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爲過)

(一)

很明顯,從開場的態勢來看,高洪波領銜的國家隊,是希望穩穩當當地開始12強賽的征程的。

這可以理解,面對韓國,過早地丟第一個球,會讓局勢急轉直下。

於是,我們看到了井井有條的5-3-2防守陣型;可以說,在各個位置上的隊員體能都充沛的情況下,這套防守體系對於韓國隊,是有極強的剋制作用的。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整套防守體系是從兩名前鋒的逼搶開始的,武磊和孫可是目前國家隊中跑動能力和拼搶積極性數一數二的前場隊員。在防守狀態下,他們承擔起騷擾韓國幾名中超出產的中後衛出球,並在16號寄誠庸和14號韓國勇從後場向前推進時,形成一道一對一的封鎖線,逼迫這兩位球員將球分邊,或回傳中後衛,以獲取更大的進攻組織空間。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在韓國這兩位球員本場比賽並不在最佳狀態的情況下,中國隊兩名前鋒的貼身防守嚴重干預了韓國隊的進攻組織,尤其在球的左右場調度,以及多次進攻的銜接方面。事實上,即使開場前30分鐘韓國隊擁有恐怖的77%控球率,我們也沒有看到連貫的多波進攻威脅中國隊球門的畫面。三名後腰是本場比賽防守端承擔任務最重的環節。首先,他們需要配合幾位中後衛,通過頂逼、上搶的方式,組織韓國隊在中國大禁區前20-30米的腹地區域形成有效傳導和組織,避免韓國人有機會通過他們賴以成名的短傳配合,形成中路滲透。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如圖中,孫興民在無法得到身後隊友有效支持的情況下,主動回撤併試圖在中前場腹地進行組織。中國隊居中後腰於海和居右中後衛馮瀟霆迅速靠近,配合居右後腰黃博文形成對孫興民的圍逼,迫使這位亞洲身價最高的明星球員回傳中後衛,不得不尋求再一次進攻組織契機。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從賽後數據來看,韓國隊中路進攻因此受到極大影響,僅佔進攻比例的22.7%,大多數進攻選擇還是放在兩條邊路。(圖中左半場為韓國隊數據)在韓國隊大舉向中國隊兩翼施壓的情況下,三位後腰又需要承擔起迅速平行移動,配合邊後衛和中後衛,在邊路形成4對3,5對4的人數優勢,以遏制韓國隊邊路嫻熟的傳跑插上配合。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以這一次進攻為例,韓國隊中後衛洪正好將球分配到左後衛吳宰碩腳下的同時,中國三名後腰的位置已然迅速向右移動,黃博文配合提上的馮瀟霆對接球隊員形成壓迫,張琳芃快速貼上靠近邊線的球員,限制其活動空間,於海向事發地點快速靠近。在一兩秒內,局部中國隊形成了3-3/4-3的防守局面,使得韓國隊這一次邊路進攻無功而返。

當然,這樣的戰術要求對於後腰的體能和注意力的要求是極其高的,因此在上半場30分鐘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和下半場的一些片段中,後腰們的移動速度無法跟上韓國隊快速的邊路進攻,將兩位邊後衛完全暴露在韓國攻擊群中。在張琳芃傷愈剛復出,任航經歷長時間三停的背景下,韓國人往往能夠充分利用這樣的機會,對球門構成威脅。五名後衛形成的防線中,有三位球員在此前兩個月內收到傷病和續約問題的影響,沒有系統的訓練和比賽,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國家隊在後防人才方面的捉襟見肘。但在比賽前20多分鐘內,這條防線出色地完成了賽前部署的工作。兩名邊後衛在後腰的保護下,工作任務被簡化為對韓國邊鋒的跟跑盯防,對傳球的封堵破壞,和極少量的一對一防守。但即使如此,兩位球員依舊需要通過大量的犯規來阻止韓國的有效進攻,並送給對手數量可觀的前場任意球機會。

