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是成於油田,敗於油田嗎?

LiewKiatWei


簡單地將東營的成功與失敗歸於油田,似乎並沒有多大的問題。

不過,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東營的確是一座因油田而興起的城市,但是他逐漸地沒落,實際上是很多資源型城市的宿命。

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東營市還不是東營市。

在當時,東營是山東省惠民地區廣饒縣東營村。

石油會戰之時,華東地區的勘探人員在東營附近發現了油田,由於油田位於勝利村附近,這個由東營村、勝利村以及周邊村鎮組成的油田被命名為勝利油田。

1966年,運輸原油的淄東鐵路修建,東營擁有了第一個火車站。

石油改變了東營的命運。

就好像鐵路改變了河北省石家莊村,河南省鄭縣的命運一樣。

由於石油,東營獲得了國家發展規劃的青睞。

公路、鐵路、火車站、機場,紛紛眷顧了這個渤海灣畔的小村莊。

甚至在1969年京校外遷之時,當時的中國石油大學也遷入了這座石油小城,並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

1983年,東營成為地級市。

車牌號為魯E,由此可見,地位並不低。

石油給東營帶來了諸多難以想象的資源,由村發展成地級市,東營只用了20多年的時間。

不過,大量湧入東營的人口,似乎並沒有多少人為這座小城做過長期規劃,本地土著也好,石油工人也好,高校老師也好,外地學子也好,東營這座城市構成簡單,石油將大家聚在了一起,但是似乎並沒有團結起來。

譬如,中國石油大學的搬遷。

2002年,中國石油大學開始盯住了山東基礎設施與經濟環境更加良好的青島,之後,便沒有留戀地將主要的學院搬遷到了青島。

在山東省內部,2017年,東營的GDP為3801億元,這樣的數字,遠超一些三線城市。

作為一座人口只有213萬人的城市,東營的人均GDP可以說是十分可觀。

但是,東營的危機,似乎也要比其他城市更加明顯。

比如,人口老齡化。

2014年,東營60歲以上人口為35萬人左右,在當年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8%。

坦率地說,東營人口老齡化,已經是難以挽回的事態。

這或許才是東營真正的衰敗。

石油的發現使得大量工人紛紛前來,高校的搬遷帶來了大量的教師與學生,火車站促進了東營與其他地方的商貿交流。

但是,這一切似乎停了下來,石油帶給東營的,只有這麼多,剩下的需要東營自身創造的,很顯然,東營創造不出來了。

於是有才能有技術有野心的人選擇用腳投票,離開了這座城市,中國石油大學的搬遷是一個標誌,而人口老齡化則說明,東營難以吸取年輕人口。老年人因為年齡大了,難以離開。

東營的興起,是自然蘊藏的石油資源。

但東營的衰敗,應該是,原本眷顧給東營的優質資源與優秀人才,決意離開吧。


林一行


看到這個題目,我有點想笑了,這個題目是不是油田職工想起來的?要不然是剛到東營的外地人,只有對東營經濟條件不瞭解的人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我是東營市人,在東營市上班;我愛人是勝利油田職工,在油田單位上班,我們的家人、親戚基本上是一半在東營、地方單位上班、一半是勝利油田職工。

“東營是成於油田”嗎?嚴格的說,東營市是在勝利油田的開發建設基礎上成立的,如果沒有勝利油田的開發建設,或許東營市的成立要晚個十幾年或者幾十年,不能說“沒有勝利油田就沒有東營市”,畢竟在世界上所有的大江大河中,任何一個三角洲都會有一個城市,比如珠江的廣州深圳、長江的上海、海河的天津等,這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規律。

東營市會敗於油田嗎?提問這個問題的人,我不知道這個“敗於”是什麼意思?如果說勝利油田不行了,東營市經濟也就完蛋了,東營市的財政收入也就枯萎了話。那麼這個想法是荒唐可笑的,是對東營市的經濟現狀是不瞭解的。下面我把2017年東營市和勝利油田的相關數據給大家介紹一下,通過這些數據你就會明白:如果勝利油田企業破產了、勝利油田沒有油可開採了,勝利油田不存在了,肯定會對東營市的經濟造成一定影響,但東營市不會衰敗的,東營市這個城市還會繼續發展的。

2017年勝利油田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459萬噸、控制石油地質儲量6641萬噸、預測石油地質儲量8040萬噸;生產原油2341.61萬噸、超產1.61萬噸,生產天然氣4.07億立方米,加工原油197.87萬噸;

東營市2017年經濟統計公報: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3801.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5.94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2391.68億元,增長7.1%;第三產業增加值1284.16億元,增長5.1%。三次產業結構3.3:62.9:33.8。人均生產總值177376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26271美元。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進出口總額1312.03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31.1%。其中,出口334.36億元,增長10.8%;進口997.67億元,增長39.9%。從重點出口產品看,橡膠輪胎出口179.25億元,增長14.2%;化工產品出口35.45億元,增長10.6%;石油裝備出口29.43億元,下降9.9%;運輸工具及其零部件出口20.79億元,增長15.2%;電解銅出口9.55億元,下降34.9%;紡織品出口8.92億元,下降9.3%。從重點進口商品看,原油進口623.16億元,增長95.8%;銅及其製品進口143.52億元,下降31.5%;銅礦砂進口84.23億元,增長22.0%;原料油進口42.92億元,增長8.6%;天然橡膠進口23.93億元,增長41.4%;合成橡膠進口9.90億元,增長3.0%;廢紙進口8.93億元,增長10.0%。

