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兩個國家核武器互射,地球會毀滅嗎?

壯志凌雲51842986


地球不會毀滅,甚至毫髮無傷,毀滅的只是地球上的生物而已。

到現在為止,世界上的核彈頭儲備達到了14900餘枚,當然,這些核彈頭的當量是有大有小的,氫彈大部分都在數百萬噸當量,而原子彈頭受自身的限制,一般只能在數十萬噸當量,小一點的還有數萬噸當量的核彈頭。

截止到現在,人類已經在地球上試驗了2053次核試驗,照理說,現在的大約1.5萬枚的核彈頭也就是當初核試驗次數的7倍多一點而已,所以,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會對地球造成威脅。

那這1.5萬枚的核彈頭如若全部擊中城市呢?

很顯然,第四次世界大戰,人們真的只能用石頭來打仗了。

1.5萬枚雖然沒有摧毀人類文明的能力,但是,可別忘記了這一點,就是核原料的儲備是非常多的,也就意味著,如果不夠用,還可以快速的造出來當量更大的氫彈。

世界上總共儲備著可供製造核武器的高品質鈈約250噸,鈾約1500噸,這樣的儲備量讓人吃驚,因為如果按照每製造一件核武器需要約8公斤鈈來算得話,可以想象的到,會在戰時的情況下,製造出幾倍於現今總儲備的核武器。

很顯然,地球表面將滿目瘡痍,核放射性的塵埃將籠罩大地,人類文明似乎走向了盡頭。

當然,再怎麼樣,地球總是一點事兒也不會有的,要知道6500萬年前,那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能量就相當於100萬億噸當量的核武器了,顯然,這是人類無法達到的,而且,那顆小行星也只是給地球帶來了一塊直徑大約190公里的疤痕而已。


一枚遊戲科幻迷


答案是,地球絕對不會毀滅。實際上,就算是全世界的武器全部打了出去,且全部打在人類的城市,人類都不會有滅絕的危險。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核武器的殺傷模式:實際上,核武器在大氣層內,主要殺傷手段為四種:衝擊波、光熱輻射、電磁脈衝、放射塵埃沾染。其中,核武器的絕大部分能量會在以衝擊波、電磁脈衝和光熱輻射的形式,迅速散發到外界,放射塵埃沾染只是極小一部分。而且,放射性塵埃的輻射強度會也會因為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而隨著時間流逝迅速降低,在2周之內就會降低到人類可以承受的水平。也就是說,人類核武器對生物的有效殺傷持續時間,不足一個月。

其次是核武器的殺傷範圍問題。眾所周知,當核武器被用於打擊城市時,一般都會採取900米高度空爆的模式,以追求最大的殺傷範圍。此時,核武器的殺傷半徑完全可以用這樣一個數學公式表示:R = α*M^(1/3),式中,α為殺傷係數,對軟目標(無防護人體)去1.9,對硬目標(鋼筋水泥建築)取1.0;R為殺傷半徑,單位是千米;M為核武器當量,單位為萬噸。那麼,這意味著,一枚1000萬噸當量的三相核彈,其殺傷半徑只有19千米。而我們常規的主流核彈當量一般都是100萬噸左右,殺傷半徑更低。這也是為什麼,冷戰時期美國要用150顆100萬噸的核彈瞄準莫斯科。只有150顆百萬噸的核彈,才能夠徹底摧毀莫斯科這座城市的再生能力。

最後,則是所謂的核冬天理論。核冬天理論宣稱,人類現有的核彈若是全部爆炸,將會讓大量放射塵吹到平流層區域,遮蔽住太陽,導致全球平均氣溫下降20℃以上,並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但事實上,人類現有的核武器總當量只有500億噸TNT,而1800年的坦博拉火山爆發,釋放出了超過8000億噸TNT爆炸的能量,噴射出了多達數百億噸的塵埃進入空中,不少塵埃的高度甚至超過了44千米。但是坦博拉火山噴發的後果,也不過就是當年夏天氣溫下降了10℃而已,而第二年的夏天,溫度就恢復了正常。

