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早在唐朝就有補牙技術了?宋朝人民就有牙膏牙刷了?

近些年我們越來越注重牙齒健康,各種牙醫診所如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正畸”“超聲波洗牙”“冷光美白”各種牙齒保健項目也層出不窮,現代醫學帶給我們口腔健康極大的便利,那麼,在醫學不發達的古代,古人們是怎麼維護口腔衛生、保護牙齒的呢?

我國最早的詩歌蹤總集《詩經 衛風 碩人》中形容美人牙齒好看,就說“齒如瓠犀”,意思是牙齒好像葫蘆籽一樣整齊潔白。

東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也有“目若玄珠,齒若編貝”之句,意思是說眼睛像黑色的寶珠,牙齒像排列整齊的貝殼。

齟齬本意為牙齒參差不齊,引申出意見不合,互相牴觸的意思;而齷齪本意為在屋裡吃完食物不漱口,引申出骯髒、卑鄙之意,充分說明古人有多厭惡有參差不齊牙齒和不注重口腔衛生的人。

我們不妨來看看古人都是怎麼清潔口腔的。

什麼?早在唐朝就有補牙技術了?宋朝人民就有牙膏牙刷了?

一、漱口

鹽水漱口

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食畢常漱口數過,不爾,使人病齲齒。”說明在至少在隋朝,用鹽水漱口是人們常用來預防長齲齒的方法。

宋代張杲《醫說》:“世人奉養,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將臥而漱,去齒間所積,牙亦堅固。”這裡說了漱口早晚的問題,早上漱口不如晚上睡前漱口,睡前漱口能將口中食物殘渣沖走,牙齒才不容易長蛀蟲。

濃茶漱口

《延壽書》有用濃茶漱口的記載:“凡飲食訖,輥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去,而脾胃自和。”說吃過東西后,用濃茶漱口,不但能清潔口腔,還對脾胃有好處。

《紅樓夢》寫林黛玉初到賈府:“因而接了茶。早見人又捧過漱盂來,黛玉也照樣漱了口”

酒漱口

宋代張杲《醫說》還有用酒漱口的記載:“劉幾年七十餘多,精神不衰,每一飲酒輒一漱口,雖醉不忘也,曰此可以無齒疾。”現代醫學看來,也是有科學根據的,酒裡面的酒精能夠達到消炎殺菌的作用,對清潔口腔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什麼?早在唐朝就有補牙技術了?宋朝人民就有牙膏牙刷了?

莫高窟159窟揩齒圖

二、刷牙

揩齒

在魏晉南北朝之前就有揩齒法,即把鹽或藥物放入口中把手指作為牙刷刷牙。另一種是用“揩齒巾”揩齒,利用布的粗糙紋路來摩擦牙齒,達到清潔的作用,此法在唐朝就開始使用。還有一種就是大家熟悉的嚼楊柳枝了,“晨嚼齒木”,通過植物嫩枝的纖維摩擦牙齒,清潔牙齒,在宋代以前是很普遍的方法。

古人還用一種叫“齒木”的東西清潔牙齒,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在唐朝義淨和尚所著的《南海寄歸內法傳》中記載“每日旦朝,須嚼齒木,揩齒刮舌,務令如法”可見當時佛教的尚淨,用嚼齒木的方式來保持口腔清潔,去除舌苔口臭。

什麼?早在唐朝就有補牙技術了?宋朝人民就有牙膏牙刷了?

嚼楊柳枝

什麼?早在唐朝就有補牙技術了?宋朝人民就有牙膏牙刷了?

齒木

牙刷

現代牙刷的雛形早在宋代就以具備,南宋時,城裡已經有專門製作、銷售牙刷的店鋪。那時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頭部鑽毛孔兩行,上植馬尾。

什麼?早在唐朝就有補牙技術了?宋朝人民就有牙膏牙刷了?

出土的宋代牙刷

什麼?早在唐朝就有補牙技術了?宋朝人民就有牙膏牙刷了?

用馬尾做成的刷頭

三、牙粉、牙膏

除了用青鹽,唐代王燾在《外臺秘要》記載了純中草藥製作的牙粉方子,叫“升麻揩齒方”:"升麻9克,白芷9克,莫本9克,細辛9克,沉香9克,含水石18克藥物,研成細末,搗末篩為散,每朝楊柳枝頭咬軟,點取藥,揩齒,香而光潔"。這個方子做好是粉狀的,用時將楊柳枝頭咬軟,或者用牙刷沾一些刷牙,可以令牙齒“香而光潔”。

南梁劉峻所著《類苑》中有題作《西嶽華山峰碑載口齒烏髭歌:

豬牙皂角及生薑,西國開麻蜀地黃。

木律早蓮槐角子,細辛荷葉要相當。

青鹽等分同燒煅,研熬將來使更良。

揩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

這首詩中就描寫了一個牙膏的方子,用豬牙、生薑、升麻、生地黃、木律、旱蓮、荷葉心、青鹽等各種藥物研熬成膏狀,用來刷牙,不但清潔牙齒,還兼可烏髮美容。

四、香藥

現代人吃過飯後習慣嚼個口香糖,用來清新口氣,古人也有清新口氣的方法,而且比現代人更加養生保健。

《太平聖惠方》中就有十六條製作香口藥的方子,閒的沒事常含一丸,還能生津治口氣。

五、補牙

唐代《新修本草》甚至有補牙的方法,“以白錫和銀薄及水銀合成之”用白錫、銀箔、水銀合成銀膏,製成銀汞合金——汞齊,用以“補牙齒缺落”,補好之後“凝硬如銀”。而歐洲直到19世紀才掌握銀汞合金補牙術,比唐朝晚了一千多年。

看了這麼多,是不是對古人如何保持口腔衛生有些瞭解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