相對而言,三位中衛讓人放心很多。鄭智拖後中衛的職責,讓他避免過多的上下跑動逼搶,可以更多的從事補位、陣型指揮的工作,這對於他豐富的大賽經驗和極高的球商是合理有效的利用。馮瀟霆是三位中衛中更多上搶,增強中路厚度的一位,30歲的他正值職業生涯最黃金的時期,無論是選擇上搶時機、緊盯重點隊員、合理補位,都體現了亞洲頂級中後衛的水準。李學鵬的狀態也不在最佳,但他所在的靠左一側受到韓國隊進攻的壓力要小於右邊路,加之吳曦、孫可積極回撤補位,沒有出現太大紕漏。

(二)

這一整套很具有針對性的防守佈置,運行的非常有效,直到第一個丟球。

這是一個定位球丟球,而任意球則來源於張琳芃一次魯莽,且不必要的右路防守犯規。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此前,中國隊在前場獲得邊線球,但未能組織起有效的進攻,迅速丟失球權。韓國隊在試圖從右路進攻,發現池東沅的跑位被李學鵬盯死後,由中後衛完成從右向左的轉移(本場比賽韓國隊大多數由左向右、由右向左的轉移都是在後衛線完成的,中國隊對韓國後腰線的防守效率可見一斑),中後衛拿球后,吳宰碩迅速前插張琳芃身後,造成後者犯規。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一刻,中國隊邊路並不存在人數上的劣勢,但黃博文前頂不堅決給予對方太從容的傳球時機,馮瀟霆被孫興民吸引出來後留給吳宰碩巨大的空間進行穿插,韓國隊作為亞洲強隊在捕捉機會方面的嗅覺從這一腳傳球就可以看出。然而,即使被對方傳球打穿,中國隊依舊沒有喪失此次防守的主動權,畫面上鄭智已經啟動向張琳芃身後的區域進行補位,而李學鵬也已經補到鄭智的位置上對池東沅進行盯防。如果兩名恆大隊友間有更默契的交流,張琳芃完全可以等待鄭智的佈防,化解此次險情,沒有必要在如此危險的位置付出犯規+黃牌的代價。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後來的進球雖然是烏龍,但其實韓國隊定位球戰術已經成功。航拍圖上可以清晰看出中國隊幾位中後衛都或多或少存在盯人不緊、交人不清的狀況,最終池東沅擺脫李學鵬的盯防頂到皮球,砸在鄭智腳上進入球門。進球一瞬間,我即刻聯想到15年亞洲盃淘汰賽對陣澳大利亞的那場比賽,也是在嚴防死守卓有成效的情況下,被對手攻進一個具有運氣成分的進球,巧合的是,兩個丟球中,鄭智都成為無辜而滑稽的背景板。那場比賽後續的節奏完全掌控在澳大利亞人腳下,現在我們知道這場比賽韓國人展現出的掌控力並沒有如此恐怖,但在那一刻,我想很多人內心還是擔心比賽就此走向一邊倒的態勢。

其實,在丟球后兩分鐘,任航在左路防守中又送給韓國隊一個角度相似的任意球,而我們的中後衛再次沒能阻止韓國人頭槌攻門,萬幸皮球偏出立柱。感謝幸運女神,我們不需用在20分鐘就承受0:2的比分,也有了喘息的時間來熬過韓國這第一次一鼓作氣。

(三)

陣型提上!