所以,綜上所述,兩個國家對射核武器,地球不可能毀滅。


軍情解析


答案是,全世界任意兩個國家,把他們的核武器全部都扔出去,地球都不會毀滅,甚至連生態圈都無法毀滅,人類文明最多重創,但是根本不會重啟。別說是已經大規模核裁軍的現在,就算是人類核武器的巔峰時期冷戰時期,亦是如此。

下面,我們就以美蘇兩國為例。在1981年,美國大約擁有40000件核武器(包括戰略核武器和戰術核武器),總當量為5.8百億噸,而蘇聯則擁有47000件核武器,總當量為600億噸。這意味著,在冷戰巔峰時期,美蘇兩國擁有大約1000億噸的核武器當量儲備。但是,以當時美蘇兩國的核武器實力,也是不可能毀滅地球的。

首先,雙方核武器的總當量,離毀滅地球還很遠。在1804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這是人類歷史記載的最大規模火山爆發。在這次火山爆發中,有超過15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噴到高空,最高可達44公里,在400公里外都堆積了大約60釐米後的火山灰。此外,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巨響,據稱在2500千米外都清晰可見。事實上,這次火山爆發,當量約為12萬億噸TNT,基本上是人類核武庫巔峰的120倍。噴出的火山灰數量也早已超過了核冬天理論模型裡的最大放射塵埃的數量。然而,這次火山爆發,僅僅只是導致了當時的全球平均氣溫下降了0.9℃,當年亞洲無夏而已。因此,就算美蘇核武庫裡的核武器全部爆炸,也無法毀滅地球。

其次,在冷戰時期,美蘇核武器的第一打擊目標往往是對手的核彈發射井和核武庫,消弱對手的核力量,進而降低自己在核反擊受到的傷害。這樣一來,美蘇若是核武器互射,其核武器能夠爆炸一半,都不好說。因此,即使是美蘇核武器互射,根本就沒有毀滅地球的可能性。至於剩下國家的核武器,大概他們的加起來也沒有美蘇的一個零頭,想要毀滅地球,也是天方夜譚。

而如今,美俄的核武器當量以及數量只有冷戰巔峰時期的百分之三十,但即使如此,這倆國家的核武庫規模依然世界第一和第二,且任意一家都比剩下的其他國家的核武庫規模加起來還大。因此,如果兩個國家核武器互射,地球不會毀滅。


兵器次元


想用核武器毀滅地球是不可能的。相對於周長40076萬公里的地球來說,人類所有核武器同時投射出去,也不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原因很簡單,這些核武器的破壞力和能量太小了。把地球整個毀滅,需要類似4600萬年撞入地球導致恐龍滅亡的那顆隕星的能量。這顆撞入墨西哥灣的隕星直徑有10公里,體積超過整個珠穆朗瑪峰,撞擊地球造成的隕石坑直徑有110公里。

這次撞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轟炸日本廣島所使用原子彈的10億倍,大約20萬億噸TNT當量。這種級別的撞擊,可引發全球範圍的大海嘯,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完全遮蓋陽光,改變全球氣候,導致大範圍的饑荒和人口滅絕。

在冷戰時期,美蘇等國的核彈頭總量大約2萬枚,以平均核彈頭當量25萬噸計算,當量總量不足50億噸TNT,這隻有墨西哥灣那顆滅絕恐龍的10公里直徑的小行星隕石所釋放能力的萬分之2.5。如果想用核彈毀滅地球,那麼核武庫的數量還要增加數千倍才行。

總體來說,核武器是用來保衛和平的,而不是用來毀滅世界的。核武器是為了戰爭需求而發展的,但是由於這個武器本身的威力過於強大,導致沒人敢首先使用。所以大國擁有核武器,反而會帶來和平,這就是“恐怖平衡”下的和平。


科羅廖夫


圖注:核武器雖然威力驚人,但比起地球自然界的破壞力來仍是微不足道的

上世紀40年代,核武器在美國率先橫空出世,它有驚人的毀傷威力,以至於後世人往往談核色變,更有傳言稱,如果美蘇兩國核武庫的核武器同時爆炸,足以毀滅地球十幾次!真是這樣嗎?

