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水口山铅锌矿位于湖南省常宁市,始建于1896年,现今已122年历史,2018年1月,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水口山,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展现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这是一块创造奇迹的地方,中国第一家炼铅厂、中国第一家炼锌厂、中国第一家氧化锌厂、中国第一家铍冶炼厂都先后从这里诞生;这是一块领跑行业技术研发的热土,享誉世界的水口山氧气底吹熔炼法(SKS炼铅法、SKS炼铜法)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作为国内实施有色产业升级转型的首选工艺予以大力推广应用,引领中国铅铜冶炼新时代。

奋发图强 撑起民族工业脊梁

创业最宝贵的是精神。翻开水口山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水口山历经百年沧桑不断成长壮大,靠的是一种“艰苦奋斗、创新图强”的精神,这种水口山精神,凝聚了中国民族工业之魂。也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水口山闯过了一道道险滩,渡过了一次次危机,赢得了发展机遇。

据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记要》、民国·黄著勋著《中国矿产》等史书记载,水口山铅锌矿发现颇早,当初只知道有铅而不知道有锌。相传在宋代已发现,自明代以来,陆续有民工开采。

十九世纪末,洋务运动兴起,晚清重臣曾国藩、张之洞、陈宝箴等新派人物积极寻求兴国之径。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列强侵略步步紧逼,民族危机加剧,湖南的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救国图强,抵御外侮,积极倡导兴办工矿实业。

在此情形下,清廷委派维新开明人士、湖南巡抚陈宝箴于1896年设水口山铅锌矿局,晚清秀才廖树蘅为首任总办。1905年,水口山自行设计建设中国第一家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化斜井,同年创建中国第一家土法炼锌厂。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晚清秀才廖树蘅——开办水口山

新法采矿始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主要是添置了提升机、抽水机等机械设备,主要井巷安装了电灯,敷设了铁轨,人力推车运矿等。凿孔方法与土法相同,井巷的规格尺寸均有所加大,工作劳动条件有所改善。使用新法以后,水口山矿的矿石产量大增 , 每日采出矿石可达数百吨 , 工人达5000余人,水口山铅矿成为清代湖南的第一大矿。

1909年自行设计建设中国第一家重力选矿厂(旧称洗砂台);1910年创建中国第一家炼铅厂;民国元年(1912年),自水口山矿起至湘水南岸的松柏敷设了轻便铁路 ,矿山产品可以经铁路运至松柏,之后再改为船运,销往各地。水口山矿在清代开办16年 ,合计生产矿砂值银50余万元 ,获利30余万元。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胜利的消息传到水口山后,工人们欣然欲动。11月,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派蒋先云、谢怀德等到水口山铅锌矿领导工人运动。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成立,并向矿局提出承认俱乐部有权代表工人和增加工资等4项要求,遭到矿局拒绝。俱乐部发出罢工宣言,3000多工人开始举行大罢工。

矿局采用种种阴谋和强力手段企图挫败工人罢工。省长赵恒惕调来炮兵连,企图镇压罢工工人。俱乐部紧密团结工人,争取军队,向士兵宣传工人罢工目的及工人的痛苦,使士兵保持中立。19日,矿局以谈判为名,邀请蒋先云等人到矿局,阴谋将其杀害。工人闻讯,将矿局团团包围,高呼:不准杀害俱乐部全权代表,不答应罢工条件,决不复工。矿局不得不将蒋等放出,罢工坚持了23天。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八百矿工上井冈山

26日,矿局不得不签字全部承认工人所提条件。27日上午,工人俱乐部召开庆祝大会,罢工胜利结束。水口山铅锌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共领导湘区第一次罢工高潮中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它的胜利,壮大了当时湖南工人运动的声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铅价暴涨。水口山矿的生产发展较快,曾兴盛一时。

1933年创建中国第一家火法炼锌厂,湖南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奠基人饶湜采用横罐蒸馏炼锌法炼出了纯度高达99.99%的锌锭,创世界先进水平。1941年,水口山氧化锌工程竣工投产,成为我国最早的氧化锌生产厂家。开创了近代中国铅锌工业之先河。

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水口山,矿山设备均遭破坏,坑内井巷被完全淹没,生产被迫停顿。

以新中国为契机 重新出发卓有成效

新中国成立后,饱经沧桑的水口山终于回到人民手中。水口山矿山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1949年12月29日至1950年1月5日,中央重工业部召开首届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会议,水口山矿务局被定为当时全国九家首批修建的有色金属厂矿之一,国家为水口山铅锌矿恢复生产,投资6000吨小米。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极品毛章 水口山矿务局五好青年)

当时国家建设急需有色金属,水口山复工被迅速提上日程。时任中共郴州地委第一书记、郴州军分区司令员刘亚球同志,主动向省委请缨,毅然回到阔别23年的矿山,出任水口山矿务局副局长、代局长,领导排水复工工作。在他的感召下,广大工人迅速从四面八方赶回矿山,短短7个月,就排除了窿内积水,修复了巷道。1952年春,久违的机器轰鸣声终于再次响彻水口山天空,深埋在地底下的“宝藏”终于得以重见天日,水口山成功渡过了“生存危机”。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苏联相关专家的帮扶下,企业也凭借着自力更 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开发矿业 , 矿山还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添了一批采、装、运机械设备,大大提高了矿山机械化水平 , 矿山生产得到了大力发展。水口山矿的主要产品有电铅、电铜、氧化锌、氧化敏、被铜合金、金、银、砷、稀有金属、稀贵金属等。许多产品除供国内需要外,部分产品还远销欧、非、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通过不断的革新改造,到1980年,水口山实现了以矿山采选为主向以冶炼为主的重大战略转变。但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生产,水口山已探明的矿储大都进入枯竭期,水口山又一次遇到了严峻考验。