這是高家軍在丟球后的回應。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三名後腰同時前壓,配合兩名前鋒對韓國後衛線進行封鎖。這既是丟球后必須採取的更加積極的比賽態度,也是高洪波在看清韓國進攻發起點集中在幾名中後衛後,所做出的相應的調整。於海作為居中後腰,他的位置和跑動在本場比賽中代表了教練組所希望隊伍擁有的態勢,他提上時,球隊整體陣型也會更具有壓迫性,而當他縮在本方三區時,隊伍陣型也會相對較緊湊。

事實上,當三名後腰同時上搶時,中國隊將中場一大片腹地留給了韓國隊,無論是寄誠庸、韓國勇前插,還是孫興民、池東沅後撤,都可以在這塊區域大作文章。而韓國隊並沒有捕捉到這一信息並利用這一利好,相反仍然堅持打中國隊邊路,試圖通過身後球鑿開空檔,這體現出施蒂利克治下的這隻韓國隊缺乏真正的中場主心骨,沒有擁有足夠球商和林場反應能力的隊員指揮和梳理進攻,還遠未達到這些球員捏合在一起所可以達到的上限。通過這樣積極的前壓,中國隊在比賽中第一次給韓國隊製造了戰術的不適應性,也意外地發現這支韓國隊在面對有組織的、高強度的搶逼圍時,也會不斷出現傳接球失誤,並留給中國隊如下圖一樣絕佳的機會。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在方圓5米內都沒有防守球員的情況下,武磊冒失地錯失了進球良機,不得不說非常令人遺憾。但正是這一連串的反搶形成反擊的機會,給本場比賽最後的劇本埋下了伏筆。(四)

下半場伊始,蒿俊閔替換下吳曦,出任居中後腰,將靠左的位置留給於海。這應該是一次賽前就有明確計劃的換人,無論上半場是成功守住0-0,還是出現丟球,都可以通過這一調整,在不犧牲中場厚度的情況下,增加一個更令人信賴的前場出球組織點。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在上半場最後一段時間逐漸摸清這支韓國隊現階段狀態和實力後,中國隊在下半場一開場就非常奔放地將三條線整體前移,力求對韓國隊中後場出球點造成有效壓迫, 尋求對方失誤後快速反擊偷偷襲的機會。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面對中國隊異常積極的壓迫態勢,韓國隊的戰術調整顯得格外遲緩。缺乏球員對中場腹地進行合理利用,被迫從邊路發起進攻,或採取把握相對較小的長傳直接完成後場到前場的連接,更長的傳球距離也給予中國隊中後場球員提上搶截的機會。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如圖中,洪正好試圖從後場完成與前場球員的連接,由於傳球線路過長被馮瀟霆提前識破,中國隊長果斷從中後衛位置緊跟到中圈位置,完成精彩搶斷,並形成有效反擊。當然,只談收益不談風險都是耍流氓。戰術調整的後果自然是陣型保持方面容易出現問題,尤其在下半場體能已經沒有開場那樣充沛的背景下,前場進攻一旦失去球權,將會留給韓國隊豐富的空間策動反擊,而這也是這支韓國隊現有的幾名海歸球員所非常喜歡的套路。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圖中這次韓國的進攻很具有代表性,中後衛後場拿球后,在中國隊前場的逼搶陣型未到位時,迅速轉移到右前場,右邊前衛試圖突破無功而返後,交還給插上的寄誠庸,這位在英超站穩腳跟的明星球員送出本場比賽最精彩的一次轉移,穿透尚未形成體系的中國後腰群,將進攻向左邊路發展,形成在中國隊右路的2對2機會。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而這一張圖的進攻則能體現出在給後腰線提出上壓的戰術任務後,三名後腰愈發難以保證攻防轉換階段迅速落位,並完成快速橫向移動。圖中韓國中後衛精確而迅速的轉移球,讓進攻在中國隊左邊路發展,在這一刻無論是靠左後腰於海,還是居左中衛李學鵬,都沒有能夠移動到位,將任航完全暴露在對方進攻球員張賢秀面前,而他身後還有快速插上的孫興民。儘管最終張賢秀以一個質量很低的傳中結束了這一輪進攻,但這已經給中國隊敲響了警鐘。作為落後一方,主動尋求戰術變動,並在一段時間內取得既定效果,這是這支國家隊教練組果決,球員執行能力優秀的體現。但相應的,戰術變動所帶來的負面效果也讓中國隊承受著更大的防守風險。這一段時間內,雙方處在某種微妙的均勢,隨時等待給對方心臟插上一刀,也隨時可能被對方予以致命一擊。

