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故事:等死

原创故事:等死

王守贞在村民眼中是个有福气的人,他育有五子二女,用老话说是多子多福,有了这五个儿子,到老了有人养,不愁吃不愁住。

事实确实如此,王守贞的儿子个个都争气,因家庭困难,老大王全小学毕业便辍学,帮家里减轻负担。辍学后,王全跟随舅舅远赴广东,在工地上做泥水工。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乘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广东,建设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到处都是大开发,工地随处可见,王全跟着舅舅辗转在广东各个工地干活。王全干活不怕累,能吃苦耐劳,为人憨厚老实,深受建筑公司老板的赏识。当时工地里常缺干活的工人,开发商又要赶进度,于是,老板找到王全,让他回村找十几个像他一样的年轻人,一起到工地上干活。老板表示,只要带出来的人认真干活,不会亏待王全的。有了老板的指令,王全连夜乘车回家。王全是村里第一批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当年外出打工的人不多,大部分年轻人都还呆在家里,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种一亩三份地,辛苦不说,收入也低,年轻人都梦想着有一天能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听说王全得到老板赏识,回村里找人外出做工,村里的年轻人纷纷找到王全,希望他能带自己外出赚钱。王全选了10多个关系比较好的伙伴返回工地。老板没有食言,让王全当起了小工头,负责管理监督他带出来的人干活。接下来王全跟着老板南征北战,转战于广东各地,工程越做越大,带的人越来越多,王全赚也发了财,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豪包工头。

老二王礼读书成绩好,从小学到初中,均名列前茅,看到王礼喜欢读书,王守贞跟妻子商量,老二是块读书的料,只要读得上去,我们就算是砸哥卖锅,也要供他上学。王礼倒也争气,高考时考上一所知名院校,毕业后分配至县城的农业银行任职,端上铁饭碗,吃上“皇粮”,算是光宗耀祖,很受村民尊敬。

老三王财是王守贞最揪心的一个孩子,王财生下来就是个瘸子,右腿脚掌先天性变形,走路一瘸一拐的。上学后,王财成为小伙伴们捉弄的对象,顽皮的孩子常常模仿他走路,还把他的书本扔得远远,让他一拐拐地四处去拾,自尊心受到伤害的王财,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在家。因患有腿疾,重活干不了,王财只能在家里做些喂鸡、喂猪的简单活。也因为腿疾的原因,一直讨不到老婆。

老四王其是村里出名的奇能异士,他从小对捕鸟、捉蛇、抓鱼就有独特的天赋。上小学时,王其自己用竹子编制了一只鸟笼,在学校附近的山岭上装到一对斑鸠,他的壮举当时轰动了校园,他成为许多同学崇拜的对象。王其喜欢养鸟,他经常会把自己捕到的鸟拿回家养,往往是没养几天就被父母扔了,在那个人吃饱都成问题的年代,谁家有余粮喂鸟?王其捕鸟、捉蛇、抓鱼的水平很高,他有追寻动物踪迹的本领。每年双抢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着抢收抢种,王其却在这个时候忙着抓鱼,他利用中午太阳猛,村民在家里休息的时间溜出家门,来到收割完水稻的田垌,绕着田垌走走停停地转圈,这一转他就会发现一些端倪,然后跳入田中,双手挖泥,把自己看中的区域围起来,再把事先备好捣碎的茶麸均匀地撒在围起的区域中。做完这一切,王其就坐在树荫地下静静地等候。在烈日的暴晒下,不一会光景,撒了茶麸的地方,一条条泥鳅、黄膳、天星鱼、塘角鱼开始钻出泥土,冒了出来。王其提上水桶,开始收取自己的战利。二三个小时的中午,王其就可以抓到五六斤鱼,既不影响双抢工作,还可以改善家中的伙食。王守贞喜欢喝酒,每晚都要喝上一二杯,王其捕的鸟、捉的蛇、抓的鱼,都成为他最好的下酒好菜,虽然认为王其是不务正业,王守贞也也是眼只眼闭只眼。

初中毕业后,王其不愿继续读书,也不愿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而是呆在家里,整天东游西逛,不是上山捕鸟,就是下河抓鱼,亦或者是到田垌边捉蛇和晚上外出照青蛙,每逢三日一圩时,王其会把抓到的野味拿到集市上卖,一个圩日能有几百元,收入并不比外出打工差。

老五王匀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他为人乖巧,深得父母的欢心。王匀跟大哥王全及二姐、三姐年龄差区大,他出生时大哥王全已经是独挡一面,家里面的家务活和农活更是姐姐和哥哥们包揽了,可以说,王匀从小到大很少吃苦,他学习成绩虽然没有二哥那么出众,但也不算差,高考时考上了省内一家师范院校,毕业后在镇上的初中任教,工作也算体面。

