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因歷史更美麗 莆田市傳承古文化留住鄉愁韻味

莆田是一座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城市,為了更好地在城市建設中傳承、挖掘、保護歷史文化、守住城市記憶,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的文化內涵。近年來,莆田市致力於在保護歷史文化中延續城市文脈,為加快申報建設歷史文化名城提供源源不竭的文化動力,深化文明城市的環境之美、風尚之美、人文之美。

保護歷史文化 守護城市記憶

在日前公佈的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名單裡,莆田市宋城歷史文化街區、蘿苜田歷史文化街區榜上有名。歷史文化街區承載著不可再生的歷史信息和寶貴的文化資源,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特色的重要本底,應該好好保護,守護城市記憶,讓城市更有活力,更富魅力。

位於莆田市中心地段的宋城歷史文化街區自古以來就是莆田的政治、文化、教育和商業中心。歷經千餘年,基本還保留著當年宋城的道路格局和歷史風貌特點。而蘿苜田街區則是涵江“小上海”遺韻的主要承載者。這兩處街區代表莆田特色文化風貌,見證莆田歷史發展變遷,每一棟房子、每一塊磚石,滿載歷史記憶,寄寓濃濃鄉愁。

莆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福建省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除了這兩處歷史文化街區外,還有眾多歷史村鎮。目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有4處,其中仙遊縣石蒼鄉濟川村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也是中國傳統村落,3處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洋尾村、港裡村、前連村各具特色,此外還有11處省級傳統村落分佈各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認識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當前,莆田市已全面啟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接下來,一方面要完善歷史文化保護利用專項規劃,加大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村鎮和傳統村落的保護力度,保育城市文脈,延續古老的文化痕跡和文化記憶。另一方面要深度挖掘,使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為城市增添氣質和魅力,提升莆田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

中華媽祖十音八樂團將申報扛旗世界紀錄

8月30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召開“讚歌頌黨恩·禮樂獻媽祖”莆仙十音八樂323人大匯奏活動推進會。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俞建忠參加。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在總結提升去年156人十音八樂成功匯演的基礎上,選拔28支323人組建中華媽祖十音八樂團,將於今秋在協會懿明樓前,舉辦第二屆“讚歌頌黨恩·禮樂獻媽祖”莆仙十音八樂大匯奏活動,紀念媽祖羽化昇天1031週年。

中華媽祖十音八樂團將定期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進行大匯奏,打造媽祖文化國際品牌。323位演奏人員組成28個“懿”字頭樂隊,用9個至尊矩陣,演奏媽祖精神頌、媽祖文化頌、媽祖盛世頌等9個樂段。323人寓意媽祖三月廿三吉誕,28支團隊寓意媽祖28歲昇天吉壽,9個矩陣合奏9個樂段,寓意紀念媽祖九月初九羽化日。

中華媽祖十音八樂團323人大匯奏的總人數,申報扛旗世界紀錄,已由國際權威認證機構受理,8月13日,順利通過初審。目前,正進入第二階段複審。今年農曆九月初九前認證,並在初九晚舉辦的大匯奏盛大儀式上對外公佈。

媽祖文化品牌彰顯“國際範”

為紀念媽祖羽化昇天1031週年,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選拔28支323人組建中華媽祖十音八樂團,將於今秋舉辦大匯奏活動。323人大匯奏的總人數,已申報扛旗世界紀錄,日前順利通過國際權威認證機構初審。

目前,全世界約有3億多媽祖信眾,1萬多座媽祖宮廟,分佈在40餘個國家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群眾,以媽祖文化品牌為紐帶,實現文明交流。作為首個全國性媽祖文化社會組織,近年來,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打造出多個媽祖文化品牌,包括“湄洲媽祖巡天下”“天下媽祖回孃家”“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媽祖下南洋·重走海絲路”等。通過這些平臺,進一步增強了媽祖文化自信,也極大地推動媽祖文化的國際品牌效應。

媽祖文化品牌“國際範”,遠不止於此。“發揮媽祖文化等民間文化的積極作用”被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標誌著弘揚媽祖文化成為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重要內容。這為媽祖文化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進而拓展弘揚媽祖文化的載體,打響媽祖文化國際品牌。莆田市還專門出臺世界媽祖文化中心建設專項規劃,明確要將世界媽祖文化中心打造為享譽全球,真正以媽祖朝聖為引領的國際旅遊目的地。藉此良機,可以通過保護、改善湄洲島生態環境,加大對歷史遺存、史蹟的保護力度,進而吸引更多國內外信眾前來湄洲島朝聖,傳承弘揚媽祖文化。

打造媽祖文化國際品牌,不僅考驗著莆田市在新時期拓展媽祖文化的新思路,也考驗著在闡釋媽祖文化新內涵的過程中,莆田市相關部門的決心和執行力。挖掘新內涵,搭建新平臺,積極“走出去”,每一次努力,都是為了更好地展示媽祖文化內涵,助推世界各地信眾的情感交融,增強新時代媽祖文化的國際傳播力。這樣的“國際範”,也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莆田文明網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