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读书使人进步,知识给人力量。

行至第15个年头的上海书展,已将盛夏时节的“阅读嘉年华”熔铸为“上海文化”的闪亮金名片。在这座城市的所有阅读者中,青年学生是重要的一支力量。

正值2018上海书展举行之际,为进一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做强“文教结合”,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教委和文汇报社联合推出 “文汇书单”,向青年学生推荐十本书,今天正式发布。

青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犹如朝日,犹如初春。而高品质阅读能带给青年学生的,有知识和视野,更有思想的成熟、价值的引领、品性的养成。

此次,主办方特邀国内权威学者向广大青年学生荐书。荐书者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有人文社科领域知名教授……专家学者们在写下最终的推荐书目前,均经过多时的酝酿和审慎的思考。从“文汇书单”的目录看,学者们推荐的书涵盖人文、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艺术等方方面面,为广大青年学生精心调配了一道盛夏里丰盛的精神食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读《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美文插图本》《论语新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读《通往诺贝尔奖之路》《城市文化》《铀之战——开启核时代的科学博弈》《电车难题》《失去灵魂的卓越》,在科学和人文、道德和法律的思辨中开阔视野;读《牛天赐传》《听音乐》,感受中外文学艺术之美,从中领悟生命的意义。

风华正茂的广大青年学生,请收好这份最新出炉的“文汇书单”!读书的过程,也是励志的过程,更是增强“四个自信”的过程。未来,我们将把更多好书推荐给你们,期待你们从中收获阅读的乐趣,让阅读成为你们毕生的习惯。

我们希望,借助上海书展的辐射力,发挥全国性人文大报的影响力,让书籍带给学生励志向上的钥匙,让书展成为学生奋发人生的思想启航平台。

我们相信,读书使人明志,广大青年学子将会从书籍中获取智慧和力量,更懂得珍惜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强国复兴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用信仰之力书写青春壮志。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教委和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十本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美文插图本》

《论语新解》

《牛天赐传》

《通往诺贝尔奖之路》

《城市文化》

《铀之战——开启核时代的科学博弈》

《失去灵魂的卓越》

《电车难题》

《听音乐》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让美好青春在振兴中华的砥砺奋进中绽放光彩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外文出版社

■ 王为松(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而深远。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两个阶段”,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今后30多年党和国家发展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渐渐接棒担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成为推动国家发展责无旁贷的重要力量。当代青年既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参与者,也是这一历史进程发展成果的分享者。中国梦给了年轻人梦想成真的机会、人生出彩的机会、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这种难得的历史机遇,必将为广大青年的成长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舞台。

我们说“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不仅仅是代际更替上的必然,更意味着青年人身上所富含的拼搏意识、挑战精神、创新活力等特质,必将更为深刻地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与走势。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曾热情洋溢地歌颂年轻一代,认为天下兴亡,皆在我中国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陈独秀曾说:“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当年,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发出殷殷召唤:“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这些激动人心的语句,依然是今天我们伟大事业的青春宣言。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爱护青年,就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希望,也凸显我们党一如既往地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始终把青年视为推动国家、社会变革生力军、接班人的优良传统。他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是帮助青年学生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的一部经典教材。青年学生需要把这本书真正学好用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让美好青春在振兴中华的砥砺奋进中绽放光彩。

跨越数千年,我们回望中华文明之源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美文插图本》黄德海、项静、张定浩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孙颙(著名作家)

上海文艺出版社今年推出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美文插图本》最近被国家权威部门列入2018年全国重点出版物。在“中华创世神话项目”这一文化工程中,这本精粹读物既反映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又通俗易懂,并且有文有图,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华远古秘密的金钥匙。

世界各民族多数有自己的创世神话。内容丰富的希腊神话与记载在宗教典籍里的创世传说,在西方读者中传播甚广。与之相比,我们的创世神话,虽然在《山海经》等古籍中有较多记录,司马迁等著名史家也多有撰述,但系统整理不够,传播更为零碎,一般民众知道的仅是“盘古开天”“后羿射日”等故事,其余不少优秀的创世神话则知之不详。其实,中华创世神话的丰富性、完整性、生动性,可说无与伦比。

弥补这一文化缺憾,一直是文化工作者多年奋斗、努力做好这个项目的强大动力。此书文本出自黄德海、项静和张定浩三位中青年作家之手,文字优美,高度洗练,栩栩如生地勾画出远古的神话人物,描绘了他们的神奇故事。三位作家的散文笔法,各有千秋,充满个性的写作,又能和谐地组织成书,殊为不易。

