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戴森发布会,我们试图理解了一下这家“吹风机车企”的思路


看完戴森发布会,我们试图理解了一下这家“吹风机车企”的思路


“我们只是希望给大家呈现我们理解的电动汽车,并且告诉外界戴森也是能造汽车的”。


《汽车商业评论》 记者 童锋亮


尽管在发布会结束后,戴森高管在聊天中透露,造车于戴森而言只是一个愿景,没有战略性目标、营销模式是还未思考的事情、销量更不是主要目的:

“我们只是希望给大家呈现我们理解的电动汽车,并且告诉外界戴森也是能造汽车的”。

但看过9 月 12 日戴森的新品发布会后,即使没有半点关于造车的最新进展公布,但笔者仍认为,戴森的“愿景”或许更准确一点的理解应该是:要做一件“尽人事听天命”的事情。


看完戴森发布会,我们试图理解了一下这家“吹风机车企”的思路


这一天,在北京朗园内,戴森推出了包括台灯、空气净化暖风扇、吸尘机器人在内的三款全新产品,按照戴森的说法,这些机器都汇聚了戴森最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

比较有意思的事是,在这些发布之前,戴森全球环境控制产品总监山姆·伯纳德(Sam Bernard) 最先公布的事是关于戴森的造车事宜。

虽然并没有太多新消息,主要内容无非是一些已经公开并得到验证的信息:将投资2亿英镑建立起技术研发中心;把飞机场改造成了汽车测试基地;组建了一支约400人的研发团队;公司的首款电动车产品预计于2021年推出;


看完戴森发布会,我们试图理解了一下这家“吹风机车企”的思路


……

但从将“造车事宜”放置在发布会最开始,并花了大篇幅进行介绍。按照重磅优先惯例,《汽车商业评论》认为,从另一个层面而言这也意味着造车或将成为戴森未来继消费品之后的另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更何况,这还是戴森首次在华公布该信息。

如何造车?要造什么样的车?在发布会结束后,《汽车商业评论》记者与戴森一位汽车事业部人士进行了短暂交流。


看完戴森发布会,我们试图理解了一下这家“吹风机车企”的思路


他表示虽然戴森很多信息无法公布,也没有具体的商业规划出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已经做好了要造车的准备,包括公开信息中说的测试场地、研发投入等。

“我们首先做得只是想小批量的生产,销售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我们只是想看看如果把戴森的这些EV技术放在汽车上会是什么样的。或许我们也能重新定义一辆汽车。”但同时他也表示如果能做更多,那自然是更好了。

虽然发布会现场无法看到关于车本身的信息,但是有趣的是,在其发布的三款新品中,所搭载的技术亮点,或多或少片段化组成了一辆未来智能的影子。

例如,戴森台灯利用了独特的算法,能基于时间、日期及 GPS 地理位置推算出地球上不同位置基于日光的色温和亮度;

空气净化暖风扇能精准监测,通过戴森独有的算法进行数据处理,自动监测颗粒物和气体污染, LCD 显示屏实时显示读数。;

戴森尘机器则融合了专利戴森吸尘科技 1 和实时定位与 地图构建(SLAM)技术,其远距离“飞行时间 测距法”传感器和由一圈 LED 灯珠环绕的鱼眼镜头(6 个组成部 分)令戴森 360 HeuristTM即使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也可 360 度观 察房间全景,准确识别周边环境。


看完戴森发布会,我们试图理解了一下这家“吹风机车企”的思路


同时它还搭载的第二代专利戴森数码马达为其提供动力:能够实现78,000 转/分钟的速度 运转。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些不管是自动化技术、气流倍增技术、360全景技术、超强马达,还是互联技术等,也正好是打造一辆电动智能汽车所必要的条件,加之此前戴森还斥资9000万英镑并购了一家固态电池公司Sakti3。

我们很难去猜测,未来戴森落究竟会如何去落地这些技术,但如果允许随意畅想,或许是:“性冷淡”的设计风、用吹风机取代雨刮器、空气自动净化、取消反光镜、车窗自动感光……

而从其现有产品对所属类别的突破来看,如果实现或许也不能算是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