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序卦》錯改了名的《周易》之卦

《周易》六十四卦原是沒有卦名的,所謂的卦名,是卦辭的中心詞。把中心詞稱為卦名便於區分不同的卦,但在解析卦辭時是不可以卦名解的,因為卦名是名詞,以名詞解卦名整個把字義都解錯了,這是傳統解《易》的致命誤區。所以所謂的卦名必須以動詞解之才通,這一點沒有例外。這是關於卦名的一個說明。

學《易》者都是以卦辭的第一個字或前兩個字為卦名,但唯獨《習坎》卦被錯稱為《坎》卦,把“習”弄丟了。《序卦傳》寫道:“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言“坎”而不言“習坎”,歷代著述都是如此,但也都注意到“習”字的問題,

如蘇軾解釋:“坎,險也。水之所行,而非水也,唯水為能習行乎險,其不直曰坎而曰‘習坎’,取於水也。”

朱熹《本義》:“習,重習也。坎,險陷也。其象為水,陽陷陰中,外虛而中實也。此卦上下皆坎,是為重險。”

傳統解《易》一致認為“習”字是在坎卦的卦名“坎”上著重加了一個字,是卦名之外的字。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文 | 楊吉德

被《序卦》錯改了名的《周易》之卦

一、之所以把卦辭當作卦名解,是受《大象》辭的影響。如“象曰: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大象》是周公寫的(此為筆者觀點),在象辭中把“習坎”作為類似卦名寫在象辭中,是為了強調卦辭中心詞的重要性,也為了後世學習的方便,但後人以為是卦名,其實這是誤解。

二、出於對八卦卦名的誤解。乾、兌、離、震、巽、坎、艮、坤是八卦卦名,認為六爻卦中八卦的復卦自然應當和八卦的名稱一致,習坎卦就應該是“坎”卦。其實這樣稱八卦是錯誤的,《大象》辭對八卦稱為: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如:水雷屯卦,並沒寫坎震屯;澤火革卦,也沒寫兌離革。推論的話,八卦之名是後人把六爻卦的卦名反用於八卦的,八卦的原名稱反而被棄之不用。兩者不可混淆。

三、錯解了“坎”字,認為八卦水為險為陷,坎為水。坎卦既然為水,為何不寫帶水旁的字,而是用土旁字?如果說坎為陷,是土陷到下面去,也不對。《說文》:“欠,張口氣悟也,象氣從人上出之形。”欠是上出之意,而非凹陷之義,坎就不能是陷的意思。所以傳統錯解了“坎”字。

四、錯解了“習”字,認為習坎是險上加險。習字本身並沒有“重複”之意,是因為《序卦》錯解了,習字才有了重複之意。甚至《說文解字》在涉及周易卦名的一些字也受《序卦傳》的影響,而錯解了字義,如果詳加分析就會發現這個問題。

從以上四點看,《序卦傳》確實是錯解了“習坎”。“習坎”就是習坎,不是坎卦;習也不是另加上的字。

文王寫《周易》的故事37講-習坎卦

文王剛寫完上篇《需》卦,文中提出要在城邑建設做好雨水疏洩工程,防止發生水害。又想到黃河水患給民眾帶來的重大損失,這是一個十分緊迫的工作,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於是劃了兩個水卦:

被《序卦》錯改了名的《周易》之卦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小丁拿著劃有卦象的骨板,左看右看,“兩個水卦合在一起,陽爻高起,陰爻低下,我怎麼看著像是河道呢!兩個陽爻像是堤壩,壩內有水,壩外也有水。”

看到文王有讚許之色,小丁接著說:“卦辭習(習)字上邊是羽毛,表示飛;下面是日,表示在天上。習是鳥往天上飛起之意。坎,土旁;欠為上升。這個字怎麼講呢?”

文王拍著手:“講的好。你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土往上升,堤壩不就是土石不斷添加而增高的嗎?坎就是堤壩。習坎就是在危險地段升高堤壩以防備洪峰。這個卦由兩個水卦組成,兩個水就是大水,對河水來說就是洪峰。洪峰到來之前升高加固堤壩,自古以來就是一項大工程,水火無情啊!”