迄今為止,核武器當中爆炸當量最大的是蘇聯時代研製的一款氫彈,爆炸威力相當於5000萬噸TNT炸藥,被世人稱為核武器之王,而事實上,人類製造的核武器絕大多數爆炸當量都是很有限的,通常也就是幾十萬噸或者一兩百萬噸當量。據世界權威機構統計,目前全世界各國的核武器數量大約在1.6萬件,以平均每件100萬噸爆炸當量計算,全部核武器數量加起來的爆炸當量也就是不到200億噸當量,好像也是一個巨量的天文數字了,但其實也沒多少。

在自然界當中,天崩地裂,地震,海嘯這些自然災害當中蘊藏的能量也都是極其驚人的,比如說一次大海嘯而形成的能量大約可以達到相當於50億噸TNT當量的破壞力效果,而一次10級大地震造成的破壞力則相當於500億噸TNT爆炸當量!

也就是說,就算擁有核武器數量最多的美俄兩國玩起了核武器互射的大戰,一萬多枚核武器全部爆炸,也完全不及一次10級大地震帶來的破壞效果,而在一年之中地球上發生的地震或海嘯這樣的自然災害是很多的,全部加起來的破壞能量更是一個驚人的天文數字,人類那點兒有限的核武器與之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呢?

所以,人們傳言所謂核武器爆炸燬滅地球的說法根本就是站不住腳的。核大戰雖然不能毀滅地球,但會給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災難性的破壞,因為核大戰之後的生態破壞,包括核爆炸產生的核輻射和核汙染,幾十年內都難以消除。


兵工科技


我們經常說,美蘇(俄)的核武器可以毀滅地球很多次。其實,毀滅地球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事實上做不到。

兩個國家用核武器互射,我們假定這兩個國家是美蘇(俄),如果單純看兩國核武庫規模,毀滅地球是沒問題,但關鍵是這些核武器能不能都發射出去,能不能如期實現核爆。

如果爆發核戰爭,首先發動攻擊的國家肯定要打擊對方的核力量,作戰指揮系統,以期最大程度消解其還擊能力。在雙方都擁有分導式多彈頭的情況下,首先動手的一方是可能消滅另一方固定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的。這樣的話,一部分核武器未等發射就沒有了。如果作戰指揮系統遭到破壞,同樣會影響到核報復作戰指令的發出。核潛艇在大洋深處可以安然無恙,但戰略轟炸機除非在接到警報後立即起飛,否則也會有一部分沒消滅。

當然,這絕不意味著先發動進攻的一方會打贏核戰爭。美蘇(俄)都具備強大的二次打擊能力,在首先遭到進攻的情況下,剩餘的核力量依然可以給對方造成和先動手一樣的損失,這樣實際就抵消了突然襲擊所帶來的好處。

因為發動進攻的一方導彈發射井已經空了,所以核力量通常無法作為報復打擊的對象,只能打城市目標(打沒有工業人口稀少的鄉村沒意義)。問題是,一個國家的城市是有限的,很多核武器可能面臨沒有可以打擊的目標的窘境。而且,對一個城市是不是可以連續發射很多導彈呢?也不行。核爆炸所產生的各種破壞效應會對後來的核爆造成干擾,比如提前引爆核彈。

再有,我們能想象在兩國互射核彈彼此國家到處都是放射性塵埃的情況下核作戰還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嗎?領導人還能保持對國家的控制嗎?各種作戰通信系統還能暢通無阻嗎?

所以,互射核彈,恐怕到不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所以,地球毀滅不了。

但是,大量核爆是可能導致核冬天的,即放射性煙塵遮天蔽日,全球溫度下降,土壤氣化,農作物,動植物大量死去……


進擊的女武神


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發生核戰爭的。現在核大國之間有多種溝通機制,在危機狀態下可以迅速建立聯繫,避免事態擴大。但是,如果兩個有核國家真的互相發射了核武器,會發生什麼後果呢?只能說,後果很嚴重,甚至可能讓地球上80~90%的物種滅絕,包括人類的文明也可能毀於一旦。但是,這不足以讓地球整體毀滅。即使把地球上所有的核武器都引爆,都不可能毀滅一顆地球這樣大小的星球。地球上一共有接近3萬件核武器,當量有大有小,絕大多數都是10~50萬噸TNT當量,少數達到100萬噸TNT甚至更高,我們取平均50萬噸TNT來計算,30000×500000=15000000000噸TNT。150億噸TNT還遠遠不足以炸燬一顆直徑超過1萬千米的星球。科學家計算了一下,100億噸TNT可以讓歐亞大陸板塊整體位移10~15公分。而150億噸TNT還要更厲害一點。

