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國企混改,路怎麼探?

地方國企混改,路怎麼探?

近期,在新華每日電訊、經濟參考報聯合主辦的“地方國有企業混改探路”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受邀參會發言,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上海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趙悅認為:

一、 為什麼要推進混改?

今天的主題是地方國企混改探路,主題特別好,因為在改革開放40年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探討這個話題的話,真的讓我聯想很多,我們需要更有縱深感的研判這一重大課題,剛才有不少專家也談到這個問題,這些年我覺得國有企業走了一個U型的發展路徑,改革開放40年時間裡,在1978年的時候,我們的政策提出了國有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一下解放思想,國有企業開始學會市場生存法則。到90年代,我們又進一步提出國企搞兼併重組,那時候更多的都是破產、下崗問題,比較大的一種波動。之後我們在2003年左右,進一步推動了國有企業現代產業制度改革,逐步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你能看得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國有企業在這一輪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的規模、管理和經營效益可以說比過去有很大的發展,國有企業的人才也越來越多。

過去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在合作過程中,其實有時候有的新資本比較強勢,可現在你再看,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漲幅達45.1%,高於股份制企業與私營企業的利潤增速,它們分別為23.5%和11.7%。,可以說全國的國有企業發展很快,這在混改中,增加了一定的主動權。

這個過程中大家會問,國企這麼好,那還改什麼改呢?有人說是因為國有企業效率低,我不這麼看,誰說國有企業效率低了?過去可能有這樣的問題,現在很多國企的企業家效率低嗎?很多央企在國際市場表現出色,你能說它效率低嗎?所以不能動不動就說國有企業效率低,好像它是應該的,自然而然的,不能絕對化。

那麼國企改革不是解決效率問題是解決什麼問題呢?我有一次跟一個央企的董事長和民營企業的老闆在一個場合聊天,給我印象特別深,這個民營企業的老闆說剛剛準備捐助一千萬給某公益項目,央企董事長說你這麼拍腦袋就定了?就像有的民企老闆似的,他想給誰多發點獎金就多發點,因為他說了算,而在國企絕對不可能,要很規範的制度約束,請問,倆人誰是現代企業制度?這個話把民營企業家說得一愣,想一想那到底誰對誰好?拍腦袋想怎麼幹怎麼幹是高效率,可這真的是現代化公司治理嗎?我們改革最後的方向是什麼?其實是效率和公平的平衡,這是我們追求的,不是完全追求的效率,效率高一定好嗎?你光注意效率,你在公平方面缺少制約是不行的。我覺得國企改革的動因就是尋找平衡,公平和效率相互取長補短,能夠達成一種適合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管理模式、股權模式,這是我們探討和追求的。

二、當前混改的時機如何?

為什麼今天還要探討國企混改的話題?我覺得還有一個非常大的背景,這就是全球化,中國作為全球化過程中的重要力量,在這個過程中,國有企業作為重要的出場人,需要改革探索適應全球化需求的模式。所以說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真的有巨大的壓力,也有機會,不能脫離了我們未來發展的大格局來看這個問題。

從市場角度看,今年我看到一個數據,因為今年的股票市場不是太理想,有相當數量的大股東出讓了控股權,截止到目前,有70多家上市公司控股權發生重大轉化。國有企業的混改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借殼上市,通過混改之後,未來各股東會有比較好的退出機制,也會更好地建立企業的治理結構,股票市場因為對公眾公司的市場三公開要求,可以避除不合理的干預等等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這對於企業結構、產權制度的改革,股權結構的合理化都有很大的好處。

三、混改有哪些機制需要完善創新?

另外在國有企業混改探索過程中,過去曾經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說曾經在一個能源大省出讓一個國有礦,當時把民營企業請過來,企業的工資都開不出來了,設備也老化了,民企股東進來以後又投錢又改設備,等市場形勢一好,五年以後有人倒後賬,說以前是國有資產流失,這個擔心我相信在民營企業裡面,一些新的股東想得比較多,就是怎麼保證你進入過程中要有一個相應的話語權,有保障。剛才有人說用多元化的股東結構,三方、四方、五方股東,股東越多越好來平衡這個東西,都是在研究這個問題。

但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契約精神,我前段時間看電視劇,我特別愛看老北京的電視劇,又回看了《五月槐花香》,裡面張鐵林演的範五爺,是個八旗子弟,最後窮得不行了,弄了幅假畫就賣給王剛演的蘭掌櫃,號稱“蘭半張”,就是你這畫打開半張,我就知道真假,範五爺就用這個半張讓蘭掌櫃吃了一回大虧,把假畫賣給他了,因為他就看了半張,他權威嘛,看半張足夠了。結果事後怎麼辦呢?假畫七萬大洋成交,認!契約精神就是認,你別給我倒後賬,這是古玩行的規則,我就想這過程中也有很大的啟發,蘭掌櫃為什麼不找一個專家跟你一起看畫,你可能就吃不了這個虧。挪到我們國企混改過程中,我們雙方合作,你情我願我們談成了,非常好,不倒後賬,這裡有契約精神問題,但是過程中,你一定要找好一個非常重要的權威中介機構,我們要大力發展這樣的中介機構,中介機構不僅僅要介入,要對混改相應的資產進行考查,包括評估等等,讓對價更加的合理,這樣的話大家都放心。一旦出問題,中介機構也要負責任,可以追償中介,這是我們的規則設置上可以逐步完善的。我覺得朝這個方向做的話,混合所有制改革真的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創新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