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陵川:古八景

西溪春色

位於縣城西2公里處鳳山腳下。陽春三月,登臨鳳山,放眼南望,棲鳳山松柏蒼翠,山花怒放,山下村莊楊柳掩護,桃花擁簇,溪流曲折,香椿嫩芽如染,黃鶯啾鳴。在綠樹濃蔭,萬紫千紅中,有一座古廟,這就是著名的真澤宮,這座廟宇身旁環繞著一條明靜的小河,名曰鳳水(也叫西溪),小河常年奔流不息,潤澤著兩岸園田。

鳳水發源於鳳山麓的龍王頭。龍王頭建有一座龍王廟,在緊靠廟西鳳水出口的地方,建有一個八角池,周圍3.6丈,深1丈餘,池水清澈見底,游魚可數。

龍王頭的牡丹,是一株聞名全縣的名花。這株牡丹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枝葉異常繁茂,儼然一株牡丹樹。每年開花1000餘朵,並且花大如盆,花香襲人。陽春三月花開的時節,吸引不少前來觀賞的遊人。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龍門晚照

雙崖一豁開,

西壁空青斷。

返照在龍門,

城中疑曉旦。

這是陵川清代文人武去私為“龍門晚照”寫的一首五言詩。

當夜幕剛剛降臨時,整個縣城及其周圍在夕陽的餘輝中,漸漸暗淡下來。但是不久,一縷夕陽,又從龍門山的方向射到古縣衙(今縣政府大樓)的大堂上,形成了一種迴光返照的奇妙景象。

龍門山橫亙於城西1裡,它的正中一段,南面隆起,中間凹陷,略像駱駝背。傍晚,夕陽的光線恰被駝峰擋住,使城關夜幕降臨。隨著太陽的繼續運行,從地面上看,和龍門越離越遠,且又逐漸地向西北傾斜。這時,夕陽躲開駝峰,從駝凹處射進來,而出現“晚照”的自然現象。如今,由於龍門山現代建築擋住了駝凹,這一景觀已不復存在。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錦屏朝霞

在潞城鄉義門村的背後有一錦屏山,山的西部,有一段陡立如屏的石壁,山腳下,緊靠村南是有名的蝦蟆池。這個池正好居於廖東河的河床之上。

傳說,山壁上原來有一面明亮皎潔的石鏡,它能在每天早上發出萬道霞光,射進蝦蟆池,一說,晨光經過蝦蟆池的反射作用,能夠使石壁上出現五彩繽紛的各種圖案,即古稱八景之一的“錦屏朝霞”。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熊山吐月

在縣城東北30公里的浙水村附近的熊耳山。這座山兩峰峭立,一峽居中,每當中秋,一輪明月恰從山峽正中升起,宛如從熊山吐出一般。

熊山吐月周圍山勢雄險,溝豁縱橫,溪水常流,山上並建有空翠亭(俗名支弓豁)點綴其間,風景優美。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秦嶺臥雲

秦嶺,即寶應山,在沙河村北2.5公里處。南臨鳳水(小溪),北靠雄山,東有天公山聳峙,西與建寧連綿。是境內北部的主要山峰之一。因半山有寶應寺(又名臥雲寺)也稱寶應山。

“秦嶺臥雲”是古稱八景之一。每當雨季秦嶺山峰常被白雲籠罩,半山的寶應寺,也起伏於茫茫雲霧之中。

秦嶺是聳立於沙河北部的一堵牆壁,山的向陽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氣候比較溫暖,而山的周圍,又有不少潺潺流水從它的腳下和腰間穿過,所以在雨季這裡總會產生濃厚的水蒸汽,使周圍的空氣也變得溫暖而溼潤。當這些溼潤的空氣隨著山坡向上升時,一到秦嶺山巔,就會遇冷凝結成朵朵白雲,這時秦嶺的上半部就完全陷入白雲的籠罩之下,好像山峰插入雲端一樣。於是,就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秦嶺臥雲”。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黃圍靈湫

位於縣城東南30公里的黃圍山中,從橫水河登上“望頂臺”東望,就可看到“黃圍靈湫”的外景——黃圍主峰。

靈湫洞是構成“黃圍靈湫”風景的中心景物。這個洞幽回曲折,深淺難測,從上宮院洞口進入靈湫洞。首先看到的是洞口石上的天生五祖像,進到洞裡,可以看到神井,天門,石橋,石傘,石人,石馬,石鴿,石塔,盤龍石,臥虎臺,彩雲坡,清風洞,飲馬槽,繫馬樁,擎天柱,洗眼池,鑼鼓洞,老龍窩,黍米山,蠟燭山,玉茭山等等,惟妙惟肖,尤其出奇的是洗眼池,它的容積雖只有一個酒盅大小,但裡面所盛的泉水永不涸竭。

從宮院背後,隨著崎嶇曲折山僻小徑,穿過濃密碧綠的灌木叢林,再手抓鐵索爬越100餘級險陡的石階,就可登上黃圍頂峰(祖師頂)。在頂上環望四周,但見層巒迭嶂林海松濤,頂上還建有小巧玲瓏的古廟數座。大門上寫著“即武當”三個大字。入門進去,正面為祖師殿,殿前有說法臺,祖師殿背後不遠建有玉皇廟,再後又建有五祖廟,相傳還有五祖聖母冢。

在靈湫洞的南面一華里是“天橋”。天橋是兩個透孔的山巒,分別稱為大小天橋。下面寬闊宏敞,有路可通,建有兩排神祠並列於南北兩旁,是遊覽者攀登黃圍頂峰必經的地方。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仙台勝概

九仙台在縣城西南35公里的臺南村。陵川古八景之一的“仙台勝概”即此。九仙台碑文上有這樣的記載:漢文帝時,有師徒九個道人在參園發現人參,他們吃後遂在此羽化成仙,九仙台由此得名。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靈泉飛瀑

靈泉瀑布位於縣城東50公里處的東磢腦附近。此地懸崖峭壁,溝谷深險,深谷陡山之間的香磨河河水,從一個高達65米高的天然落差處驟然下瀉,形成了全縣著名的“靈泉飛瀑”。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大美陵川:古八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