那麼,會不會在同一時間發射所有的或者絕大多數的核武器呢?這個是可能的。核大國有一個特殊的原則,如果發現從某一個地方有核武器打過來,則向所有可能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發射核武器。比如,A國突然發現有一枚或者多枚核武器打過來,而B國,C國,D國都擁有核武器,這樣,A國就會向所有這些國家發射核武器。因為,這樣可以避免核戰爭爆發後,有其他大國坐收漁翁之利。

這種互相威脅的威懾力,就有點像劉慈欣在《三體》裡面描寫的羅輯對三體星人的威懾。如果三體星人不利於地球,地球人就向全世界廣播三體星人的座標位置,引發其他外星文明摧毀三體星人。這樣,三體星人就不敢隨便動地球。


懷疑探索者


不用兩個國家核武器互射,就是把全世界現在所有的核武器,依據人類現在掌握的最先進的理論,測算出最佳的分佈點,再用能發揮其最大作用的爆炸方式,在同一時間引爆,也只能毀掉地表上的一些人類建造的設施,地球的形體根本不會發生多少改變。“地球毀滅”,純屬痴人說夢。



我們要爆破一個對象,就要先測算出這個對象的抗爆能力有多大,然後根據要使用的爆破物的爆破力,來推算至少需要這種爆破物的數量。下面我們就從全球現在擁有的核武器數量、核武器的爆破力以及地球的抗爆能力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一、全世界現有的核武器數量


目前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以及數量為:

美國,約6000枚戰略核武器及1670至3300枚戰術核武器;

俄羅斯,約5500枚戰略核武器及3000到4000枚戰術核武器;

法國,384枚戰略核武器及60到80枚戰術核武器;


英國,185枚戰略核武器;

中國,130枚核彈(含戰略彈頭),80枚預備核彈

印度,30到100枚核武器;

巴基斯坦,15到50枚核武器。



到目前還不算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是:

以色列,100到200枚核武器;

朝鮮,1到2枚核武器。


其中戰略核武器的當量一般是數十萬噸級,也有數百萬噸級的,極少數是上千萬噸級的。戰術核武器的爆炸威力有百噸、千噸、萬噸和十萬噸當量級,少數可達百萬噸當量級。


二、核武器的爆炸能力


1962年7月6日,美國進行了一次核試驗,使用的核武器當量為10.4萬噸。此次核試驗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彈坑,就是大名鼎鼎的塞丹彈坑。塞丹彈坑的直徑是390米,深為82米。


核武器的當量每擴大十倍,爆炸能力翻一番。也就是說,百萬噸當量級的核武器爆炸能力是十萬噸級的2倍,千萬噸級的是百萬噸級的2倍。


美國於1945年8月6日投放到日本廣島的“小男孩”是二萬噸當量的原子彈,爆心溫度達到了攝氏30萬度,半徑10000米之內,花崗石都被熔化,距爆心3.2公里範圍內的建築物全部被毀。


三、地球的抗爆能力。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29%為陸地,陸地面積約為1.48億平方公里。


按前面的信息推算,一顆二萬噸當量的核彈能破壞距爆心3.2公里範圍內的建築物,它的破壞範圍是32.15平方公里,那麼一顆兩千萬噸當量級有核彈的破壞力為2057.8平方公里。如果要把地球上的陸地“地毯式”覆蓋一遍,至少需要兩千萬噸當量級的核彈71921顆。如果想要把地球炸穿,按理想計算,至少需要一千萬噸級的核彈19380顆。


如果全世界現在擁有的核武器都是一千萬噸當量級的,那麼使它們分毫不差的打到同一個垂直點上的話,可以在地球上穿出一個1600米寬的洞。想要覆蓋破壞陸地表面,還是不夠用的。



