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石油價格不斷上漲呢?是美國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導致的嗎?

幸福地帶2


目前全球經濟除了美國等復甦外,其實整體的經濟局面,尚不構成石油價格上漲的材料。目前石油價格上漲,更多是中東地緣政治混亂造成的結果,當然這和美國禁止伊朗石油出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2015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伊朗核協議,長達10年的伊朗制裁將被取消。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這被認為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好消息。然而好景不長,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伊朗並沒有全面履行核不擴散協議,在白宮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將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的經濟制裁。同時,美國給出了期限——對於在伊朗有業務的各國企業,美國針對不同行業分別給予了業務退出的90天和180天期限。


5月8日,美國宣佈對伊朗的重新制裁後,國際油價應聲上漲,BRENT油價第二天漲到77.15美元/桶,漲幅達4.28%,5月17日,BRENT油價突破80達到80.18美元/桶。這是2014年11月以來國際油價最高點。


伊朗目前的原油出口量為250萬桶/天,按照美國財政部的制裁計劃,到2019年針對石油行業制裁正式啟動後,伊朗原油出口量會銳減70萬桶/天。


除了伊朗外,美國另一個眼中釘——委內瑞拉,最近爆發了經濟危機,導致原油產量觸底(為過去30年最低水平),2018年3月份的產量為每天約149萬桶,比2016年下降約60萬桶。


國際供油量的減少,讓市場充滿了恐慌情緒,國際油價持續走高。雖然OPEC和俄羅斯表示將要增產,但目前都還說不定。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伊朗原油出口的最大目的地。而伊朗是中國原油第四大供應商。對伊朗進行打擊,無疑也會對中國原油進口造成壓力。


特朗普政府明顯打的是個組合拳,通過原油提高上游價格,提高企業的成本,下游打擊出口,壓薄企業利潤,當外匯攻不過時,當房地產攻不過時,就尋找企業下手,美國今日的所作所為,我們都要銘記在心。



北京不冷東京熱


石油價格不斷上漲,肯定是美國禁止伊朗石油出口的結果。


伊朗是中東生產石油的大國,它的石油天然氣的產量在中東也是數一數二的。如果全面禁止出口,那麼每月就有1300萬桶石油的缺口。市面上石油供應就會出現緊缺,石油價格就進入漲價的通道。

一旦石油價格進入漲價的通道,歐佩克願意看到,沙特願意看到,俄羅斯也願意看到,美國由於頁岩油革命成功,也成為石油輸出國。如果石油價格高升,那就是特朗普會經營管理的佐證!歐佩克就是願意增加產量,俄羅斯願意增加產量,美國願意增加產量,也難以彌補伊朗石油的巨大缺口。

如果繼續下去,伊朗封鎖霍爾姆斯海峽,波斯灣裡的石油天然氣運不出來,那麼世界石油可能會出現天價!

由此可見,不能退出伊核協議,不能逼迫伊朗鋌而走險,只能按照國際協議,有事好商量,問題才可以解決。如果僅僅憑自己主觀臆斷,恐怕無濟於事!甚至會出現事與願違的情況!


錦繡中華一捧土


首先,伊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國之一,伊朗的石油在世界上大賣,這是對世界價格出現動盪的一個不夠或缺的原因之一。

石油價格的上漲,實際上與美國主導的政治趨勢有著極大的關係。美國希望他能漲就能漲,希望它能跌就能跌,而現在的情況則是美國是既希望它漲,又希望它低矛盾之中。所以,美國現在顯得非常的無奈。因為,美國已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最大的石油輸出國,所以美國對石油的價格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實際上,伊朗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國和生產國之一,但是,伊朗畢竟只是其中的一個,而更多的國家,特別是美國從無到有,一躍成為了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輸出國。所以,美國也不希望自己的石油賣低價,而希望能夠賣到高價格。

美國完全可以通過金融手段,通過大宗商品的交易手段進行控制,以此來提高石油價格的出售,從而增加自己的收入,伊朗只不過是搭了美國的一個順風車而已。正如伊朗石油部長所說的,雖然說伊朗的石油輸出量減少了,但是對於伊朗的收入卻沒有減少,對此他們感到非常的高興,這些對於美國,恐怕就是一個巨大的諷刺了。

所以我們不能夠認為當今世界上的石油價格不斷的上升,是由於美國禁止伊朗的石油出口造成的,實際上是由於美國一手操作造成的。而美國非常清楚,石油價格的上漲,自己從中撈到了很大的油水。

但事實上石油上漲給俄羅斯,以及其他的石油輸出國,同樣的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財富。所以,對於美國來說,這是一個雙刃劍,所以,美國時常都處在矛盾之中。對石油的價格,美國人完全可以操縱其價格,但是,卻是很難以做到,只有利於自己,而不有利於別人。這期間就有許多國家搭上了石油上漲的順風快車,而讓自己收入增加並且富足。

個人觀點,切莫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原油價格的上漲,與國際政治關係很大,但國際政治不是油價的全部。決定油價起伏的,還有供求關係的變化,以及投資人的炒作。


對於國際政治來說,美國對伊朗和俄羅斯制裁,以及中東的持續混亂,對於油價都是利多的。


對於供需關係的變化,鑑於美國等國家逐漸從上一輪經濟衰退中走出,以及國際經濟的逐漸回暖,很多國家對於石油需求量有所增加;而歐佩克一直以來的減產,對於油價來說也有提升作用。


前一輪資本瘋狂注入,導致國際油價一度飆升到120美元一桶,此後資本獲利反吐,大批遊資撤出油市,導致石油價格失去支撐斷崖式下滑。現在的石油價格上漲,又是對上次石油價格斷崖式下滑的一次報復性上漲。


其實油價和股價一樣,決定因素是非常多的,既有盈虧基本面,也有資本炒作、心理因素、大環境影響等等。


象眼觀天下


美聯儲即將進行第八次加息,但是美指站在在牛熊分界線上,根本不能夠達到美國的戰略目的。

因此要收割新興市場國家,美國人之後使用其他辦法,比如說拉抬石油價格,製造通脹預期,來引爆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危機,最終驅趕這些國家的美元資本進入美國接盤。

整體上來說,美國對原油價格的控制力還是比較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