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故事:等死

原創故事:等死

王守貞在村民眼中是個有福氣的人,他育有五子二女,用老話說是多子多福,有了這五個兒子,到老了有人養,不愁吃不愁住。

事實確實如此,王守貞的兒子個個都爭氣,因家庭困難,老大王全小學畢業便輟學,幫家裡減輕負擔。輟學後,王全跟隨舅舅遠赴廣東,在工地上做泥水工。

上個世紀90年代初,乘著改革開放春風的廣東,建設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到處都是大開發,工地隨處可見,王全跟著舅舅輾轉在廣東各個工地幹活。王全乾活不怕累,能吃苦耐勞,為人憨厚老實,深受建築公司老闆的賞識。當時工地裡常缺幹活的工人,開發商又要趕進度,於是,老闆找到王全,讓他回村找十幾個像他一樣的年輕人,一起到工地上幹活。老闆表示,只要帶出來的人認真幹活,不會虧待王全的。有了老闆的指令,王全連夜乘車回家。王全是村裡第一批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當年外出打工的人不多,大部分年輕人都還呆在家裡,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耕種一畝三份地,辛苦不說,收入也低,年輕人都夢想著有一天能到外面的世界闖一闖。聽說王全得到老闆賞識,回村裡找人外出做工,村裡的年輕人紛紛找到王全,希望他能帶自己外出賺錢。王全選了10多個關係比較好的夥伴返回工地。老闆沒有食言,讓王全當起了小工頭,負責管理監督他帶出來的人幹活。接下來王全跟著老闆南征北戰,轉戰於廣東各地,工程越做越大,帶的人越來越多,王全賺也發了財,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豪包工頭。

老二王禮讀書成績好,從小學到初中,均名列前茅,看到王禮喜歡讀書,王守貞跟妻子商量,老二是塊讀書的料,只要讀得上去,我們就算是砸哥賣鍋,也要供他上學。王禮倒也爭氣,高考時考上一所知名院校,畢業後分配至縣城的農業銀行任職,端上鐵飯碗,吃上“皇糧”,算是光宗耀祖,很受村民尊敬。

老三王財是王守貞最揪心的一個孩子,王財生下來就是個瘸子,右腿腳掌先天性變形,走路一瘸一拐的。上學後,王財成為小夥伴們捉弄的對象,頑皮的孩子常常模仿他走路,還把他的書本扔得遠遠,讓他一拐拐地四處去拾,自尊心受到傷害的王財,小學二年級就輟學在家。因患有腿疾,重活幹不了,王財只能在家裡做些餵雞、餵豬的簡單活。也因為腿疾的原因,一直討不到老婆。

老四王其是村裡出名的奇能異士,他從小對捕鳥、捉蛇、抓魚就有獨特的天賦。上小學時,王其自己用竹子編制了一隻鳥籠,在學校附近的山嶺上裝到一對斑鳩,他的壯舉當時轟動了校園,他成為許多同學崇拜的對象。王其喜歡養鳥,他經常會把自己捕到的鳥拿回家養,往往是沒養幾天就被父母扔了,在那個人吃飽都成問題的年代,誰家有餘糧喂鳥?王其捕鳥、捉蛇、抓魚的水平很高,他有追尋動物蹤跡的本領。每年雙搶時節,家家戶戶都忙著搶收搶種,王其卻在這個時候忙著抓魚,他利用中午太陽猛,村民在家裡休息的時間溜出家門,來到收割完水稻的田垌,繞著田垌走走停停地轉圈,這一轉他就會發現一些端倪,然後跳入田中,雙手挖泥,把自己看中的區域圍起來,再把事先備好搗碎的茶麩均勻地撒在圍起的區域中。做完這一切,王其就坐在樹蔭地下靜靜地等候。在烈日的暴曬下,不一會光景,撒了茶麩的地方,一條條泥鰍、黃膳、天星魚、塘角魚開始鑽出泥土,冒了出來。王其提上水桶,開始收取自己的戰利。二三個小時的中午,王其就可以抓到五六斤魚,既不影響雙搶工作,還可以改善家中的伙食。王守貞喜歡喝酒,每晚都要喝上一二杯,王其捕的鳥、捉的蛇、抓的魚,都成為他最好的下酒好菜,雖然認為王其是不務正業,王守貞也也是眼隻眼閉隻眼。

初中畢業後,王其不願繼續讀書,也不願像村裡其他年輕人一樣外出打工,而是呆在家裡,整天東遊西逛,不是上山捕鳥,就是下河抓魚,亦或者是到田垌邊捉蛇和晚上外出照青蛙,每逢三日一圩時,王其會把抓到的野味拿到集市上賣,一個圩日能有幾百元,收入並不比外出打工差。

老五王勻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他為人乖巧,深得父母的歡心。王勻跟大哥王全及二姐、三姐年齡差區大,他出生時大哥王全已經是獨擋一面,家裡面的家務活和農活更是姐姐和哥哥們包攬了,可以說,王勻從小到大很少吃苦,他學習成績雖然沒有二哥那麼出眾,但也不算差,高考時考上了省內一家師範院校,畢業後在鎮上的初中任教,工作也算體面。

