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鬼才波波维奇,同样战术使用相隔八年,无法捉摸他的下一步!

说起NBA 的顶级教练,很多人都会提起波波维奇。有人专称他为“军神”,因为他用军如神。到底是什么成就波波成为今天的波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故事。

一、八年前的战术

战术鬼才波波维奇,同样战术使用相隔八年,无法捉摸他的下一步!

NBA 教练临场部署,会在场边向场上球员喊战术。但是为了防止对手提前洞穿战术,教练会使用一些“加密技巧”。

众所周知,独行侠的主教练里卡莱尔会在他的西装外套里面发出手势信号,以阻挡对方球探的视线。有些教练就会改变他们的战术口令,将旧口令和旧手势应用于新战术中。

那马刺的波波教练呢? 波波的并不会如此,他的战术的数量是古埃及文明最大的图书馆水平。西岸的一名球探说:“波波叫了一个战术口令,我立刻翻查我的笔记,发现他最后一次下达同样的战术是在八年前。”

“但这将是同一个口令,相同的手势,相同的战术。”球探一脸无奈。

臭名昭著的波波维奇可能永远不会透露这些战术的秘密,但他的战术记事本里必须包含数千个保存好的战术设计,这是通过二十多年的执教马刺积累下来的。

二、战术流氓

战术鬼才波波维奇,同样战术使用相隔八年,无法捉摸他的下一步!

有时当波波叫出一个知名的战术,比如说球员明明看过某个战术口令是代表马刺著名的Hammer Screen,但是到最后跑出来的并不是Hammer Screen 之后底角3分。而是这个战术其中的一个变化。但是当你去研究他的变化的时候,又会发现他的变化是如此的多:如果对手知道是底角3分提早去布防,就会变成中间的球员因为内线防守者要去堵突破有更大的空档;如果内线防守不去堵,就变成突破的机会。

只能够说,他下战术口令时,你未必看到;给你看到了,却未必认识是什么战术;就算认识,却未必能够堵得住。

“他是一个战术流氓”一位球评笑说。

三、循环再用

战术鬼才波波维奇,同样战术使用相隔八年,无法捉摸他的下一步!

有人笑说,波波的战术素养或者没有你想象的高,他的那些战术是以量取胜。有些背后的原理简单得小学的篮球教练都懂。可他总是能够为麾下的球员设计简单、但是最适合他们的战术:从邓肯的单调左底角单打,到帕克的“The Loop”,设计给射手群丹尼-格林、贝里内利、帕蒂-米尔斯、尼尔,到给阿尔德里奇的跳投,根据每一个球员的特性,让他们最大的发挥所长,这就是波波过人之处。

二十几年来,你看到的招数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但是随着演出的人物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变化。

从前3分射手们执行双重语言这个进攻,是为了拿到快速3分出手的机会。现在你可能可以看到凯尔-安德森跟丢失3分能力包的丹尼-格林在底线玩抓迷藏。但是这不是为了3分空档,而是单单为了传球给阿尔德里奇单打。

米尔斯持球双人掩护后,不是像以前法国小跑车那样直接杀篮下,而是给到高位的加索尔, 再传给已落到低位的阿尔德里奇大打小。

四、剧本与演员

战术鬼才波波维奇,同样战术使用相隔八年,无法捉摸他的下一步!

剧本已经写好——但是再好的剧本也是需要好的演员去执行。

波波体系中,众多复杂的战术,是很多球员第一个赛季很难融入的原因。刚刚进入马刺的球员,通常会被无情的按在板凳上一年。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马刺的阵容需要很好的稳定性,减少球员的变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融入球队。

奥斯卡级的演员邓肯、吉诺比利和帕克为波波写的剧本添上了灵气。他们的临场演绎,淋漓尽致,慢慢观察好对手,再把预先编好的剧本演一遍,甚至无招胜有招,把什么战术都化整为零。他们就这样赢得了NBA的奥斯卡——那个奥布莱恩奖杯。

波波就是要这样的演员——互相有默契,很了解他战术板上面的操作,也懂得观察对手,临场变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很爱用米尔斯,他总是很好的执行者;加索尔虽然很慢,但是他场上的洞察力,让他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的事情;福布斯就是那个会不负所托,完成交托战术的球员;贝里内利那个他盛赞最快速能够了解他战术的球员。

如果你够了解马刺,你就会知道马刺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有波波的体系。

而波波的成功似乎没有外界说的那么神——就是多年累积下来长长的战术清单、灵活变通的脑袋、加上稳定而又执行力强的球员阵容。

但是波波就是这样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教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