從以上經濟情況來看,東營市的經濟發展對勝利油田依賴性並不強,包括煉油、石油化工等也不單單是依靠勝利油田,東營市的煉油企業所需要的原油相當大一部分是通過進口來滿足需要的,石油裝備主要是面對國內國際市場的,勝利油田市場所佔的比例並不大。所以說“東營市是不會敗於油田”的。


不忘初心匍匐前行


可能很多人連“東營”這個地名都沒有聽過,不知道它在哪個犄角旮旯,但說到勝利油田,它的名聲卻如雷貫耳,稍微有點地理常識的人都知道。勝利油田的大本營就位於東營市。


先有勝利油田,後有東營

1955年國家在華北平原勘探石油。1961年,在東營村(記住,東營是一個很小的地名)附近打的華8井,首次見到工業油流,日產原油8.1噸,從而發現了勝利油田。1962年,在東營構造上打的營2井,獲日產555噸的高產油流,這是當時全國日產量最高的一口油井。隨後,大規模的石油會展開始了,大量的石油技術人員、工人及其家屬湧入今天的東營境內。1950年開始,今天東營境內的廣饒、利津、墾利均隸屬於惠民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10月東營地級市建立。1989年勝利石油管理局正式成立,機關主體位於東營市。因此,勝利油田和東營關係是,先有勝利油田,後有東營市。

東營的經濟發展

因為有勝利油田的存在,東營的石油、化工、專用設備等行業規模巨大,極大地帶動及當地的經濟發展。2017年東營市GDP達到3800億元,對於一個人口只有220萬的地市來說,經濟規模很大了,因此其人均GDP名列國內前茅,人均生產總值177376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26271美元。

2017年,東營2235萬噸,佔全國石油總產量的比重為11%。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等產量也很高,石油開採和加工業成為了東營的經濟支柱。


紅谷新視界


如果您到外地,別人問你是哪裡人,說東營的話也許沒有幾個人知道,如果說勝利油田,大部分人還是知道的,由此可見東營市的知名度還是需要油田來打響的。

現在我對悟空的問題提出我個人的一點看法:

東營也算資源城市,依託於勝利油田,而且所有的建設也是讓步於油田,所以在東營你想不到的地方都會出現油井,抽油機也許在小區裡,也許在路中間。並且,東營市是山東省人均工資最高的城市,這項榮譽得益於油田職工的貢獻,所以毋庸置疑的是東營肯定是:“成也油田”。

那麼能不能“敗也油田”,就得看東營的經濟構成,和地方企業的發展方向了。煉油,化工,輪胎,有色金屬是東營經濟的支柱,如果哪天沒有油了,估計煉油廠肯定是不存在了,而其他的又是高汙染行業,所以東營如果在石油枯竭前能轉型成功,也許還行,反之不容樂觀。

反正我是不看好東營的,地方和油田矛盾太深,東營市人員構成複雜,治安不是很好是主要原因。


oo忘了傷疤好了疼


此題確實點中了中國工業發展的要害,造福一方是工業的義務,禍害一方是無能的表現;以人為本是工業的內在要求,當霧霾成為公敵的時候,也是對現代中國再次思考的時候。資源城市的沒落是對我們的最大否定,沒有資源難道我們是救世主?!


漠源_張輝


東營市成於勝利油田不假,如油田總部不在東營既使建市也不會叫東營。東營市敗於油田就不好說了,有很多原因:1、勝利石油管理局現只是中石化一個分廠,不俱備法人,其稅收交給北京市稅務局。2油價低迷,石油化工行業利潤不高,使油田主體不斷裁減員工,造成總體收入下滑,帶動當地經濟能力下滑。3、國際形勢不好會給東營當地出口造成嚴重影響。4`政策形勢問題,國家政策並不向東營和油田傾斜,反而環保問題嚴重影響了當地小企業。5`東營對投資丶科技、等吸引力下降,石油大學離開對東營影響巨大。綜上所訴,東營市如不加速發展自己的競爭能力,提升自已的形象,未來會跌出四線城市,回到我兒時記憶――惠民地區


3238389581


我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別噴我就好。其實可以把東營倆字改成勝利豈不是更好,爭取在這裡建立一所中國能源大學,吸引人才,給這些高優秀學員福利待遇要高一些,再是油田和地方真不能走到一起的話,劃區自治,省的整天沒事找事,拖經濟發展的後腿。


滿天星72786


我認為,油田和東營市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大家都不要人為劃分鴻溝。多少年來,油田和東營市從上到下都沒有融合在一起。完全是兩種文化。現在討論這個問題是時候了,希望東營市油田主要領導認識到這個問題,在如何共建和諧上拿出點真辦法。


夢幻mmm


我只想說。沒有油田。東營就是個8線城市。算個啥。現在靠著油田有錢了 名氣大了就整官威 搞政策要把油田擠沒。飲水思源的道理都不懂。會遭報應


wuli小毛桃


應該說,沒有東營,就沒有勝利油田。如果不是以東營為代表的魯北區域地下有油,又怎麼會有勝利油田這個企業呢?勝利油田既是不存在了,東營繼續會存在,以前油田產值佔東營市總產值的七成不假,但是目前油田產值只佔全市產值的二成略多。更何況稅交到北京而不是東營,所以油田目前在東營地位下降。既是油田不存在了 普通的油田工人及其子弟,相當一部分還需要在東營繼續生存,東營作為油田承載者的地位責任不會減輕。無論是油田職工還是三區兩縣的各行各業工作者都希望東營的明天會更好,也肯定會更好。應為東營的基礎工業已經建立起來了,東營的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完善了,東營的發展規劃,思路已經非常清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