小丁:“有孚指年輕人;維是粗繩子,表示擔當重任;維心指擔當重任之心。這句話與加高堤壩有什麼關係嗎?”

文王:“這是由堤壩的作用引申到社會意義來講的。為什麼要加固堤壩,是因為洪水量超常容易引起水災。同樣,當社會混亂加劇時,容易引發戰爭和各種災情。年輕人應當有受任於危難之際的擔當之心,才會有作為。日常行為上要體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不能表現的像紈絝子弟一樣,把社會風氣帶壞。社會需要正氣,而堅決反對頹廢之氣。”

被《序卦》錯改了名的《周易》之卦

初六習坎,入於坎窞,兇。

小丁:“初六為低,又在堤壩之外,儘管加高堤壩,還是有洪水在薄弱處破堤而出,造成洪災。”

文王:“對,做什麼工作都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不能因小的失誤而造成大的損失,千里之堤往往潰於蟻穴。”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

小丁:“九二居中,是水流平緩之處。險是高險,比喻堤壩修的過高。‘坎有險’和‘求小得’有什麼關係嗎?”

文王:“洪水漫堤一般是在河道窄的地方出現,而在河道的寬闊之處把堤壩加固的很高,是工作抓不住重點,事倍功半。也可比喻為大材小用,這種人做事只能求小得,一輩子幹不成大事。”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於坎窞。勿用。

小丁:“六三是無事添亂之人。大水來到這裡,一道壩……一道壩……,我怎麼弄不明白呢?”他一邊說還一邊用手比劃著。

文王笑了起來:“坎坎是多,凌亂、沒有規則的意思。枕是橫著,而不是順著。就是在大水來的方向高高地橫亙在河道上,致使河水從低窪處湧了出來。你覺得不可思議吧?其實這是有來歷的。傳說舜帝派鯀治水,但鯀治水方法不當,不是採取疏洩的方式,而是一味的建堤壩封堵,結果造成了更大的水患,舜帝震怒之下殺了鯀,又派鯀的兒子禹治水。大禹一方面引流洩洪,一方面加高激流處的堤壩,終於降服住了洪水之災,這才成就了大禹的歷史功績。堤壩和疏洩並用才行,而不科學的治水方法是不能採用的。‘勿用’就是不能這樣做。”

被《序卦》錯改了名的《周易》之卦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

小丁:“六四位正從靜,四爻又主祭祀,這一段應該是講祭祀水神了。一樽酒,貳簋食物,是祭祀用的最少數目了。就是用瓦罐也行,貢獻從簡,在廟的窗戶下面祭祀就可。我看很多地方祭祀水神都是興師動眾,殺豬宰牛的,為什麼侯爺講要從簡呢?”

文王:“祭祀是一種態度,祭品的厚薄體現了對神靈的倚重程度。如果不倚重人力治水,而是一味的去祭祀神靈,就不出現水患了嗎?輕神力,重人力,才是治理水患的正確態度,才是長久安定之計。”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無咎。

小丁看到九五爻辭高興起來:“五爻是國君,九五代表正確的方針政策。一方面積極修築堤壩,使洪水不漫堤;一方面也祈求神靈不禍害人間,勿使洪水高漲。‘無咎’有什麼深意嗎?”

文王語重心長地說:“無咎就是沒有錯,意在強調問題的重要性。作為國君時刻要把人民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放在首位,採取正確的方法,下大力氣治理水患,才能稱得上是受人民愛戴的君主。”

上六系用徽纆,寘於叢棘,三歲不得兇。

小丁:“從卦象看,初六和上六都是流出堤壩的洪水,表現為兇。徽纆是粗繩子,用粗繩子捆起來放在叢棘之上,捆綁誰呢?”

文王:“上六在君位之上,自然是神了,準確說就是水神。如果水神肆虐,危害人間,我們就不能一味敬著,而是要用暴力制服他,讓他多年不敢逞兇。凡事都要講個理字,不管是人還是神,他給我們造福,我們就敬著他;他給我們災禍,我們就要反抗他、制服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