70年代中期,水口山采矿专家赵俊打破权威专家关于水口山铅锌矿藏“硐老山空”的论断,配合有色勘探217队发现了大型的康家湾铅锌金矿,获矿石量1669万吨。1984年,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康家湾矿开发建设得以迅速立项。为使矿山早日投产,水口山人打破常规,积极实施“探采结合、以矿建矿”的新模式,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形成年50万吨铅锌金银矿石采选能力,利润超2亿元,为全国第四大铅锌矿山,成为水口山重要的资源接替基地和效益支柱。康家湾矿的建成投产,让水口山成功渡过了“资源危机”。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水口山早期建筑群

在铜冶炼领域,水口山同样比肩世界一流。为彻底改变我国铜冶炼技术全部依赖国外的状况,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水口山决定成立技术攻关组进行集中研发。从1989年开始,水口山研发团队经过长达3年的持续攻关,最终研发了氧气底吹熔池炼铜技术(SKS炼铜法)。

1998年11月13日,“水口山炼铅法试生产工业试验”经过1998年的两次试生产,通过了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新世纪新发展 绿色科技两手抓

在水口山东南面,耸立起一座现代化的厂房——水口山第八冶炼厂。漫步园林式厂区,高耸的烟囱看不到一丝烟尘,蓝天与白云相互映衬,红花与绿树相映生辉。这是水口山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环保治理双赢的“得意之作”。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日益苛严,技术装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铜、铅冶炼工艺被国家明令限期淘汰,企业随时面临关停。改造传统铅冶炼工艺,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迫在眉睫。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为保护环境,追赶世界铅冶炼先进水平,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十年矢志不渝的艰苦探索和钻研,由水口山矿务局与北京有色金属设计研究总院等9家科研院所共同研发了氧气底吹炼铅法(水口山炼铅法)工艺,并分别获得中国有色金属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水口山炼铅法”具有投资省、见效快、原料适应性强的巨大优势,被国内多家冶炼厂竞相采用。迄今为止,在我国成功运用“水口山炼铅法”的企业近30家,年产量规模达250余万吨,占全国矿产铅总产能50%以上。应用厂家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能力,尾气及粉尘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经过积极争取和多方筹集,2002年,在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亲切关怀下,总投资达4亿元的水口山铅冶炼烟气治理工程获准立项,被列入国债投资项目。2003年1月6日,项目奠基开工,经过17个月的艰苦建设,2005年8月26日,工程顺利竣工并一次性投产成功,“水口山第八冶炼厂”应运而生。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八厂鸟瞰图

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口山炼铅法”新工艺,形成年产粗铅10万吨、硫酸10万吨生产能力,二氧化硫烟气回收率达96%,粗铅产出品位达97%,生产效率提高40%。整套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环境,为中国铅冶炼改造闯出了一条新路。这是水口山抢抓历史机遇,做大做强主业,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水口山由小规模粗放型生产向大规模集约型经营,由资源消耗型向环保效益型企业的成功转变,水口山从此迈入了大规模现代化工业生产行列,成功挺过了“

淘汰危机”。

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陷入困境。水口山同样经受着这场“暴风雨”的洗礼:铅锌有色金属价格下滑,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上涨,企业出现较大亏损。面临困难和压力,水口山积极寻求解困之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以管理提升为手段,实现固本提质。该公司提出“集约、简约、激励、激活”的管理理念,持续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构建了新的内部管理模式和控制体系,有效堵塞了漏洞,减少了内耗,降低了成本。

在逆境中前行,在拼搏中发展。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2013年初,水口山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实施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项目,对炼铅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了国内同类型最大的富氧侧吹还原炉。项目采用先进的有机胺可再生脱硫技术,成功设计并应用整体埋管式铜喷嘴,首创炉缸整体捣筑成型技术,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比较之前的鼓风炉,侧吹炉产能极大提升,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提高,渣含有价金属、能耗均大幅下降,每年可综合增效数千万元。通过升级改造,水口山真正实现了铅冶炼的华丽转身,再次跨入世界铅冶炼技术先进行列。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难能可贵的是,在保护湘江母亲河的行动中,水口山以前所未有的责任与担当,高度重视污染减排技术的开发应用,研发应用了电絮凝、生物制剂、有机胺再生脱硫法等冶炼废水废气处理新技术,并在全国涉重金属行业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为国家环保行业和铅锌工业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水口山也因此荣获2016年度中国铅锌行业“绿色创新发展杰出贡献奖”。

目前,水口山已成为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贸易为一体的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拥有60万吨矿石采选、30万吨铜铅锌冶炼、5000公斤黄金和700吨白银的生产能力。2018年1月,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纵观120多年的发展,是“水口山智慧”让百年铅都未雨绸缪、砥砺前行;是“水口山力量”让百年铅都突出重围、逆势崛起;是“水口山精神”让百年铅都众志成城、基业长青。

「老照片」中国有色金属矿冶的先驱——水口山铅锌矿

三厂烧结车间遗址

未来五年,水口山将依托自身资源和中国五矿丰富的海外资源,将企业打造成中国五矿铜铅锌资源基地、铜铅锌冶炼及综合回收基地,百年铅都水口山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有色金属强者之林。

​本文由矿冶园原创。连接产学研,关注矿冶园!(微信公众号kuangyeyu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