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好心」9月1日取消長途漫遊費,遭用戶嘲諷!尷尬了誰?

中國移動網民早已經超過7億,感概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龐大的同時,預示著每個網民每個月要承擔各種運營商費用,從幾十到幾百元不等。人人都羨慕運營商躺著數錢數到手軟,甚至是一勞永逸,不過,似乎運營商已經意識到了某些自我變革的需要,向市場靠攏;亦或是覺得某些收費項目已經是“雞肋”,不如拿出來給消費者換個好名聲。

響應國家對寬帶運營商降費提速,激發互聯網活力的號召,今年3月份,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集體宣佈:2017年10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將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實行了23年的漫遊費終於作古。7月底,通信部門又宣佈從9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共同承諾,取消全國內的長途漫遊費。原本講免費的截止時間提前了一個月,看似是一件好事兒,但是,市場上反響平平。時至今日,眼看就要到了9月1日了,外界表現的異常平淡。甚至有網友對運營商表示不屑:無所謂啊,你早幹嘛去了?為什麼運營商的“大手筆”收不到喝彩?運營商受委屈了嗎?

運營商“好心”9月1日取消長途漫遊費,遭用戶嘲諷!尷尬了誰?

取消長途漫遊費

回想僅僅過去幾年,打一個長途電話一分鐘要花費一兩塊錢,十幾年前好多消費者購買IP卡,目的是為了打長途電話能夠一分鐘省幾毛錢,但是,當三大運營商宣佈取消長途漫遊費的時候,市場波瀾不驚,就連三大運營商都表示,取消這項費用對自身沒有太大的影響,收入波動不足2%。

運營商這種甩“雞肋”的事兒幹多了

回顧歷史,運營商從來都是口惠而實不至,可以說是假惺惺。很多年前,安裝固定電話要花費上千錢元,慢慢地費用逐步降低。當固定電話逐步被手機取代,沒有人安裝固定電話的時候,運營商取消了固定電話初裝費用;當微信蓬勃發展,移動社交成為“新常態”,沒有什麼人打電話的時候,運營商推出了無限打電話的套餐;當基本沒有人打長途電話的時候,運營商開始取消長途漫遊費。何故?從根本來看,就是運營商一定要在這個市場上無利可圖的時候假惺惺地出臺取消費用的策略,宣稱為廣大人民群眾造福。

運營商“好心”9月1日取消長途漫遊費,遭用戶嘲諷!尷尬了誰?

IP公共電話

那麼,為什麼幾乎沒有多少人對長途免費不感興趣?順著運營商以往決策的思路,根本原因是沒有多少人用長途電話了,蛋糕已經變成了“雞肋”。畢竟長途電話費用高,而微信等社交工具的語音留言、視頻通話等等都可以替代通話的功能,幾乎不花錢,只是花費流量而已,如果使用Wi-Fi,那基本上一分錢也不用花,老百姓這個賬能算明白。

消費者不買賬的根本原因出在運營商。通信企業是一個一次投資終身受益的行業,光纖、光纜只需要鋪設一次,不管消費者打多少次電話,投資的費用是固定的,明明可以把包月的服務弄成按通話次數收費,讓老百姓花了幾十年的錢。

反觀運營商“為老百姓謀福利”這種冠冕堂皇的說法,如果真的想讓利於民,完全可以不搞長途免費,把流量免費才是實實在在的,讓老百姓看到誠意。因為,即便是現在,很多運營商的流量套餐不便宜,超出包月套餐,每一M的費用不低,比如,中國移動北京超出流量每0.29元/M。

運營商“好心”9月1日取消長途漫遊費,遭用戶嘲諷!尷尬了誰?

中國移動4G套餐

總結不難發現,取消長途漫遊費用的時間提前了,你可以說運營商的辦事兒效率高了,但是,根本上是時間對運營商來說並不是核心因素,沒人用了才是關鍵。就跟國家放開二孩兒政策後,並沒有達到預期井噴一樣。實際上,每一次通信部門的改革都是市場上新興力量倒逼。市場的新興力量把某些服務消解掉之後,讓消費者有更多其它的使用方法,導致運營商無利可圖,才讓出市場。我們不希望有一天,在流量市場上又有新興勢力把運營商的力量消除掉,然後運營商又羞答答的出來告訴大家,流量可以包月了,甚至是取消使用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