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眼中的張鐵兵:葡萄種植戶的貼心「土專家」


口述:陳進忠

我叫陳進忠,是饒陽縣饒陽鎮西草蘆村的農民。我也種植葡萄,不管是我還是其他人的葡萄有了問題,張鐵兵隨叫隨到,沒一點兒架子,人們都說張鐵兵是葡萄種植戶的貼心“土專家”。

我跟張老師認識,還得從2008年說起。那一年,省第三批產業化扶貧項目落到我們村,政府出錢支持農戶建冷棚,種葡萄。誰知道種了兩年,勁沒少費,錢沒少花,可葡萄就是不結果,還時不時地鬧病蟲害。為種好葡萄,村裡想了不少法子。去外地學習?人家技術保密,我們連大棚的門兒都進不去;外聘技術員?人家要價高,我們請不起。實在沒法兒了,我跑到縣林業局尋找幫助,他們推薦了張鐵兵老師。

以前聽說過張老師的大名——他在全省首次成功試種出了大棚葡萄,是縣裡的葡萄種植技術專家。人家見嗎?去之前還真有點怵頭。可真見到了張老師,說實話,當時還真有點兒失望:人胖乎乎的,穿衣打扮也不像個專家啊,要是摘下那副眼鏡,他比我們農民還土。我跟張老師沒說幾句話,就回村了。


農民眼中的張鐵兵:葡萄種植戶的貼心“土專家”


張鐵兵進棚觀察、研究。崔佳棟 攝

農民眼中的張鐵兵:葡萄種植戶的貼心“土專家”


張鐵兵給農戶設施葡萄把脈問診。崔佳棟 攝


第二天,在縣林業局安排下,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一名專家到村裡講課,張老師也跟著來了。正是這次講課,讓我對他有了全新的認識。課後,張老師把村裡種葡萄的人叫到一起,問大夥種了什麼品種、土壤情況怎樣、怎麼管理的,現在有什麼問題。然後,他又一個棚一個棚地看,手把手地教我們怎麼剪枝、怎麼疏花、怎麼防治病蟲害。聽張鐵兵說得頭頭是道,一個村民問張老師:“你是哪個村的?還真有兩把刷子。”我趕緊介紹,這是縣林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那個村民聽了,臉一下子紅了:“他一點兒也不像站長,倒像個種葡萄的農民。”

從那以後,張老師跟我們村結了緣,經常來村裡對農戶進行培訓。他還把電話號碼公佈出來,說24小時開機,不論什麼時候,只要有事給他打電話,他都會接。

有一次,我家的大棚葡萄鬧蟲子,我按照張老師講課的內容,自己琢磨著開藥方,生物農藥打了一遍又一遍,可蟲子卻越來越多。當天晚上,我就給張老師打了個電話,把葡萄病情說了一遍。沒想到20多分鐘後,張老師就來到了我的棚裡。原來,當時他正在北關村進行技術指導,北關村離我們村不遠,他就騎著自行車趕來了。進棚仔細看了看,他對我說:“這是綠盲春,晝伏夜出,藥方沒錯,就是打藥時間不對。”在張老師的指導下,我家葡萄的病蟲害很快治好了。

農民眼中的張鐵兵:葡萄種植戶的貼心“土專家”


我們葡萄種植戶有句行話:用種蘋果的法兒種葡萄不行,用種葡萄的法兒種葡萄也不行。這是啥意思?就是說,種葡萄是個精細活兒,外行幹不了,內行也得時刻小心在意,露地種、冷棚種、暖棚種,辦法都是不一樣的,不同品種的管理程序也不一樣,稍不留神走錯一步,就會影響一年的收成。因為這個,張老師幾乎天天在微信群裡發信息,告訴大家今天天氣怎麼樣,可能會出現什麼病蟲害,應該怎麼預防。

張老師經常給我們講,不要亂用化肥農藥,那樣不僅種不好葡萄,還會把地毀了。他給我們開了不少土藥方。大棚葡萄鬧白粉病,如果用藥一畝地得花一百元。張老師讓我們用小蘇打噴施,一畝地才花一元錢。夏天大棚需要降溫防蟲,如果用藥一畝地得20元,張老師指導我們把陳醋稀釋一下噴在棚裡,效果一樣,成本才不到一元錢。在給葡萄治病這件事上,他的土方子給我們節省了不少成本。

20多年來,張老師早出晚歸,四處奔波,饒陽縣12萬畝設施葡萄,哪塊地裡沒有他的腳印?葡萄豐收了,我們想給他捎上幾串葡萄表示一下心意,他卻從來不要。省裡、市裡、縣裡開展銷會、觀摩會,要拿我們的葡萄去當樣品,他還出錢買,農戶不收錢他就不讓摘葡萄。我們心裡知道,他一天到晚圍著葡萄轉,深知每一粒葡萄都來之不易,他是心疼我們這些付出辛勞汗水的農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