书中强调的,是中华创世神话鲜明的个性:世界不是哪一个万能者创造出来的,而是天、地、人合作创造的结果。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神,也可以理解为古人所不知晓的力量,反正,在中华创世神话中,主宰一切的神仙们,似乎存在,又似乎缥缈。“玉皇大帝”和“西天如来”等,也都是在后人编的故事中才演绎得分明起来。

本书的精彩插图,由施大畏、冯远、韩硕等二三十位著名画家精心创作,奇思异想,脑洞大开,让我们能随之回到五千年、八千年前,甚至更遥远的蛮荒岁月,和中华祖先亲密相会。上海文艺出版社别出心裁的装帧设计,更是锦上添花。

此书不但让中国读者爱不释手,同步翻译成英文出版后,在海外也已引起很大的关注,美欧主流书店,比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书店,纷纷在醒目处陈列销售。之后,该书又迅速被波兰出版社翻译出版介绍给该国读者。

这个孩子与那时家国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牛天赐传》老舍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施战军(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

《牛天赐传》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部被忽视的老舍的佳作。

牛天赐是一个被牛家收养的弃婴。牛家母亲是一个遵循传统观念的妇女,认为男孩只有一条路,就是走仕途,这和牛天赐的自由天性产生了非常深的矛盾。好在天赐身边有一个家仆四虎子,让他在成长的过程里有了一个可以倾诉心声的“真朋友”,也使得他尽管被扭曲被压抑,仍然一定程度保留了自己的天性。

牛天赐还有一个从农村来的奶妈,对他成长的影响也非常大。他曾经随奶妈到她乡下的家里去,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非常“局气”的农村老爷子。正是从家仆和农村老人这样正直朴素重情重义的平民身上,牛天赐感受到了温暖、保护和鼓舞。

军阀混战之际,牛家从牛老太太去世到家业破产再到牛老者也撒手人寰,牛天赐陷入困顿深渊。这时候,他的第一位老师王先生,找到了他们。牛老者曾经帮助过的这位山东王先生,已经成为广有门路的商人,他不仅尽可能帮助牛家挽回部分财产,还资助天赐到北平上学。牛天赐的故事就在这里结束了。可以说这是一个保留了某种希望和新的未知的小说结尾。

这部长篇超出了一般成长小说的线性思维,包含了复杂沉重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牛天赐传》实际上是少年中国在成长过程里经受的各种磨难的缩影。牛天赐就是出现在衰老中国和少年中国之间的过渡带的人物,他没有强健的体魄,但有自己的涵养和梦想,也有一些因为成长经历造成的问题或者阴影,但他性格的基本面还是正直的、善良的、单纯的、率真的、可爱的。因此,这部小说让人看到社会或者是历史演变过程里的悲哀,但又给人以坚忍不屈的力量。

老舍无论写什么,都不是概念化的,而是贴着人心的写法。他爱每一种生命,对牛天赐的塑造也充满了一种关爱、怜悯甚至是苦痛的心情。

我认为《牛天赐传》是老舍先生最好看又最沉痛的一部堪称伟大的作品:在一个捡来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周边,是对弱者的感同身受和对安稳生活的渴求,是中国式的爱的多边影响与后果,是美好天性和乱世命运的矛盾,是生命观、教育观、历史观的童趣述解,是家事国事天下事的率真倾说。

解《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论语新解》钱穆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论语》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按照钱穆先生的说法,自西汉以来,《论语》“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昔梁启超曾有言:“《论语》为两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日本江户时代大儒伊藤仁斋在《论语古义》一书中,也盛赞《论语》为“最上至极宇宙第一书”。这个说法虽不免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论语》在一般儒家学者心目中的地位。

今天,也许许多人不一定完全同意梁启超和伊藤仁斋的说法,但《论语》仍是每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的一本必读书,没有读过《论语》,就不配谈什么中国文化,也枉为中国人。

但是,《论语》并非是一部好读的书。与其他古籍相比,《论语》的文字相对简单,但理解起来并不容易。钱穆先生说,解《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汉书·艺文志》曰:“《论语》者,孔子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论语》这种特殊的成书方式,使得它的论说往往缺乏上下文的语境,使人无法正确判断夫子的本意。再就是它“书系杂记,无条理”(吕思勉言)。《论语》在言说形式上比较散乱,不像其他经典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最后,孔子作为中国超一流的思想巨人,已经达到了一般人很难达到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平实的语言中往往微言大义存焉,不细心体会和发掘,是不容易发现的。