王守貞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在他看來,女孩子不用讀太多的書,學會認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兩個女兒一個讀到小學二年級,一個讀到小學三年級就不允許再讀。家裡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難,兩個女兒都懂事,沒有怨恨自己的父母,輟學後外出打工,分擔家裡的困難,幾年後相繼出嫁了。

為了拉扯大七個兒女,王守貞夫妻倆可謂吃盡苦頭,但總算苦盡甘來,孩子長大後有了自己的事業,老大是大老闆,雖已置業落戶廣東,但給父母的生活費一個月也沒落下;老二老五有自己固定的工作,生活無憂,雙休日和節假日也常回家看看兩老;老四雖然還是那樣吊兒郎當,總算也成了家,有了孩子,生活還算過得去;老三因身有殘疾,一直沒能成家,靠在家搞些種養,兄弟們時不時還救濟一下,生活倒也無憂。

生活好了,王守貞本該好好享受清福,但他卻閒不住,王守貞這人一直比較迷信,出門要看王歷,做事要算時辰,閒下來後,他還迷上了風水,四處行山看風水,他想找塊福地,等自己百年歸壽之後,能有個好的去處。

有一次王守貞到鄰鎮有名的清風山看風水,聽當地人講,村裡有一個遠近聞名的仙婆,這仙婆能通仙界,可以跟天上的諸仙直接對話,她算命很準,方圓十幾裡的人都慕名而來找她算命。聽說仙婆如此厲害,王守貞決定找仙婆算算命,看看自己餘生的運程如何。

經人指引,王守貞在村東找到仙婆的家,仙婆果然名不虛傳,現場已有六七人正排隊等算命。王守貞從中午守到下午,才排上號。在帶路人的帶領下,王守貞通過一條長長的走廊,然後拐進屋後一間青磚瓦房內。瓦房內青煙梟梟,房中供著一幅佛像畫,一名滿頭白髮,身著紅衣,年約50多歲的女子正在給佛像上香。上香女子正是仙婆,上香完畢,仙婆端坐到佛像供桌的橫凳上,並示意王守貞也坐下。

“是問運程?還是問兒女婚姻?亦或者是為孫子安名?”仙婆向王守貞詢問來意。王守貞說:“想算一算我接下來的運程如何。”明白王守貞的來意後,仙婆要了王守貞的出生年月以及時辰後,便開始發功,努力跟天上的神仙進行連線。仙婆伏在桌子上,口中唸唸有詞,右腿有節奏地抖動著,隨著節奏越快,仙婆整個身體都顫抖起來,此時的她已經仙氣附體,可以跟天上的神仙直接對話,仙婆把王守貞的出生年月日生辰一字不漏地喃了出來,並且虔誠地請神仙幫看一看,看王守貞餘下的人生是如何。

王守貞緊張地豎著耳朵傾聽仙婆跟神仙的對話。

仙婆喃喃地說:“嗯,他這輩子多子多孫,兒孫滿堂,享盡天倫之樂,是個有福之人”;“他此後福薄,餘生兇險”;“什麼?前世作惡太多,因果相報,這輩子的陽壽受損,只剩下三個月的壽命!”……

聽到仙婆說自己只剩三個月的壽命,王守貞猶如晴天霹靂,腦子一片空白,完全驚呆了,王守貞不懂自己是怎麼退出仙婆家,又是怎樣回到家。到家後,他晚飯也不吃,直接躺在床上,他幾乎一夜無眠,想想自己這一生,年幼時家貧如洗,餓肚子是常有的事。成家後,為將七個兒女養大成人,也是拼盡全力,吃盡苦頭。好不容易苦盡甘來,才享幾年清福,人生就要走到盡頭,王守貞很不心甘。

經過一夜的掙扎後,王守貞算是想通了,他覺得,既然自己的生命就要走到頭,那就好好地享樂一番,在臨死之前盡情放縱一回。他先是把家裡養的大肥豬賣了,得了一筆錢,然後買些好酒囤在家裡,每天什麼事也不幹,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是宰殺家養的雞鴨炒來飲,飲了之後就村公所打麻將賭幾把,圩日的時候,還會到鎮上的按摩店找小姐提供服務。就這樣,王守貞一天三喝,賭錢輸贏無所謂,做爺爺了還老不正經,常常去找小姐,一夜之間,完全變了一個人。

王守貞的變化引起老伴跟兒女的注意,大家紛紛跑來勸說,勸他就算不為了自己,也應該顧及一下王家的面子,收斂一下。然而,每次勸說都招來王守貞一陣大罵,說多了他還會砸家裡的電器,家人拿他是毫無辦法。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守貞把自家養的、老三、老四家養的80多隻雞鴨全部宰完,賣豬得的錢也揮霍一空,還欠下幾千元的賭債,仙婆算命時說的三個月期限也到了,期限最後一天,王守貞穿上一身新衣服,買來大魚大肉,自己一個人喝得醉後躺到床上等死,一天過去了,王守貞沒死;一夜過去了,王守貞還是沒死;新的一天已經日上三杆了,王守貞還是沒死。說好只能活三個月,自己怎麼沒死?“死裡逃生”的王守貞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看著空空如也的家,他覺得比死還難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