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清單里沒有閨蜜

我的人生清單裡沒有閨蜜

《尋夢環遊記》是我第二次和女性好朋友一起看電影,上一次可以追溯到17年前高中快畢業的時候,和YY、TT一起到現在已消失的天門電影院看《霹靂嬌娃》,看著熒幕上三個“帥炸天”的女主,我們各自對號入座,按照當時每個人的身形和偏愛:我是卡梅隆·迪亞茨、YY是劉玉玲、TT是德魯·巴里摩爾,我們還約好不管未來我們去哪,都要像她們仨一樣,永遠做最好的姐妹。

我不太喜歡用“閨蜜”這個詞,現在每當有其他女性在與我的對話中說到“我閨蜜怎麼怎麼樣、我住**的閨蜜有什麼,我住**的閨蜜幫我......”看著對方帶點炫耀的表情,我都會想到我的好盆友YY、TT,還有帶我看《尋夢環遊記》的小W。

小W是那種典型的獨立賢妻良母,我喜歡、欣賞甚至敬佩她,儘管她是唯一一個和我在同一個城市的好朋友,我們見面的次數也屈指可數,但她一定是我僅有的除了親人之外能傾訴的對象。

我們常聊的內容包括孩子、工作、老公、公婆、房子、父母、八卦,每次聊完後就像是積攢了很久的情緒垃圾被一次性釋放了,但我們並非無話不談,不似百度裡對“閨蜜”的釋義:閨密一般都在談論戀愛、情感、性、生理之類女性私密的話題。

我不太明白性、生理之類女性私密話題有什麼可聊,甚至還可以聊得很開心,對這些事情有疑問的時候老公難道不是一個最好的窗口嗎?還有萬能的搜索引擎。

所以我沒有閨蜜。

其實甚少聽到有人談閨蜜,是在談某些生活、際遇或智慧不如自己的人,總是與成功、金錢掛鉤。我沒有學過心理學,但我聽得懂潛臺詞:“我的閨蜜剛好很厲害!”然後呢?所以你也很厲害?

那麼,這些與我何干?

如果有一天只有閨蜜是可以炫耀的素材了,一個過了30歲的已婚已育女人該有多麼失敗。

不管是多親密無間的閨蜜,對於我這樣用“隱私”來定義私密的人來說,那是隻屬於我一個人的狹窄地道。

我不需要閨蜜,我有好朋友,一兩個可以在任何場所暢所欲言的人,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