王守贞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在他看来,女孩子不用读太多的书,学会认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两个女儿一个读到小学二年级,一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不允许再读。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两个女儿都懂事,没有怨恨自己的父母,辍学后外出打工,分担家里的困难,几年后相继出嫁了。

为了拉扯大七个儿女,王守贞夫妻俩可谓吃尽苦头,但总算苦尽甘来,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己的事业,老大是大老板,虽已置业落户广东,但给父母的生活费一个月也没落下;老二老五有自己固定的工作,生活无忧,双休日和节假日也常回家看看两老;老四虽然还是那样吊儿郎当,总算也成了家,有了孩子,生活还算过得去;老三因身有残疾,一直没能成家,靠在家搞些种养,兄弟们时不时还救济一下,生活倒也无忧。

生活好了,王守贞本该好好享受清福,但他却闲不住,王守贞这人一直比较迷信,出门要看王历,做事要算时辰,闲下来后,他还迷上了风水,四处行山看风水,他想找块福地,等自己百年归寿之后,能有个好的去处。

有一次王守贞到邻镇有名的清风山看风水,听当地人讲,村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仙婆,这仙婆能通仙界,可以跟天上的诸仙直接对话,她算命很准,方圆十几里的人都慕名而来找她算命。听说仙婆如此厉害,王守贞决定找仙婆算算命,看看自己余生的运程如何。

经人指引,王守贞在村东找到仙婆的家,仙婆果然名不虚传,现场已有六七人正排队等算命。王守贞从中午守到下午,才排上号。在带路人的带领下,王守贞通过一条长长的走廊,然后拐进屋后一间青砖瓦房内。瓦房内青烟枭枭,房中供着一幅佛像画,一名满头白发,身着红衣,年约50多岁的女子正在给佛像上香。上香女子正是仙婆,上香完毕,仙婆端坐到佛像供桌的横凳上,并示意王守贞也坐下。

“是问运程?还是问儿女婚姻?亦或者是为孙子安名?”仙婆向王守贞询问来意。王守贞说:“想算一算我接下来的运程如何。”明白王守贞的来意后,仙婆要了王守贞的出生年月以及时辰后,便开始发功,努力跟天上的神仙进行连线。仙婆伏在桌子上,口中念念有词,右腿有节奏地抖动着,随着节奏越快,仙婆整个身体都颤抖起来,此时的她已经仙气附体,可以跟天上的神仙直接对话,仙婆把王守贞的出生年月日生辰一字不漏地喃了出来,并且虔诚地请神仙帮看一看,看王守贞余下的人生是如何。

王守贞紧张地竖着耳朵倾听仙婆跟神仙的对话。

仙婆喃喃地说:“嗯,他这辈子多子多孙,儿孙满堂,享尽天伦之乐,是个有福之人”;“他此后福薄,余生凶险”;“什么?前世作恶太多,因果相报,这辈子的阳寿受损,只剩下三个月的寿命!”……

听到仙婆说自己只剩三个月的寿命,王守贞犹如晴天霹雳,脑子一片空白,完全惊呆了,王守贞不懂自己是怎么退出仙婆家,又是怎样回到家。到家后,他晚饭也不吃,直接躺在床上,他几乎一夜无眠,想想自己这一生,年幼时家贫如洗,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成家后,为将七个儿女养大成人,也是拼尽全力,吃尽苦头。好不容易苦尽甘来,才享几年清福,人生就要走到尽头,王守贞很不心甘。

经过一夜的挣扎后,王守贞算是想通了,他觉得,既然自己的生命就要走到头,那就好好地享乐一番,在临死之前尽情放纵一回。他先是把家里养的大肥猪卖了,得了一笔钱,然后买些好酒囤在家里,每天什么事也不干,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宰杀家养的鸡鸭炒来饮,饮了之后就村公所打麻将赌几把,圩日的时候,还会到镇上的按摩店找小姐提供服务。就这样,王守贞一天三喝,赌钱输赢无所谓,做爷爷了还老不正经,常常去找小姐,一夜之间,完全变了一个人。

王守贞的变化引起老伴跟儿女的注意,大家纷纷跑来劝说,劝他就算不为了自己,也应该顾及一下王家的面子,收敛一下。然而,每次劝说都招来王守贞一阵大骂,说多了他还会砸家里的电器,家人拿他是毫无办法。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守贞把自家养的、老三、老四家养的80多只鸡鸭全部宰完,卖猪得的钱也挥霍一空,还欠下几千元的赌债,仙婆算命时说的三个月期限也到了,期限最后一天,王守贞穿上一身新衣服,买来大鱼大肉,自己一个人喝得醉后躺到床上等死,一天过去了,王守贞没死;一夜过去了,王守贞还是没死;新的一天已经日上三杆了,王守贞还是没死。说好只能活三个月,自己怎么没死?“死里逃生”的王守贞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看着空空如也的家,他觉得比死还难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