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長久以來,傳統戲劇在觀眾心目中,

是猶如“蓮花”般的存在,

因為“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1世紀以來,戲劇形式日新月異,

浸沒式戲劇在百老匯與西區如火如荼。

這種日益受觀眾喜愛的戲劇體驗,

不僅打破了戲劇“遠觀藝術”的概念,

也使頑固橫在舞臺前的“第四道牆”消失了。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觀眾主動參與、探索、發現戲劇的內容,

獨立於戲劇之外又成為戲劇的一部分,

這種逼真的體驗,能激發出更大的共鳴。

浸沒式戲劇,顧名思義就是完全沉浸其中,

但除了視覺、聽覺上更加有衝擊力,

還能有哪些感官層面的飛躍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浸沒式戲劇的定義:


浸沒式戲劇

Immersive Theatre

觀眾主動融入戲劇情境,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自由體驗戲劇的一種新興戲劇形式。


看到嗅覺、味覺、觸覺

三個詞了嗎?

沒錯!不光只聽和看,還能聞、嘗、摸,

浸沒式戲劇授予了觀眾前所未有的自由權限!

戲劇不僅是戲劇,簡直是觀眾的一場夢,下面為大家帶來5部浸沒式戲劇中的口碑佳作。

01

神秘酒店裡的大膽窺視

《Sleep No More》


提到浸沒式戲劇,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英國Punchudrunk劇團,以及他家神作、浸沒式戲劇鼻祖《Sleep No More》。

《Sleep No More》目前有紐約版和上海版,紐約版在切爾西街區著名的McKittrick酒店上演,上海版在北京西路1013號的麥金儂酒店呈現。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紐約McKittrick酒店




有觀眾形容“水下憋氣3分鐘都不如這部劇來得更浸沒”。

《Sleep No More》的主線故事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作品《麥克白》,講了20世紀30年代一個新開的高級酒店,剛開店不久後卻大門深鎖,當地人傳言它受到了詛咒,而這出戏就在吸引觀眾去探索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上海麥今儂酒店,一至五層的不僅分佈了90個大大小小的房間,還有墓地、竹林和瘋人院,處處充斥著靈異和死亡的鬼魅氛圍,觀眾帶上白色的面具,可以自由探索任何角落和細節。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12個主要人物支線同時展開,比如麥克白與班柯在小酒館武鬥,麥克白夫人在臥室洗澡,女巫在另一個房間占卜......演員全程沒有任何對白臺詞,全部依靠肢體、舞蹈和表情演繹。另外,觀眾還有與演員1對1的互動機會,比如貼面耳語、壁咚、推上輪椅等等。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不僅是視覺、聽覺上的沉浸,就連氣味、溫度也塑造地十分逼真,如散發著年代感氣味兒的傢俱,濃濃消毒水味兒的陰冷瘋人院,以及溼潤清新的竹林,以及酒店餐廳裡的食物酒水都可以點單食用的。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Sleep No More》登陸紐約7年連續上演了近3000場,擁有包含了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娜塔莉·波特曼、賈斯汀·汀布萊克、馬特·達蒙、麥當娜等在內的超多巨星粉絲。上海版從16年年底至今快2年了,火熱勢頭不減,甚至有劇迷瘋狂連刷180餘場!

02

漫遊瘋人院 一場荒誕而奇幻的夢

《Then She Fell》


與《Sleep No More》不同的是,該劇每場演出只放入15位觀眾,因此會有更多的互動體驗,並且每位觀眾都有為自己“量身定製”的路線。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Then She Fell》改編自著名童話故事《愛麗絲漫遊仙境》, 在廢棄醫院改造成的“瘋人院”內,觀眾在這裡一方面可以見證真實世界中作家Lewis Carroll對Alice的愛戀,同時又墜入一個奇幻哥特風的虛構世界。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觀眾從踏入“瘋人院”開始,便被賦予了“病人”的設定成為了舞臺的一角,在領到一把鑰匙後,由表情嚴肅不苟言笑的護士指引向不同的房間。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各個房間猶如迷宮相連,劇情與道具也充滿著玄機與暗示。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比如Lewis Carroll的兩個房間連在一起,一個是掛有可愛畫作的書房,另一個則像是一個奇幻森林,凳子、桌子都在水上面。

這組場景具荒誕象徵性,就彷彿被帶入了Lewis Carroll的大腦,一窺他的想法。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在下午茶房間與圖書室中,觀眾可以打開小箱子、茶櫃,能翻找出很多書,這些書裡藏著各種可以做成飲料的材料,觀眾可以自己做來喝。

國際象棋的情節設定也暗藏玄機,所有的棋盤攻勢都在暗示這故事的情節發展。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在互動體驗方面,觀眾可能會被要求幫瘋帽子先生挑選帽子,躺在床上聽故事,進行一場紙牌大戰,為剛出浴的Alice遞衣服,執筆替Lewis Carroll給Alice寫情書,甚至喝下各種奇怪的“藥水”......

