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嗎?淘寶輸「塑料用品」,彈出各類網店,半數來自台州……

當你打開淘寶網,輸入“塑料日用品”,你會發現搜索出的各類網店中,有半數來自台州,而在這半數網店中,大多數商家都來自黃岩新前街道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

前洋村

這個曾經靠天吃飯的農業小村,如今卻成了電商扎堆、年銷售額上億的中國淘寶村,實現了村莊發展、產業轉型的華麗轉身。

走進前洋村,只見全村淘寶店鋪都採用統一的規格與顏色,店招上印有淘寶戶的網店編號、店鋪名稱和聯繫方式等信息,早已摒棄了原先的雜亂無章,令人耳目一新,濃濃的電商氛圍撲面而來。

你信嗎?淘寶輸“塑料用品”,彈出各類網店,半數來自台州……


從“農”到“商”

農村電商引領大發展

在前洋村,隨處可見四層樓的民房內,一樓堆滿了塑料製品,工作人員麻利地將一個個收納箱貼上標籤幷包裝。而二樓成了淘寶店主的辦公地點,電腦頻繁地響起旺旺消息的嘀嘀聲。

早在2009年以前,這裡還是以種植茭白等農作物為主的農業村,直到一名“80後”女孩將電商的“種子”帶進了這個村莊。

張媚,是村裡做“淘寶”的領頭人,她生於“羊毛衫之家”。

她的父親早年一直從事羊毛衫加工行業。2006年,大學畢業後的張媚打算自謀生計,當時新前還有不少羊毛衫廠,但生意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因此她萌發了通過淘寶營銷的模式幫助父親打開市場的想法。

足不出戶,不用奔波,在家門口就能創業。嚐到電商模式帶來的“甜頭”後,張媚開始和朋友們一起自己經營淘寶店,漸漸地,村裡年輕一代也紛紛加入電商行業。

“我們村原本是農業自然村,當時,村裡只有六七戶家庭從事羊毛衫生產,村裡人大部分是靠種農產品賺點辛苦錢,那時候淘寶興起沒多久,在淘寶上賣衣服、塑料製品的基本沒有。”前洋村村黨支部書記張巖國也是村裡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告訴記者,2009年前後,在外打拼的前洋村村民第一次接觸電商這一商業模式,之後迅速接受並熟練地運用它,開始不斷豐富線上銷售的產品種類。

在第一批電商的帶領下,村民開始大量湧入這一新興產業。短短几年時間,從淘寶店為主的幾個玩家發展到如今以淘寶、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等多平臺共存的農村電商集群。

你信嗎?淘寶輸“塑料用品”,彈出各類網店,半數來自台州……



如今的前洋村,家家有貨櫃,已是村裡最普遍的現象。

2014年,前洋村被阿里巴巴評為“中國首批淘寶村”,此後該村電商產業增長飛快。2014年至2017年,前洋村的農民電商們在淘寶平臺分別創下了8700萬、1.36億、2億、3億的銷售業績。2017年,被譽為“台州第一淘寶村”的新前街道前洋村,首次登上了央視熒屏。

“從最初幾家幾戶經營淘寶,到現在全村80%以上年輕人在網上創業,目前前洋村共有60多戶農民註冊了自己的網店,成為了‘黃岩淘寶第一村’。實現了農村剩餘勞動力本地化充分就業,吸引帶動周邊更多村民電商創業,提升了村民收入。”新前街道黨工委書記施雄偉說,隨著村裡物流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備,村民紛紛回遷,前洋村的電商集聚效應慢慢顯現。

以農村電商為 契機

實現農業升級

近年來,前洋村以服飾、塑料製品為主的電商產品,不僅帶動村民增收,還因電商們聚集形成了窪地效應,拉動了周邊相關產業迅猛發展,新前街道周邊大大小小的服裝製造廠及塑料製造廠也得以重煥生機。

前洋村首批村民開網店賺錢後,一批帶一批,隨著做淘寶的村民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做電商的利潤也開始下降。

該如何突破這種困境呢?張巖國告訴記者,淘寶村接下去不能再野蠻生長了,要穩固培養,可以朝農產品電商方向發展。“農產品這塊可有大文章可做,只要做出特色,確保品質,以後發展線下定點配送,以最快的速度把農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為此,張巖國開始摸索轉型升級之路,一個立足於發展黃岩傳統農業的電商平臺“淘去來兮”開始出現。

前洋村通過創建“淘寶村”,已經打響了知名度,雖然全村實現了創收,但還有部分村民從事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成了難題。“張巖國作為前洋村村支部書記,為了幫助村民解決這一難題,放棄了原有的產業,頂住壓力,創辦了‘淘去來兮’,通過平臺對外銷售,解決了村民的後顧之憂。”施雄偉說。

你信嗎?淘寶輸“塑料用品”,彈出各類網店,半數來自台州……



據瞭解,“淘去來兮”電子商務平臺自2016年10月15日面向全國正式運營至今,總銷售額已達3000多萬元,尤其是今年,由於平臺已進入正軌,已創下2600多萬元的銷售額。

前洋村的“本地早”、茭白通過“淘去來兮”這一電商平臺被搶售一空,該平臺的

“農產品進城”流通功能開始逐漸輻射到頭陀、澄江等周邊鄉鎮,除了本村農戶,鄰村甚至鄰鎮的村民也紛紛慕名而來。臨古古法制作的紅糖在平臺一上線,當天就銷售100多包,上市不到7天,就銷售了7000多斤。

有了黃岩本土的幾款主打農產品,“淘去來兮”開始開花結果。

記者瞭解到,“淘去來兮”電商平臺除了營銷台州地區的特色農產品——黃岩蜜橘、頭陀紅糖、玉環文旦外,本著“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大力營銷全國各地的優質農產品,如新疆乾果、東北大米、臨安核桃、麗水香菇等。

“我們建立平臺的目的,就在讓村民們能夠就近入駐,解決發展的空間難題,將村民們的農產品資源進行資源整合,把台州優質的農特產品推向全國。最終將‘淘去來兮’打造成一流的農產品銷售平臺,真正實現惠農助農,把優質農產品打造成‘淘去來兮’的明星品牌。”張巖國說。

點評

前洋村在以點帶面帶動全村群眾融入到電商產業,提高全村村民收入,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本地化充分就業的基礎上,利用農村電商優勢,聚焦地方特色產業,加強農產品推廣與銷售,促進農副產品產業鏈改革,用淘寶實現了規模化輸出,發展新型農業經濟,不失為鄉村振興的一條好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