼”週期結束,“高端”週期開啟,新能源汽車正邁入新一輪“三年十倍”成長期,更看好高端鏈條的核心龍頭公司,先論產業地位,再論業績彈性,後論產品賽道。

(參考天風證券汽車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