整場演出就像一個荒誕而奇幻的夢。

03

餡餅店復仇 浸入肺腑的恐懼

《理髮師陶德》


哥特驚悚音樂劇典範——音樂劇《理髮師陶德》由英國的一個傳說改編:一個旅店老闆殺死住戶,而他的妻子將屍體做成肉餅出售。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而戲劇版賦予了陶德以動機和靈魂,使他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殺人狂,而是在黑暗勢力逼迫下失去妻子女兒,通過殘忍手段進行復仇的可憐人。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理髮師陶德》是音樂劇史上的一座豐碑,首次登陸美國劇院,整個百老匯為之沸騰,囊獲八座託尼獎,連續上演16個月。

浸沒版音樂劇《理髮師陶德》的首次演出,在倫敦哈靈頓土豆泥餡餅店內上演,之後在紐約巴羅街劇院復排時,特意將劇院重新按照原版演出地裝修成了餡餅店。觀眾們坐在餐桌旁,演員們則站在吧檯後面,或穿行於餐桌間、或爬上桌子。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並且在開演前,觀眾甚至能吃到店內特製的餡餅和土豆泥,而之後劇情中的餡餅卻是用人肉做成的.....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這一有趣環節的設定,帶來的沉浸式體驗可謂是深入五臟六腑,恐怕會讓“食客”永生難忘。

04

俄羅斯風情俱樂部裡的狂歡

《娜塔莎、皮埃爾和1812年的大彗星》


表演空間不再被舞臺腳燈所侷限,而是延伸到了劇院各處,越來越多的戲劇製作人嘗試浸沒式戲劇。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根據托爾斯泰名著《戰爭與和平》改編的音樂劇《娜塔莎、皮埃爾和1812的大彗星》,觀眾不僅可以近距離感受託爾斯泰筆下年輕勇敢的戀人之間的浪漫和激情,還能享到用俄國風情美食。

相對於在小型場所嘗試浸沒式戲劇,將這種形式搬進百老匯大劇院加大了難度。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這部劇登陸百老匯時,將帝國大劇院進行徹底改造,從劇院搖身一變成了19世紀俄羅斯風格的俱樂部與酒吧,為了讓1200位觀眾都能浸染俄羅斯風情,劇院二樓也安排了演員。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金色的樓梯連接著不同樓層,餐桌椅取代了一排排劇院座位,中央一片橢圓形平臺略高於四周,觀眾被舞臺與演員環繞,觀眾席、樓梯、樂池、過道......到處都有他們載歌載舞、舉杯歌頌生命、慾望與莫斯科的身影。

觥籌交錯之中演員凝視著觀眾,高呼著俄式戰鬥口號“嗚哈”,並喊道“誰想要個俄式餃子?”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幾乎每一位觀眾都能嚐到俄式餃子,在劇院裡還能品嚐到異域美食,真的是一件獨特的體驗。

05

誤入一場超現實主義夢境迷宮

《死水邊的美人魚》


2015年,國內首部浸沒式戲劇,孟京輝的《死水邊的美人魚》上演,該劇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馬格里特和德爾沃的畫作,講述了一個關於身體出軌與感情投契的愛情悲劇。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馬格里特/德爾沃 畫作


男主人公愛著兩姐妹中的妹妹,卻為了利益出賣了愛情而娶了姐姐,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夫妻倆從不照面,相互迴避相互怨恨。妻子的痛苦與日俱增,丈夫和妹妹也各揣心事,陰謀、愛慾、權利、謀殺......所有的矛盾在一次夜宴上全面爆發。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由於這部劇對空間有著很高的要求,這部劇只在北京蜂巢劇場(首演)和杭州的中國美院藝術系教學樓上演過。

2300平方米的三層空間被解構、重建,賦予故事,變成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夢境迷宮。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20多個演員在幾十個空間中來回穿梭,除了少量對白,大部分的表演完全依靠演員的肢體、眼神、呼吸、音樂和舞蹈來完成49個小故事。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觀眾可以選擇一個事件跟隨,但隨著演員們各奔東西,觀眾需要不斷選擇、轉移或放棄,但分散的故事線又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叉重疊,因此看到的都只是一塊塊碎片。

獲取完整的劇情並不是這部作品的關鍵,視角的改變才是。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來看一個劇情場景,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觀感,不同的觀眾眼裡將會有不同的劇情。

等觀眾走出劇場,互相交流時或許就能一窺時局的全貌。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而公共空間內還打通了諸多密道,藏有劇情線索的重要道具隱匿在各個角落,尋找細節中藏匿的秘密,也將成為戲劇的一部分。

*部分圖文資料源自網絡


看、聽、摸、聞、嘗,「浸沒式」戲劇到底有多爽?


從看、聽的二維體驗,到看、聽、摸、聞、嘗的五維體驗;從洞曉全局的“上帝視角”,到深入劇情的“雲裡霧裡”;從被動觀看錶演,看到主動探索劇情;從如出一轍的劇院,到情境式的主題場所......

傳統戲劇與浸沒式戲劇,在觀演方式、體驗、場所的迥異度上,可以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娛樂類別。

隨著浸沒式戲劇在全球範圍的持續升溫,它會在未來替代傳統觀劇方式嗎?

傳統觀劇方式與浸沒式體驗,你又更喜歡哪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