《论语》言简意赅,内容丰富,义理博大,哲思精深,千百年来人们对它有无数的解读。这些解读有的卑之无甚高论,但也有的自有其不可磨灭的意义在,成为读《论语》者不可不读的参考书。然而,历代有价值的《论语》解读不在少数,一般读者很难将它们都找来看。即便都找来,也一时不知该从谁是好。钱穆的《论语新解》以成为一部人人可读的《论语》注为目标,“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此已十分难能可贵。加上钱穆对传统文化一直抱“温情和敬意”的态度,这都使得《论语新解》成为时下数不胜数的《论语》解读类书中之翘楚。

选择科学,意味着选择与安逸绝缘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通往诺贝尔奖之路》彼得·杜赫提 著 科学出版社

■ 陈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

几年前,友人高福院士送我由他和徐小宁博士审校的《通往诺贝尔奖之路》(中译本)一书,阅读数遍,有点爱不释手。于是,赠送了百余本给我们医学院的学生。该书原作者是彼得·杜赫提博士,他因为在T细胞和免疫防御本质方面的杰出工作,1996年和罗夫·辛克纳吉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3年,该书第一次在中国出版。

我推荐该书,不是由于“诺贝尔奖”。其实,这也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的“ABC实用指南”,获得诺奖毫无固定公式可言。如同原作者说的,“即使字字斟酌书中的经验教训,赢得诺贝尔奖的机会也渺茫地如同大海捞针”。但是,作者跳出传统的自传体框架,对科学乐趣、科学发现、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等给予的通俗易懂的直观讲解,尤其是截取他个人人生旅程里精彩的片段,展示的诺奖得主之传奇道路的“庐山真面目”,对于处在浮躁而功利社会的人们来说,都值得思索和细细品味。例如,针对研究人员的真实状况,杜赫提用既幽默又敏锐的笔调难得一见地写出了“圈内人”的看法。他认为,科学在改善世界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指出科学家需要在使他们的工作更易于被公众理解方面做得更好。

当然,科技工作者需要终生承诺,需要从一而终的勇气和毅力,选择了科学道路,将意味选择了与安逸舒适生活绝缘而充满艰辛荆棘的坎坷人生。他讲述了他所受到的不墨守成规的教育、他原本作为局外人的感触,以及他对不同观念的探寻如何塑造了他的生活与工作……最后,他逐条总结出获得诺贝尔奖的要素——持之以恒、心胸宽广和兼容并包。

不同于我们日常撰写的科学论文、报告,这是一本十分耐读、有趣的书。作者本人说这是一本写给青年人的“小书”,一本有关科学及如何“做”科学的书,读者对象是那些正在规划自己人生道路的年轻人和制定科学政策的决策者。在我看来,这本“小书”说出了一个“大故事”,一个关于如何追逐人生理想的“大故事”,当然,每个人是自己故事的诉说者、决定者与实践者。

我们为何还要从事科研?或者说,杜赫提以何说辞来吸引年轻人走进科学的世界?这是一个严肃又不乏幽默感与雄辩的科学家。试想一下,今天和我们在一起的现代科学实际上大约才500岁。换言之,还有太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

还有什么比发现、描述并最终解释从来没人阐述过的规律更让人激动的事呢?为伟大的人类做出一点点的贡献,这难道还不值得让人兴奋吗?这也正是科学让人痴迷的所在。

难怪,《自然》杂志说杜赫提的这本书“打开了科学世界的宝库”。

我真心期待: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城市的本质是生活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城市文化》刘易斯·芒福德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在筹办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城市和城市文化问题日益为世人所关注。美国建筑评论家、文学评论家、城市规划思想家、城市规划设计师和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著的《城市文化》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

城市集中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含义,凝聚了文明的力量和文化,城市文化培育了人类的精神思想。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族的人们,构想并创造了十分丰富的城市文化,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理想城市和城市形态,多元文化的聚集与交融是城市的特质。世界的多样性在城市的多样性中得以集中展示,城市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寻求和谐发展,寻求历史文化与空间的连续性。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在城市中表现出他们最丰富的想象力和最独特的创造力。文化对城市影响很大,它反映了市民对生活的追求、运行的方式。

《城市文化》一出版就获得了整个评论界的赞誉,被认为是关于城市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最优秀的文献。芒福德用建筑和艺术展现城市的发展时,首先关注的是社会问题,而不是美学问题。城市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是否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城市的设计是否促进人的步行交通和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在他的笔下,城市史就是文明史,城市凝聚了文明的力量与文化,保存了社会遗产。不论是国外建筑高大的教堂、穹顶和塔楼,还是我国江南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正是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了这种差异,因为建筑总是在表达人们的各种概念。这本书就好比是一座城市,蕴涵了各种能量、形象和活力,这是历史,也是关于城市和城市社会学的理论。

