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泉城」留下回家的路

在所有尋找鄉愁的人們的心中,“地名”是指引自己回家的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蘊含著最真切的期盼與情懷。“鄉書不可寄,捧圖誦地名。”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名一直以來都是故鄉的第一記憶。

近期,濟南市政協圍繞地名文化保護舉辦第九專題“商量”,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市民代表現場調研、交流座談,守望地名裡的鄉愁。

山、湖、泉、河……濟南人的“地名情結”

泉城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泉水就在市民的房前屋後、庭院之中,隨處可見、隨手可掬,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濟南人在地名命名時,也充分表達了對泉水的情結。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韻味,這韻味可以從地名中看得出。一個地名,代表的是一個地域的特色,所有地名串聯起來,所體現的是整座城市的氣質。

在濟南的城市道路當中,以泉水命名的有趵突泉南路、漿水泉路、平泉衚衕。以泉水命名的村莊則有拔槊泉、玉河泉和鬥母泉等。“泉”不僅是濟南人的不了情,也是濟南地名的不了情。山東省地名研究所副主任郭曉琳說:“調查發現,濟南市民最關心、最瞭解,也最想守望的地名是老城區的地名。有濟南特色的山、湖、泉、河這類自然地理實體的名稱,佔到了94%,‘天下泉城’這一概念,在濟南深入人心。”

一個地名,就是一段歷史碎片;一個地名,就是一幅風情畫卷。濟南地名最大的特色就是包羅萬象:山泉河湖,關衙祠壇,甚至生活器物等都可以來命名,處處充滿生產生活和歷史文化氣息。

擇水而居、依水而居、以泉興城,這是濟南文化的魂之所在,但如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商業開發,許多曾經熟悉的地方換了名字、變了味道。

“大、洋、怪、重”,城市地名之殤

地名中飽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承載著居民對本地文化的認同感。近年來,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開發建設過程中新生地命名出現了起“洋”名、起外地名的現象。民間有種說法叫做“大、洋、怪、重”:即誇大、崇洋媚外、怪異難懂、重名同音,讓人眼花繚亂,嚴重削弱了文化認同感。

在濟南市區偏東北41公里處,有個百多戶人家的村莊叫四風閘,相傳建村於宋代。可能多數人並沒有聽說過這個村子,但是提起一位出生於這裡的歷史名人,可謂家喻戶曉,那就是民族英雄、豪放派詞人——“一代詞宗”辛棄疾。本次現場商量的第一站也選在了這裡。

村中84歲的退休教師任志明已經痴迷辛學50餘年,到處蒐集關於辛棄疾的故事,村裡人都叫他“辛痴”。對於四風閘村,對於辛棄疾的故事,他最有發言權。“辛棄疾可以說是四風閘村的象徵,故居旁邊的稼軒路,就很好地體現了當地的名人文化。”任志明認為,對於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地名、路名,應當加以保護和沿用。

“如果一座城市,在開發建設中不重視傳統文化,隨意任性地命名,甚至‘崇洋媚外’,即使是打開了時代的窗,又怎麼能讓人們記住回家的路?又怎麼能去延續城市的魂?”濟南市歷城區董家街道辦事處文化站站長徐宗亮說,“命名時應嚴格遵守《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從根源上杜絕各種取名亂象,做好地名文化保護工作。”

傳承文化記憶,規範命名程序

老地名的消失是地方文化和歷史傳統等方面的一種缺失,儘量多地保留一些有紀念意義的老地名,可以使世人更好地瞭解濟南的歷史變遷及文化特徵,使它“有跡可循”。

新的時代已經開啟,打開時代的窗口,做好當前及今後新生地名的文化建設是專家和委員們關注的焦點。9月13日在濟南電視臺舉行的集中“商量”中,專家和委員再次坐到一起。

“這些年濟南消失了許多的老地名,查閱有關資料對照統計發現,市區原有的老地名,到目前為止已經消失了300多個,非常可惜。”董家街道辦事處文化站站長徐宗亮說。

濟南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副處長劉琦介紹說:“現在像南京、杭州等城市,已將老地名的保護、延續、傳承納入法規,推動《濟南市地名管理辦法》的修訂,增加地名文化保護條款,增加對不適用地名處罰的條款,為濟南市的老地名保護工作提供法律依據。”

據瞭解,今年濟南市出臺了《濟南市市區道路命名規則》:一是明確了新建道路通名的標準;第二,強調道路要體現指位性、規律性、科學性,要與濟南的歷史文化特色相融合,注重融入泉文化、舜文化、名士文化,以及歷史典故等;第三,進一步規範了道路命名更名程序,申明道路命名要經過申請、受理、實地察看、預命名、審核、論證、公示、審批、發佈等一系列環節。

地名,是找尋我們最初文化記憶的路,當我們真正把地名文化保護起來、傳承下去的時候,這條路才會變得更加通達!(姜曉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