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應該大而規模化,還是小而精英化?

運營頭條號這麼久,很多小夥伴都給小編提供了很好的建議,也問了小編不少問題。今天呢,小編就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到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問題,讓大家一塊兒來討論一下,那就是:

學校這種屬性特殊的主體,到底是應該讓它越做越大呢,還是越做越小呢?

學校應該大而規模化,還是小而精英化?

以南昌的學校為例,南昌的小學近年來紛紛聯合組建教育集團,讓集團內各學校相互聯動,讓一些好學校來帶帶那些不那麼好的學校,從而來平衡區域內的教育資源,而這些學校呢,對外宣傳的時候就使用同一個集團的名字~

學校應該大而規模化,還是小而精英化?

比如南昌第一個義務教育集團"站前路學校教育集團",就是以南昌的老牌名校"站前路小學"領頭,涵蓋西湖區的10所實力不等的小學。

另外一種組團情況是學校大範圍蓋分校,像"南昌二中""南昌三中"就在全市範圍裡擁有多個校區,所有校區加在一塊,人數超過了1萬人。

學校應該大而規模化,還是小而精英化?

像這種大規模組團建校的方式其實是現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少公辦學校的做法,而家長們因為地段招生的緣故,可能沒法去報名那些非常好的學校,那麼能進同一個集團的學校似乎也不錯,這樣也減少了入學前後家長一通折騰的幾率。

學校應該大而規模化,還是小而精英化?

所以很多家長都喜歡這種方式:畢竟名校名額有限,所以不做大規模的話,那孩子考上好學校的幾率就更小了。雖然大規模建校之後,分校的師資和教學水平不一定比得上主校區,但名校的名氣在那兒,水平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學校應該大而規模化,還是小而精英化?

它們的成果也確實不錯,站前路教育集團在幫扶之後,確實帶起了幾所小學,而南昌二中、南昌三中的大規模建校也讓分校區聲勢大漲。比如南昌三中的高新校區這幾年發展起來後,成績水平一直都在往上走。

學校應該大而規模化,還是小而精英化?

而另外一些名校卻很"小",基本是以民校為主,典型代表有雷式中學、江科附中、心遠中學等。一個年級分七八個班,總共兩三百人,走的是小班精英化教學的路線。所以到了高考的時候,看高考喜報上很高興地說:"本校一本錄取198人"時,不瞭解的人覺得怎麼才這麼點人,瞭解的人就會說這很厲害。

學校應該大而規模化,還是小而精英化?

育華學校這幾年雖然在擴大招生,但擴招的人數也一直在兩位數範圍裡,相比育華校門外逐年走高的報考率,這個擴招是相當剋制了。

學校應該大而規模化,還是小而精英化?

這些學校反映出的就是一條截然不同的發展路線,成果也非常不錯。對家長來說,他們覺得學生少,師生關係就會更加融洽,老師能有更多的時間來了解、教導每個學生,這樣每個學生的個人能力提升也會更快。更甚者,因為這些走小班教育的學校多為民校,學校也有資源為學生提供能多的擴展教育,對學生的素質提升有好處。

學校應該大而規模化,還是小而精英化?

所以,承擔著培育人才責任的學校,無論是朝著大班規模化發展,還是小班精英化發展,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好學校擴大規模,可以讓更多中等水平的學生有機會進入名校就讀;而好學校保持小規模教學,也可以讓老師專注教學,讓學生都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學校應該大而規模化,還是小而精英化?

因此,你覺得學校應該大而規模化,還是小而精英化?

你覺得學校應該朝什麼方向發展? (單選)
0
0%
大而規模化
0
0%
小而精英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