《城市文化》出版至今已80年,但书中提到的观点仍能给当下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建设以启发。比如芒福德始终强调,城市首先是让人住的,从本质上来说它就是生活,因此评价一座城市的好坏,并非看它的建筑多么前卫时尚、街道多么宽敞整洁,而是看人们能否在这座城市中过得舒适,城市改造成功的标志则是看人们是否能更好地在城市中生活。设计根本上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关系问题的一种求解,设计最终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希望有更多的人阅读《城市文化》一书,因为它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何现在的城市“千城一面”?如果你懂得城市就是生活,那么地大物博的中国拥有各具特色的城市面貌则是理所当然。然而,中国的城市建设存在一种盲目模仿的现象,特别是模仿美国纽约的建筑群,殊不知这些高能耗的建筑并不适合所有城市。希望每座城市终能找回属于自己的特征。

既是核科学传奇,也是青春励志书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铀之战——开启核时代的科学博弈》阿米尔·D.阿克塞尔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褚君浩(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这本书讲叙的是铀的故事。人们从18世纪末从沥青铀矿中提取出铀的氧化物,到19世纪中期确认发现了铀这种重金属元素,当时是元素周期表上最后一位元素。再到20世纪初,科学家确认它具有放射性,激起人们巨大的兴趣,从而开启核时代的到来。

《铀之战》描述了半个世纪的核科学奋斗史话。它以“铀”的探密为主线,讲述了20世纪上半叶一群国际上最杰出的科学家的故事。铀原子核的放射性被贝可勒尔和居里夫妇发现后,引起科学家们一连串问题:铀为什么具有放射性、它放射出来的是什么、放射过程中会产生什么……这些问题吸引了不同领域的许多科学家投入铀的探索。当时科研条件简陋,但科学家凭着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为探索未知而辛勤工作。书中涉及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玻尔、卢瑟福,还讲述了包括费米、海森堡、迈特纳、哈恩、伊蕾娜·居里等科学大师的奋斗、成功,以及他们之间的科学博弈,其中不乏他们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铀之战》描述了一个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的传奇历程。“铀”作为“核燃料”,从被发现到研究,再到核能的应用,是一个基础研究促进技术发明、再到驱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典型范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成功地将蕴藏在小小的铀原子核里的能量变成了核武器;上世纪下半叶人们进而建设原子能发电站,核电成为人类重要的能源。

《铀之战》也是一本励志书。书中再现了20世纪初一群为铀而战的科学家们的执着与坚持。本书追溯了当时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具体过程。比如,书中写了女科学家迈特纳在1938年圣诞节,在瑞典的一个边远村庄外空无一人的雪道上,如何用数学演算最终解释了原子核裂变实验的具体情节,将一个伟大思想诞生的思路历程呈现给了读者,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而当时的迈特纳正处在受纳粹迫害四处流亡的最失意和最艰难的时期。科学大师那种忘我追求真理的科学情怀与人格魅力,跃然纸上,极富感染力。读者尤其是年轻人可以从迈特纳这种钻研科学问题的精神与方式中受到鼓舞与启迪,从而激发科学兴趣。探索自然规律这本身就是科学家们的崇高理想。

现代大学应追求“守住灵魂的卓越”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失去灵魂的卓越》哈瑞·刘易斯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俞立中(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大学首先培养的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人才。“卓越”不专属于某个人或某一群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充分而卓越的发展。大学应追求“守住灵魂的卓越”——这正是《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如书中所言,“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超越了学科的专业技能。旨在利用大学生的可塑性,鼓励年轻人认识自我,并发现自己的生活道路。通识教育的任务还在于提醒学生:自己应对社会知恩图报,应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人类谋福利,而不仅仅追求自身的经济富足。”

尽管此书是针对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大学教学、道德教育、国际化、宿舍教育、学生辅导、评分制度等方面的分析和批评,但涉及很多大学教育的内涵问题,发人深思。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并不在乎多办几所大学、多招一些学生,更需要高质量的教育、高水平的大学、有特色的办学,需要的是改革的勇气和路径。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孟宪承就提出“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服务”作为大学的三大使命。显然,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而本科教育则是基础。

时下,对高校本科教育的种种担忧和批评,在这本书里多多少少都能看到一些影子,而我们可能还尚未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如果不能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去认识一些问题和争议,我们的努力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大学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理想的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懂得选择,提升选择和学习的能力。其实,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可能指望学生在大学里就能学会各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一流大学而言,那里不是去学一门职业手艺的地方。

