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親王載灃的日常生活:愛趕時髦,在家裡管不住老婆

慈禧太后臨死之前,任命醇親王載灃為監國攝政王,由此載灃成為宣統年間政權的實際掌握者。

不過,因為當時的形勢非常複雜,其政治才能也乏善可陳,載灃最終未能控制局勢,大清最終在他手裡坍塌了。

政治層面的載灃,我們並不陌生,那在日常生活中,他又是一副什麼形象呢?

載灃一生娶了兩位福晉,第一位是慈禧太后指定的嫡福晉,榮祿的女兒瓜爾佳·幼蘭,第二位是側福晉,民國初期迎娶的鄧佳氏。

醇親王載灃的日常生活:愛趕時髦,在家裡管不住老婆

年輕時的載灃。

這位嫡福晉瓜爾佳氏(溥儀的親生母親)很好強,很能幹,也很能花錢。載灃一年的俸銀5萬兩,到手後總是很快被瓜爾佳氏花個精光。他對此很頭痛,曾為其規定固定的花錢數目,但是沒有什麼效果。

載灃動了肝火,大發雷霆,拿起條几上的瓶瓶罐罐猛摔,打算以此震懾瓜爾佳氏,讓她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有所收斂。可是,載灃發火好幾次,家裡的物件摔了不少,瓜爾佳氏依然故我,花錢如流水,根本管不住。

民國期間,醇王府的收入減少,載灃只得變賣古玩、田產支持家裡的開銷,瓜爾佳氏也常悄悄把自己的貴重首飾拿去典當。

醇親王載灃的日常生活:愛趕時髦,在家裡管不住老婆

載灃與溥儀等兒女合影。

瓜爾佳氏把錢花在了哪裡呢?一是用於生活享受,二是暗中支持復辟活動。第二點又是載灃本人極不願意參與的,但他無可奈何啊。

慈禧曾評價瓜爾佳氏:“這姑娘連我也不怕。”家裡的孩子、僕人、太監等,都怕瓜爾佳氏,而不怕一家之主的醇親王載灃。

也許因為18歲時出使德國的緣故,見過些世面,載灃對外國的東西比較容易接受,生活思想上比較開明,可以說很趕時髦。他家裡是清末宗室中,第一個購買汽車、第一個安裝電話的,他也是最早剪辮子、最早穿西裝的王爺。

醇親王載灃的日常生活:愛趕時髦,在家裡管不住老婆

載灃與晚輩合影。

不過,對西醫載灃就是另一番態度了。他篤信中醫,對西醫極不信任。據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記載,載灃的母親患乳瘡(急性乳腺炎)時,中醫久治不愈,家裡請來一位法國醫生,當醫生拿出醫療器械、點上酒精燈的時候,載灃嚇壞了,忙問:“這這這幹嗎?燒老太太?”

醫生建議手術治療,當然被載灃堅決拒絕,醫生只好開出藥膏,讓病人定期塗抹。後來,這位醫生來複查,發現病情沒有任何好轉,就讓把用過的藥膏拿來看看。載灃把藥膏拿來,原來原封未動。

醇親王載灃的日常生活:愛趕時髦,在家裡管不住老婆

載灃與兒子們合影。

縱觀載灃的一生,總體還是能順應歷史潮流的,無論政治上還是生活上都是如此。民國期間,他的生活非常貧乏無聊,但他始終拒絕參與復辟活動,也拒絕與侵華日軍合作,他的很多時間都花在給孩子們講故事、研究天文學上。

在他生命的最後一程,時代正在發生劇烈變化,他在家裡又實行了一項變革:廢除醇親王家族內流傳70年的請安禮節,此舉當然受到家庭成員的歡迎。

參考資料:溥儀《我的前半生》,商鳴臣、李波《載灃的晚年歲月》,劉大勝《末代攝政王載灃的最後兩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