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熱議的「18元烤鴨」

馳名中外的烤鴨是北京名食,廣受消費者們的歡迎,然而近日一媒體的報道卻將“18元烤鴨”推到了輿論的至高點,使其霸屏網絡,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聲討。

引熱議的“18元烤鴨”

勁爆內幕

報道稱烤鴨之所以這麼便宜,要麼是僅需30天就出欄的“無毛鴨”,甚至曾被曝“吃藥到癱瘓”,要麼是商家用了低價冷凍鴨,不論是二者中的哪種,都深深觸動了消費者們敏感的食品安全神經。

安全與否橫心間

由此事小編聯想到了早前的“76元拉麵”,其實這二者有著相同之處,那就是乍看都與價格有關,細究之下,前者屬社會普遍現象,後者關乎食品安全問題。

回到正題,此事一經曝光,其核心問題——鴨肉到底安全不安全、敢不敢吃,便成了卡在消費者心中的一根刺。看來是不能愉快的吃鴨了!而且據說有養殖戶表示,自己從來不吃自己養的那些鴨子,對此小編不禁想問,你不吃自己養的就能保證吃到正常的鴨子麼?說不定你買的別家鴨子也是如你這樣養成的,所以啊,人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圈子裡,就應對自己的行為嚴加約束,以免人人如此,形成連鎖反應,最終害人又害己,得不償失。

食品追溯的必要性

對於“18元烤鴨”這件事,試想一下,如若烤鴨都做了食品追溯,每一隻烤鴨都有獨一無二的二維碼“身份證”,那麼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就能通過反溯其來源、養殖環境、檢驗檢疫證明是否完善等信息來給予輔助證明它究竟有沒有問題,一旦發現有問題,便能夠明確問題性質,落實主體責任,具有針對性地召回問題產品;沒問題的話還能幫助其“洗脫冤屈”,避免問題進一步擴大,以免對烤鴨這個行業造成嚴重影響;消費者購買時還可一掃便知烤鴨“前世今生”,就不用為烤鴨到底安不安全這個問題憂心不已。因此,食品追溯對於食品行業來說是對多方都有利的工具,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很有必要。

國內專業的第三方食品追溯平臺卓奇食品追溯平臺創始人符春彥表示:價格和質量雖存在一定的聯繫,但一切都應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乎百姓身體健康,對於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而言,食品安全紅線不容逾越,否則必遭嚴懲;對於消費者來說,在購買烤鴨時,務必要多些警惕,儘可能還是去正規地方購買,切莫貪圖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