但我们必须看到,学生个体千差万别,没有一种教育模式适用于所有人,高等教育只有提供更多的选择,才能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和发展模式。同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高等教育只有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的发展要求。

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还是有不同类型的,精英教育仍是一些大学的核心。大学教育对这些学生而言,更多的是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需要把更多的关注放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上,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而不是仅仅完成职业培训。

在思辨中感受法律魅力和人性光辉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电车难题》托马斯·卡思卡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刘宪权(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电车难题”是英国哲学家菲莉帕·福特提出的著名思想实验,是全世界大学课堂讨论热烈的问题之一,哈佛大学超级课程《公正》专门对此问题开堂讨论。美国作家托马斯·卡思卡特将该思想实验应用于其所著的《电车难题》一书中。

卡思卡特假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女士望着一辆刹车失灵的电车,其旁边是一个可以改变电车轨道的操纵杆。如果女士放任其正常行驶,则会撞死五个人;如果拉下操纵杆改变其轨迹则只会撞死一人。在紧急情况下,该女士毅然选择改变电车的轨迹,牺牲了一人,拯救了另外五人,而该女士因此遭受到联邦法院的指控。本书围绕此案,通过检控官、法官、被告、受害人家属、陪审团、律师、媒体、大学师生、电视观众、论坛网友等社会各界人士的评析,一场思维的激烈碰撞就此展开,向人们展示了多元性的观点。

全书生动有趣,全景式呈现出诞生数十年来讨论不休且越来越热烈的“电车难题”,堪称一次为广大民众讲授的伦理通识课。

对公众而言,他们的认知源于道德选择,而司法机关则秉承着法律原则。当感性的道德选择支配着公众的行为,或许就会形成托克维尔所说的“多数人的暴政”。因此,不能单纯地将符合大众期待作为案件处理的终极目标。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的期待源于其内心的道德选择,而道德选择不具有固定性,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故而需要一种具有固定性、强制性、规则性的工具来引导,而法律就是构建社会秩序的工具。

无论对案例中的女士作出何种判决,都必将引发广泛争议。但单纯从道德选择的角度去判决是盲目的,用书中的语言来描述则是:“我们的道德选择最终还是出自情感的本能,因此一切分析都只不过是为我们的道德直觉寻找理由罢了。”

因此,我们需要用法律这一衡量标杆去审理案件。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但该规定并不适用于以生命为代价的紧急避险。因为生命之间没有高低、轻重之分,根本无法进行比较。

我想,本书的主要价值并不在于该女士是否会受到刑事处罚,而是其中展现的各方立场、观点之间的博弈,问题思辨的过程,能够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思辨的火花、法律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辉。

年轻人喜欢音乐,不能满足于浅尝辄止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听音乐》罗杰·凯密恩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年轻人都喜欢音乐,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浅尝辄止,想进一步登堂入室,提升自己欣赏音乐的能力,能够在更高层次上理解音乐的意义。

现在面向大众的讲音乐欣赏的书很多,但是大多侧重于音乐史和音乐家的故事,缺乏对具体作品在技术层面的分析,这方面的内容常常被视为是音乐专业人员才能够掌握。

事实上,音乐欣赏不仅需要背景知识,也需要乐理、曲式、和声、复调等各种专业知识的积累。罗杰·凯密恩的《听音乐》是一本全面讲述音乐欣赏的著作,行文深入浅出,其最大特色是把音乐史、鉴赏和乐理结合起来。本书开篇介绍音乐的各要素,之后按时间顺序依次从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再到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以及20世纪,联系音乐史上各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介绍音乐风格特色。对具体作品,该书先比较感性地介绍一遍,再从曲式结构的角度分析一遍,还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配有大量的示范音频。在书上的分析案例中,还详细标注了对应的时间节点,细化到秒,非常便于读者学习和鉴赏音乐。

除此以外,此书还介绍了不少交响乐的必备知识。比如,交响乐中用哪些乐器,它们如何分类、排布,以及交响乐中各种不同的曲式等等。作者在每次介绍一段音乐史时,都会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让读者从宏观角度来理解音乐,同时还会介绍音乐家的历史,其中不乏趣味之处。

本书作者为享有盛誉的钢琴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之后,曾在亨特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任教音乐欣赏课,非常受学生欢迎,其代表作《听音乐》成为美国大多数院校使用的音乐欣赏和音乐文献导论课程教材,享誉世界。这种将音频与文字分析精细结合的讲解方式,对于音乐界人士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普及音乐知识的方式。

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文汇报社联合发布,向青年学生推荐这十本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