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光說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差距大,養老金的地區差異也很大

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差距大,這是一個事實。養老金並軌前,事業單位是定期按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的40%~60%調整基本養老金,而機關事業單位按職級調整的幅度大概為90%。養老金並軌後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增長幅度一樣,當然還是不能消除差距,因為人家養老金基數比你高。

但是我們今天來談另一個養老金差距問題——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存在巨大的地區差距 。

別光說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差距大,養老金的地區差異也很大

這其中既有經濟發展水平的原因,也與大量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對流入地養老保險基金的貢獻有很大的關係。

自 2010 年起,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 ( 包括農民工) 不允許退保,轉移接續時繳納的統籌基金的 12% 可以轉走,8% 留在當地,個人賬戶全部轉移,但在實際操作中能夠轉移成功的並不多。因為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外來流動人口在打工城市的就業和居留年限難以滿足 15 年的規定,因此,也難以在退休後順利獲得職工養老金待遇。

別光說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差距大,養老金的地區差異也很大

大量外來流動人口在年輕時進入東部沿海城市務工就業,雖然參加了當地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但是很難在當地退休並領取養老金。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退出城市勞動力市場後,老年風險也隨之轉移至中西部地區,但是他們的繳費貢獻卻沒有隨之轉移,而是成為支撐當地職工養老金待遇發放的重要來源。其導致的結果是未來大量老年風險將對本就脆弱的中西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產生嚴重衝擊。

別光說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差距大,養老金的地區差異也很大

現在正在大力推行城鎮化,人口流動將會一直是趨勢,所以國家在進行養老金改革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人口流動這一重要因素。

文:湖北中公事業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