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後永不能回國的冰島馬

冰島,素來以冰天雪地的北極風光和蘊藏豐富的地熱資源聞名於世,而身形細小的冰島馬則以耐寒抗病、體魄強壯和步伐穩健等優點,成為皇家衛隊和賽馬愛好者的搶手貨。冰島馬是地球上最純的馬種,而且天生比世界上任何地區的馬都多會一種步法,它們是冰島人的驕傲,也是世界的珍寶。

出國後永不能回國的冰島馬

擁有100多座火山的冰島以“極圈火島”之名著稱,極端的自然氣候使很多動植物在這裡無法生存,但是卻有一種精神奕奕、強壯聰明的短腿馬一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並用千年的光陰保持著自己純潔的血統,這就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極圈的純種馬、世界馬術中的搶手貨——久負盛名的冰島馬。

北極圈裡的魅惑小短腿

冰島馬高132-142釐米,只有矮種馬的大小,但品種登記都將它們看為馬。原因可能是它們精神奕奕極有性格,或是冰島文中沒有矮種馬這個詞彙。它們有多種毛色,包括栗色、棕灰色、棗紅色、帕洛米諾、品託及雜色。在冰島語中就有超過100個顏色或色彩的名字。它們的身材強壯勻稱,鬃毛及尾巴豐滿,耐性很高,也很容易馴養。在冰島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冰島馬的體型自然而然維持得嬌小可愛,腿短短個子矮矮,不過不要因此小看他們,冰島馬的體格可是非常強壯,大腦也很聰明,是馬術世界中的佼佼者。他們性情溫和,乖巧又黏人,很好駕馭,就連小孩子都可以輕鬆騎乘,十分討人喜歡。

出國後永不能回國的冰島馬

而因為冰島的地理性隔離,冰島馬也幾乎沒有傳染病。為了保持這種狀態,冰島規定禁止一切種畜進口,因此沒有任何一屆世界錦標賽在冰島舉行過。冰島馬沒有疾病的免疫能力,所以作為冰島特有且唯一的馬品種,為了不帶入傳染病,保證物種的純粹,出國參賽的馬匹一旦離開冰島,就再也不能回國。

冰島馬在冰島語裡被稱為“法西”,意思是“搶眼的鬃毛”,有記載顯示,最古老的冰島馬矮小肥碩,面部以上和兩頰還有長長的馬鬃,這些長長的鬃毛可以在寒冷的氣候中幫助馬匹禦寒。經過幾個世紀的進化,如今只剩下濃密的頭部鬃毛了。

冰島馬比較晚熟,差不多要到4歲大才可以被騎,到7歲才完成發育。繁殖能力最高是8-18歲之間,並可以保持力量及耐力到20歲。在丹麥曾有一匹冰島馬活到了56歲,另外在英國的記載也有活到42歲的冰島馬。在馬術中有5種步伐,其中溜蹄(toelt)是冰島馬特有的步伐。

身形細小的冰島馬能在素來以冰天雪地的冰島生存下來,也造就了其耐寒抗病、體魄強壯和步伐穩健等優點,成為皇家衛隊和賽馬愛好者的搶手貨。每年4月至6月間不斷有馬術比賽,比賽包括了無障礙平地賽馬及越野障礙賽馬,也有表演賽表現冰島馬的獨特步態。2-5月的冬季雪上騎乘及室內賽也十分火熱。在冰島,除了畜牧和參加比賽,人們也會騎著冰島馬旅遊,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原始,他們騎馬爬山,穿過草地,跨越河流,騎乘也成為冰島的主要經濟來源。

海盜們的意外遺產

出國後永不能回國的冰島馬

9世紀時冰島周圍海盜盛行,很多不同地區的馬種也隨之被帶到冰島地區並生存下來。冰島馬的祖先可能是由維京人於860年至935年帶到冰島的,982年,冰島國會通過法例禁止將馬匹進口冰島。今天,所有在冰島大陸上生存的純種冰島馬的培育歷史已經超過1000年了。

早在12世紀的冰島文獻及歷史紀錄上就有對冰島馬的記載。早期生活在冰島這片大陸的人們用白馬祭禮,祈求繁衍後代。而在12世紀的文獻中也有記載,一位酋長根據他騎的馬最終確定了自己部落定居的位置。甚至早至9世紀的《尼雅薩迦》及《格雷蒂爾薩迦》中,馬都佔有重要角色。在北歐神話中,馬是受到尊崇的。多個世紀來的選種培育將冰島馬發展成現今的模樣,而在冰島嚴寒的氣候下的自然選擇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舊時的挪威神話中,眾神的坐騎是有著8條腿,一步千里的冰島馬。以至於現在冰島的多數俱樂部會標都採用了這種馬的形象。在現代傳奇故事中,冰島馬的身影也常會出現。海盜的爭奪戰,冰島馬是勇士戰勝海盜不可缺少的元素,即使英雄死去也要冰島馬陪同下葬。

出國後永不能回國的冰島馬

中世紀的冰島人認為馬是最珍貴的資產,他們會進行騎兵的戰鬥來作為娛樂,然後選擇最好的品種進行培育。騎兵對戰也是冰島文化中的重要一環,觀眾之間大打出手或互相辱罵也經常會出現。這種馬上的對戰不單可以改善個人政治及社會上的地位,甚至可以令政治體系改組。有些男女也依靠馬上打鬥來表達愛意。

出國後永不能回國的冰島馬

幾個世紀以來,冰島馬都是當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及農用家畜,但從1904年,冰島馬被汽車取代,逐漸失去了用武之地。幸運的是有些愛馬者也在同一年建立了冰島馬協會,為保種工作做出了很大貢獻。現在冰島約有8萬匹,全世界大約有10萬匹冰島馬,大多數在歐洲,美國加拿大也有分佈。德國的冰島馬數量最大,有5萬匹,相關的騎術俱樂部及協會也十分活躍。目前冰島馬應該是全球唯一生存在北極圈中的馬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