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5G電話已經撥出 晶片、天線、基站公司最先收益


全球首個5G電話已經撥出 芯片、天線、基站公司最先收益

全球首個5G電話已經撥出。

近日,有媒體報道,在愛立信位於瑞典希斯塔的實驗室,愛立信與高通合作,利用一款智能手機外形的移動設備撥打了全球首個5G電話。

這個通話利用了39GHz毫米波頻譜和愛立信商業化5G NR Air 5331基站,以及一款採用高通驍龍X50 5G調制解調器和無線子模塊的測試設備。

與此同時,A股上市公司高斯貝爾收穫了第三個漲停板。記者查閱,鑑於5G基站天線的變化,用於5G基站天線的高頻覆銅板價值量將是4G的10倍,高斯貝爾的高頻覆銅板業務將深度受益5G。

全球首個5G電話已經撥出 芯片、天線、基站公司最先收益

儘管7日的5G概念股不再像此前那麼強勢,但毫無疑問,5G時代已經真正到來。有報道稱,華為已經向光模塊廠商華工正源下了國內首個5G訂單。這意味著5G產業的大幕已經拉開。

儘管還未流行,但5G產業鏈上廠商已經展開激烈的爭奪戰。華為已在這場爭奪戰中鋒芒畢露。

9月5日,華為在國內正式發佈了全球第一個完整支持5G的芯片——麒麟980。華為主導的Polar碼成為5G控制信道eMBB編碼的最終方案後,目前各家公司向ESTI聲明的5G Polar專利情況顯示,華為的專利數量也排在第一位。

佈局5G正當時。在通信行業這個最大的風口之上,5G產業鏈哪些A股公司將深度受益,它們又練就了怎樣的“獨門絕技”呢?

芯片、天線、基站公司最先收益

5G產業鏈首先從硬件開始爆發。東興證券認為,2019年至2025年將是5G網絡主建設期,基站、天線等核心硬件市場需求將率先爆發,投資規模將近2000億。在硬件領域,A股市場多家天線、基站公司已經摩拳擦掌。

信維通信:作為5G終端設備天線商,信維通信近日在互動平臺披露,公司正在與多家手機廠商探討5G天線及相關模組的設計與製造。

通宇通訊:公司在天線和濾波器高度集成化方面有先進的技術積累,並較早佈局Massive MIMO大規模天線技術、有源天線等基站天線主要發展領域;目前與全球著名的大部分設備商都有深度的研發合作,部分新產品已經在5G商用測試。

超訊通信:5G要採用超高密度的小微基站方案,可以預計部署密度會遠遠高於4G。公司已經開展5G小基站研發工作,其中,在隸屬於5G範疇的NB-IoT小基站方面,公司已經實現實驗性的小規模供貨。

光纖、光模塊、解決方案需求爆發

與4G主要體現在通訊領域不同,5G最大的意義是與產業的融合發展,被視為自動駕駛、工業互聯網、VR(虛擬現實)等產業發展的催化劑。隨著對應用場景的不斷探索,運營商的積極性提升,開始加速佈網。

比如,9月5日,中國聯通在“5G+視頻”生態大會上發佈了“5G+視頻”推進計劃,並同步啟動了合作伙伴計劃。

隨著5G網絡建設推進,通信網絡設備商將是5G的最大受益者。有數據顯示,僅通信網絡設備(SDN/NFV解決方案)的投資規模就將達到5200億元,加上光模塊、網絡運維、系統集成等,將形成萬億的通信設備市場。

在光纖光纜領域,長飛光纖、亨通光電等不僅具有光纖,還具有光棒製造能力,競爭優勢明顯。在光模塊領域,光迅科技、中際旭創等是A股龍頭。

華工科技:在光模塊業務上,子公司華工正源產品結構全面向25G/40G/50G/100G轉型,加大研發投入,加速400G全系列產品生成,其中25G產品在今年3月獲得華為首批認證,進入5G應用光模塊第一梯隊陣營;旗下雲嶺光電主要研製半導體激光器芯片,今年三季度可實現10G光芯片量產,計劃明年實現25G芯片量產。

光迅科技:近日新推出ROF(radio-over-fiber,光載無線通信)光模塊,提供全新5G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