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朝天區質監局:深山扶貧興產業

晚春時節,春風吹綠了整個神州大地,朝天區蒲家鄉汶溪村的大山深處,處處鳥語花香,生機盎然。

“我養的是黃羊,數量雖然不多,去年養了一年,賣了十幾頭,每頭收入千多元,我們老倆口輕輕鬆鬆就脫了貧”,蒲家鄉汶溪村5組村民候家江很自信地告訴記者,黃羊繁殖力很強,一頭母羊能下十幾頭小羊羔,要是一年能出售到一二百頭肉羊,致富奔康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53歲的候家江之所以能順利脫貧,他說,朝天質監局,村委會的領導們功不可沒。

情繫羅圈巖:強基固本摘“窮帽”

2011年,作為秦巴山地國家集中連片貧困區域內的朝天區立足實際,審時度勢,率先拉開了決戰貧困的序幕。長期擔負生產領域監管服務重任的區質監局義無反顧地走進深山,走近群眾,擂響了扶貧鼓,唱起了濟困歌。

蒲家鄉羅圈巖村是朝天區出了名的貧困村,村內交通不暢,信息閉塞是多年致貧的重要根源。如何讓這片貧弱土地上的主人們儘快斬斷窮根?化繭成蝶?該局立足村情,科學謀劃,對症下葯。實行有機構、有機制、有分工、有責任、有任務的“五有”舉措,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駐村人員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有針對性地進行結隊幫扶。想盡辦法籌集資金5萬元,改善村委會辦公條件,建成通村水泥路。瞄準種養業變“漫灌”為“滴灌”,不遺餘力為貧困戶送技術、送種籽、送化肥。村內原有的和新增的核桃、土雞、生態豬等種養業逐漸有了質和量的變化。曾經荒蕪了的田地又種上了糧食作物;房前屋後的果樹時蔬園裡又增添了“新成員”……掩映在青山綠水間的羅圈巖村展現出了她更加秀美的神韻,村民們切實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溫暖,也品出了新時代幸福生活好滋味。

2016年初,精準扶貧工作在祖國神州大地如火如荼。使命感和責任感讓朝天質監局再次站到了決戰決勝貧困第一線。

愛灑汶溪村:“三大攻堅”斷“窮根”

與羅圈巖村山水相連的汶溪村共有29戶村民因病、因殘、無技術致貧。扶貧重任時刻考量著區質監局幫扶人員的能力和信心,整村脫貧的難度不言而喻。如何幫助貧困群眾早日摘掉“窮帽”、植上“富根”?區質監局老黨員、駐村書記王福偉和村委會領導們做到心中有數,形成共識。擼起袖子從最貧困、最落後的貧困戶入手,匠心謀劃,大力實施智力扶貧、產業扶貧、保障扶貧“三大攻堅戰”。智力扶貧。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對幫扶對象既“輸血”又“造血”。仍然從種養業方面大做文章,定期開辦“農民夜校”,傳授農技、果蔬、家禽等養殖技術,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幫助貧困戶掌握一技之長,力爭把智力扶貧扶到群眾心裡,深入腦際,扶到點上;產業扶貧。主動找項目,籌資金,幫扶貧困群眾養“生態豬”、“生態羊”、“土雞”等;種上成活率高,經濟效益高的核桃樹、藤椒、清脆李等“搖錢樹”。保障扶貧。不定期走訪貧困戶,宣講黨的扶貧政策,送錢送物獻愛心,救死扶傷送溫暖,著力保障貧困家庭收入可持續、可發展、不返貧。

打出“組合拳”,才能啃下“硬骨頭”。從2016年起,區質監局幫扶不鬆勁,持續推進實施汶溪村戶戶有種有養的產業精準扶貧。一些頭腦靈活,有志向的貧困戶通過質監局的大力幫扶,率先養上了生態家禽,種植了核桃、藤椒等經濟果蔬。4組村民嚴福貴是位養豬能手,歷經艱辛,苦鑽養豬技術,2016年出欄50多頭肥豬,率先在當地脫了貧。7組楊永成,養信鴿從幾十只發展到百餘隻,信鴿也讓他如期摘掉了“貧困帽”,如今信鴿養殖規模日漸壯大,事業做得風聲水起,被當地村民譽為脫貧致富一支獨秀。

在典範引領,榜樣力量的推動下,產業扶貧逐步成為汶溪村拉動脫貧致富的重要引擎。區質監局局長朱偉說“實踐證明,全面實施農業產業化是農民群眾能脫貧、可致富、不返貧的關鍵。”基於這種認識,近年來,汶溪村始終致力於農業結構調整,大膽創新,逐步探索出了以黃羊、土雞、信鴿、核桃、櫻桃、藤椒、清脆李等七大特色富民產業,據該村委會候主任介紹,僅騰椒一項,全村現已實現種植面積已達50餘畝,這一強勢產業必將成為汶溪村脫貧致富的助推器。

四組50多歲的貧困戶楊天順,是原區質監局局長楊天寶、現任局長朱偉的對口幫扶對象,去年以來,楊天順開始重點發展核桃、藤椒、生豬種養業,雖然現在還見不到有多少效益,但門前一溜斜坡上培植的核桃樹和藤椒苗長勢良好,相信二年過後必有成效。楊天順對此也滿懷希望,而他更多的是心存感激。他說:“過去我們靠種幾塊薄地過日子,要不是平時打點零工補貼,恐怕溫飽都成問題。這兩年來區質監局可幫了我們家的大忙,主動為我們找項目,找資金髮展種養業,隔三差五還要來看望和慰問我們,平時開口要種子就送種子,要肥料就送肥料,你說,我們還有啥子理由不去努力脫貧致富”

秉持一股勁:櫛風沐雨結碩果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為了確保不讓一名貧困戶掉隊,朝天質監局積極拓展思路,細化幫扶措施,開啟扶貧“加速器”。送溫暖,堅持事事落實到行動上。幫助原蒲家鄉羅圈巖村貧困戶嚴福理在朝天區人民醫院成功的進行了鋼板摘取手術,併為其支付了全部醫療費用;2017年,為蒲家鄉汶溪村2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送去價值1萬元的化肥,併為每戶購買了兩份意外保險;為號召黨員助力精準扶貧,籌集精準扶貧示範項目建設資金1200元,上繳至區委組織部,支持幫扶貧困黨員率先脫貧致富;同年冬天,為幫扶村貧困戶送去了價值近萬元的棉衣、棉被,確保困難群眾安全越冬;春節期間,為每戶貧困戶送去大米40斤,面20斤,菜籽油10斤,使困難群眾過上了一個溫暖、祥和的春節;先後為汶溪村貧困戶提供藤菽苗3500株,3年後,僅藤菽產業可實現產值5000元/畝;清脆李600多株,每株可收100斤,每斤4元。藤菽和清脆李按現在的市價綜合計算,戶平能增收8000元,可成為名副其實的“搖錢樹”。至去年底,汶溪村29戶貧困戶己有25戶告別了貧困,今年底全村將全面脫貧。

巍巍青山,悠悠綠水。走進今天的汶溪村,極目所見,村間山峰翠疊,民居白牆青瓦,錯落有致,家禽滿圈,林間放養,地間一派生機:菜蔬青綠茂密,小麥正蓄力生長……解民情,順民心,聚民力,大力實施精準扶貧“三大攻堅戰”,朝天區質監局將持續發力,助推汶溪村脫貧致富再上新臺階,圓就村民們更多更美的夢想!

(陳玲 梁秋莉 記者 楊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