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的網際網路決心,咪咕開啓泛體育文娛新時代

中國移動的“移動互聯網”之心

2003年,中國移動在針對用戶市場進行科學細分的基礎上,推出為年輕時尚人群量身定製的客戶品牌——動感地帶M-ZONE,當時請來周杰倫、SHE、潘瑋柏做代言人的動感地帶在校園市場中幾乎是長期處於“絕對統治”的地位,而此後的很多年裡,這個品牌也一直都被認為是中國移動當時最為成功的戰略之一。

2007年,如日中天的中國移動在互聯網普及的浪潮下推出過一款即時通訊應用軟件,雖然當時的騰訊QQ早已打通PC端與移動端之間的通訊障礙,但也僅限於“好友”之間,飛信的出現給予了當時以“通訊錄”為主要社交模式的群體更多的可能性,“無縫溝通、永不離線”的定位毫無疑問是直擊QQ用戶痛點的。

中國移動的互聯網決心,咪咕開啟泛體育文娛新時代

彼時的三大運營商在通訊資費上絲毫不肯讓步,飛信的出現一度讓人有種“移動要革了自己的命”的錯覺,這股“壯士斷腕”般的氣節,和多年以後孫老闆入局樂視系頗有些相像。相同的是,兩者雖然在投資邏輯上是正確的,但卻都以失敗而告終。不同的是,面對孫老闆的這次“認輸”,融創足足計提了165億元的損失。

“這哪是壯士斷臂,怕是連腦袋都被砍了”

十年之前,中國移動在關於是否要向聯通電信用戶開放飛信業務的問題上也曾展開過討論,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十年之後,當人們再次談起飛信,尤其是拿曾經搶佔IM先機的飛信與後來的破局者微信進行比較時,往往扼腕嘆息飛信沒有向異網客戶開放,錯過成為“微信”的最佳時機,甚至以此譏諷國企固步自封、不思進取。

中國移動的互聯網決心,咪咕開啟泛體育文娛新時代

然而現在回過頭再看,不論是M-ZONE還是飛信,中國移動在行業探索和品牌策略上都有著過人的嗅覺。雖然曾經坐擁5億用戶的飛信沒能成為真正的互聯網產品,而是作為中國移動的一項增值業務被時代所遺棄,但其依舊在客戶規模快速成長的階段,幫助移動牢牢掌握了足夠的客戶規模和競爭優勢,這是飛信作為附屬業務為移動所帶來的最大價值。

十年一輪迴,咪咕能否把握機會?

在2015年的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上,咪咕作為中國移動數字化內容服務的全新品牌,正式問世。從移動夢網涉足內容領域,到整編五大內容生產基地,再到成立子公司品牌,中國移動在經歷了十年的跌宕與蟄伏後,終於依靠咪咕在世界盃中的出色表現,站到了中國互聯網的“最前線”。

自誕生以來,咪咕就在多領域快速擴張,通過整合中國移動既有業務與產業化縱向佈局,現在的咪咕已經擁有音樂、視訊、數媒、互娛、動漫五大數字內容業務。

中國移動的互聯網決心,咪咕開啟泛體育文娛新時代

在上個月中國移動曾傳出將分拆旗下3至4家公司獨立上市的消息,雖然該消息很快就被闢謠,但不論是否分拆,對於移動而言,咪咕都是第一個真正“走出去”的子公司,而“走出去”就意味著有得必有失。

在這次世界盃賽事期間,中國移動和咪咕聯合推出流量解決方案,試圖依靠流量包與“移動王卡”將咪咕擁有的世界盃版權與移動捆綁在一起,以達到吸引競爭對手用戶的目的,但是聯通與電信卻與同樣手握版權的優酷合作,輕鬆化解移動在世界盃內容方面的優勢。

雖然對於中國移動而言,努力放開自身平臺,擁抱數字化版權時代,輸入更多的新鮮血液,才有希望完成互聯網領域的“後來居上”。但事實上,擺在咪咕面前的困局就在於“究竟需要走出去多遠”,和移動捆綁得越緊,咪咕就越難獲得移動之外的用戶,曾經的飛信很大程度便是失敗於沒有足夠的獨立成長空間。而如果離開移動的懷抱,唾手可得的資源和優勢也可能隨時都會消失。

中國移動的互聯網決心,咪咕開啟泛體育文娛新時代

“累計43億人次收看,決賽當天收看人次超2億”,在世界盃上畢其功於一役的咪咕,並未讓人失望。而以俄羅斯世界盃為起點,再到後世界杯時代眾多頂級國際賽事的版權,咪咕在體娛領域尋找突破口的方向已經越來越清晰。

在世界盃上嚐到甜頭的咪咕,一舉拿下包括中超、歐冠、亞冠、歐洲五大聯賽等頂級賽事的版權。咪咕以體育產業的核心版權為基石,將製作體育綜藝節目,推廣線下健身節活動等作為縱向內容發展方向,而內容恰恰是咪咕的最大優勢。

互娛方面,咪咕在三個月內先後兩次宣佈和微博攜手合作,如果說世界盃讓許多人第一次接觸到咪咕,那麼與微博的合作所實現的內容傳播大爆炸,將讓咪咕快速建立起品牌效應。曾經錯失互聯網社交頭號產品的中國移動非常清楚,只有內容+社交才可能將兩者方會出最大的優勢,而微博作為國內最大的內容衍生平臺和互動平臺,很大程度上與咪咕實現了優勢互補。

中國移動的互聯網決心,咪咕開啟泛體育文娛新時代

曾經有人說,互聯網行業繞來繞去都繞不過BAT這三座大山,即便是在“後起之秀”京東的身上,也有著許多騰訊的身影,直到後來張一鳴帶著頭條突出重圍與王興、程維“匯合”後,人們才意識到中國互聯網的“下半場”即將開始。然而很多人卻忽略了這隻由傳統運營商向互聯網巨頭悄悄蛻變著的“怪獸”,在世界盃中一戰成名的咪咕,正朝著經過多年廝殺後根深蒂固的各家互聯網巨頭們發起挑戰。

那麼,下一個十年,將會是由誰主導賽場?很快,一切都會得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