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飛彈能把颱風炸掉嗎?爲什麼?

真的是不得了啊


最近東南沿海城市的小夥伴們日子過得可謂提心吊膽的,因為超級颱風“山竹”來了,據媒體稱“山竹”在海上的最大風力可達17級,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不少人對臺風可謂痛恨已久,於是就有人說拿洲際導彈把颱風炸掉不就行了?其實這種想法很荒謬,颱風的破壞力可比洲際導彈大多了,拿洲際導彈是炸不掉颱風的,扔一顆原子彈都跟給颱風撓癢癢一樣,運氣不好的話甚至會加大風力。

這主要還是得從颱風的形成開始說起,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熱帶地區的低壓上升產生氣旋,氣旋隨地球引力等原因產生移動,越積越多後就形成了具有破壞力的颱風。從本質上將,颱風眼裡面呈上升氣流所以是風平浪靜的,一般想破壞掉颱風的組成結構是不太容易的,就算破壞了也會在短時間內很快形成新的颱風。其實拿洲際導彈炸颱風也並非異想天開,早在之前美國科學家就幹過這種事。自古以來美國就深受颶風(颶風和颱風本質相同)的危害,每年造成數十億的損失,因此早就想破壞掉颶風。但是經過多次實驗以後,扔下去的原子彈要麼沒有效果,要麼就反而增大了風力。

從理論上講,拿洲際導彈是可以破壞掉颱風的,但是需要的爆炸量是一個天文數字,這種威力甚至可以把地球上都炸個窟窿,但是產生爆炸萬一引起海嘯,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最少也得百米高度左右,可就真的把一些城市淹了,那就豈不是得不償失。洲際導彈破壞颱風主要是靠衝擊波產生的氣壓。但是一般的核導彈產生的衝擊波最多隻能持續十公里遠左右,而就算一個普通的颱風其半徑也能達到400公里左右,這種破壞力對臺風來說九牛一毛。

最後一點就是破壞掉颱風有很多弊端。颱風雖然破壞力極大,但是也為某些地區帶來了豐沛的降雨,將會極大的補充稀缺的淡水資源,對內陸地區某些地方的農業發展非常重要,正是有了海陸間的空氣循環,才有瞭如今的生活多樣性,倘若生活在一個沒有颱風的的世界,生物的多樣性將會受到極大的摧殘。


楠竹一


首先洲際導彈分為兩種,一種是攜帶常規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另一種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兩種導彈的威力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常規彈頭來說能夠摧毀一座大樓已經算是不錯了,而對於一個核彈頭來說可以輕鬆消滅一座大型的城市。從這個對比看核彈的威力就大了許多,於是與許多人在問是否可以使用核彈消滅颱風呢?

颱風是一種自然現象,颱風就是在太平洋產生的熱帶氣旋,在胚胎時期颱風開始席捲更多的周邊的水汽,這個讓颱風迅速成長。通常在太平洋的氣旋被稱為颱風,而在大西洋形成的熱帶氣旋就被叫做颶風,其實兩種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從颱風影響的範圍看就能知道一枚核彈是否可以把颱風炸掉與否,實際上最小的颱風的影響範圍都有數個臺灣島這麼大,更何況一些超級颱風了,如今看一些大臺風的作用面積有美國國土這麼大。前面說過一枚核彈也就只能摧毀一座城市,而颱風的影響面積如此巨大,從攜帶的能力看,一枚核彈與颱風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一枚核導彈丟進颱風裡面對於颱風的路徑和威力完全沒有任何影響,因為颱風實在太大了。實際上人定勝天只是人類的願望而已,自然界的威力是巨大的,而颱風就是一個表現,人類目前對臺風沒有任何辦法,將來很長時間內也是如此。所以不要妄想通過投擲一枚彈道導彈就能夠摧毀一個颱風的,丟進去對於颱風根本不會有什麼影響。


航空視界


現代氣象炮彈的技術正在不斷成熟,在積雨雲能爆破這種炮彈可以快速消散積雨雲,在很多狀況下,這些炮彈都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一旦出現颱風的氣象現象,即便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導彈也不能有效將颱風破壞,從計算機模擬的數據上看,一個標準的颱風所散發的能量,當量相當於上百顆核彈爆炸的威力,從這一點上講,任何人類現有的破壞炮彈,都無法有效破壞颱風的結構。

以最近肆虐華南地域的“山竹”颱風,已經達到了陣風18級的最大風力,颱風眼的大小已經足夠裝下一整個香港,從計算機中計算的能量數值已經超過了500顆“小男孩”的當量,因此,將一枚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導彈打進颱風眼中,是無法有效的打亂颱風眼的結構的,而將洲際達到打進颱風周圍的風力影響地域,甚至無法對臺風造成任何威脅,核彈作為人類如今擁有實戰經驗的非常規彈藥庫中的利器,在面對大自然的力量的時候,也顯得非常渺小。

要破壞颱風或是降低颱風的力度,就要直接破壞颱風眼內的壓力結構,颱風眼中非常“平靜”,絕對低壓的環境只有960帕的大氣壓大小,能有效的阻止衝擊波的傳播,而以時間上攜帶核彈頭最多的“民兵3”洲際導彈,可以搭載12枚,150萬噸TNT當量的當量,足以將一座城市夷為平地,但是在臺風眼中,本來可以有效傳播的衝擊波根本無法突破颱風的縱向壓力剪切,即便暫時破壞了颱風眼中的風力結構,海面富足的熱帶能量也能在瞬間重新並持續的給颱風輸出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