據科學家推測,造成恐龍大滅絕的,就是一次直徑約10km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這次撞擊的殺傷力大約是100萬億噸當量級。這次撞擊造成的後果是地球表面的生物大滅絕,而地球內部幾乎沒受到什麼傷害,也就是隻傷了一點皮毛而已。


如果把人類現在所有的核武器都按前蘇聯的大伊萬(五千萬噸當量級)來計算,那也才約為一千億噸當量級,和上次的星球撞擊比起來,那就是撓癢癢了。所以說,所謂有些國家的核武器能毀滅地球N次的說法,就是自欺欺人的小把戲罷了。


按題主據說,只是兩國互射核武器的話,那就更沒有多少破壞力了。


我們假設是美俄這兩個土豪幹上了。當到了發射核武器的地步時,一定是先瞄準對方的核設施或者是下令發射核武器的機構來發射的。這樣一來,對方的相當一部分核武器將無法發射,也就是說,真正有殺傷力的核武器肯定遠沒有現有的數量多,那麼要毀滅地球就更不可能了。


地球肯定安然無恙,但人類估計就基本完蛋了。那些粉塵將幾月不散,陽光無法照到地球,地球上的溫度將急劇下降。核爆炸造成的幅射將在若干年內存在。即便倖存沒有被炸死的人,在那樣的環境裡也無法生存下來。


綜上所述,人類想用核武器毀滅地球,就像是某種病毒想要爆炸人類一樣幼稚。但是病毒爆發雖不能讓活人粉身碎骨,卻能奪走人的生命。同樣,核武器雖然毀滅不了地球,卻也能殺死生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所以,我們既不能被某些國家的核恐嚇、核訛詐嚇倒,也不能任有些國家為所欲為,沒了底線。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先給答案好了:不會。

核彈是有當量的,你去看三體,就會見識到這個詞。目前人類所有的核武器總當量只有500億噸TNT。這個規模的核武器也就是讓10億左右的人死亡而已。人類雖然收影響,但不至於滅絕,地球則更不會消失。

1. 核彈的主要殺傷力

衝擊波、光熱輻射、電磁脈衝、輻射汙染。

主要的影響在於衝擊波。而延遲性的輻射汙染,在兩週後就可以被人體接受,不至於致命。

2. 超級大國互射??

兩個超級大國互射的話,那麼必然會引發全世界的強烈抵制。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後,和平發展是共識。美國對阿富汗、伊拉克的戰爭,都會引發那麼大的社會輿論。核武器?對射?

第一顆發射,就已經成為人類公敵了。

3. 核冬天理論?

更不存在了,說的是大量粉塵在平流層,遮天蔽日,全球氣溫下降,人類滅絕。

實際上,如果現在人類所有原子彈都爆炸了,可能溫度的影響也就是持續數月的1-2℃影響。

很快就會恢復。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假設真的有兩個國家進行核武器互射,必定有一方先出手。不妨假設先出手的為A國,它先對B國發起了核打擊,那麼不止B國一個國家會對A國發起核反擊。為什麼呢?若A國首先發動核武器作戰,殃及的肯定不止一個國家。各個國家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一定會群起而攻之。先消滅掉不受控制的,才會最大程度的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誰都不會主動發動核攻擊,所以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

那如果真的有兩個國家不顧一切真的發起了核武器互射,那會威脅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嗎?

我們對於核武器的大部分認知都是源於二戰期間美國對日本長崎和廣島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導致成千上萬的人失去生命,倖存的人也多數失明,造成的輻射使倖存者在二十年內陸續死亡。六千多度的高溫把周圍一切化為灰燼,所有建築物都被摧毀。

這還是多年以前的原子彈威力。隨著這些年來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今核武器的威力遠不是當年二戰期間可以比擬的了。在二戰期間,美國和蘇聯的核武器研究水平就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也到了一定數量。此時的美國和蘇聯發起核武器對射的話,就極有可能導致地球上生靈塗炭。如今,擁有核武器的除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五國之外,就只有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了。若是任意兩個發動核攻擊,都會威脅到整個人類的生存。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