(五)

很不幸,最先打破天平的是韓國人,而他們在三分鐘內,幾乎將天平打碎了。

在口誅筆伐任航業餘的盯人失誤前,我們必須承認在下半場這十幾分鍾內,我們的邊路防守已經出現非常嚴重的空檔,而韓國人似乎也有意識地集中優勢兵力對中國右邊路重點進攻。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依然是一次進攻端失去球權,後腰球員黃博文(最右紅圈)參與逼搶,無法及時回到防守位置,而武磊(最左紅圈)也沒有幫助黃博文補充中場空缺,中國隊在邊路留給韓國隊巨大的空間,將身背一張黃牌的張琳芃完全暴露在孫興民和池東沅的獠牙下。最終池東沅輕鬆完成傳中,李青龍力壓夢遊狀態的任航,完成進球。時隔兩分鐘,韓國隊捲土重來。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韓國門將開出門球被中國隊中後衛解圍後,兩名中國球員都沒有注意到身後插上的韓國球員,被對方爭頂到二點球,並迅速發動邊路進攻。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在這一瞬間,可能是體能問題,黃博文(紅圈)依舊沒有能夠回到戰術中他應該出現的位置對邊後衛進行保護,孫興民一對一單挑張琳芃,輕鬆過掉完成傳中。任航在後點再次漏人,韓國隊3分鐘內連入兩球。賽後的討論集中在任航兩次低級的漏人,確實,這兩次防守動作愚蠢而又狼狽。但必須認清的是,這兩粒丟球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中國隊下半場採取的提上壓迫式打法,對後腰線的體能要求超出了這幾位球員在那個時間段所擁有的體能儲備,而教練組並沒有通過其他的安排來減輕他們身上防守端的負擔,因此在快速的攻守轉換過程中,後腰無法到達防守位置形成人數優勢,將邊路完全交由邊後衛,由此堅守了60分鐘的邊路防線在短時間內被連續攻破。某種程度上,即使昨天出現在場上的,是100%狀態的張琳芃和任航,在一個人面對韓國隊天賦異稟的攻擊圈時,也無法避免丟球的到來。

(六)

敗象已露。

在韓國人山呼海嘯般的人浪下,中國隊完成第二個換人,趙明劍替下張琳芃。很顯然,高洪波不是不知道任航狀態差,但黃博文的體能狀況已經無法對右邊路形成保護是不爭的事實,他不得不提換上體能更充沛、一對一方面更值得信任的右邊後衛。反正兩邊都是毒藥,權當這瓶更輕。

在隨後的幾分鐘內,韓國隊又在中國隊左路完成一次精妙的配合,只是孫興民的彈射稍稍偏出。局勢似乎就像各大媒體解說所想的那樣,向著要花的節奏一路狂奔。

然而,足球是圓的,只要比賽沒結束,就會有轉機。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韓國隊在大比分領先後出現了一定的鬆懈,前後場出現巨大的脫節,中國隊得以在比賽中第一次如此輕鬆地大規模通過中場。隨後,就是韓國中後衛連續解圍不遠,於海在小禁區內完成射門,將比分扳成1:3。

一口氣,緩過來了。0:5和2:3之間,可能就只有這一個球的差距。其實從戰術層面,很難推導出這個球的必然性,但它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出現了,幫助中國隊重新提振士氣,走出最困難的時間短,也讓韓國人,開始有些思想不統一。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韓國隊思路混亂體現在進攻傳接出現莫名其妙的球路,也正是利用這一機會,馮瀟霆在防守中完成精彩搶斷,並在一片沒有韓國隊員圍搶的空間內,送出精彩助攻,幫助武磊製造出禁區前位置極佳的任意球。後來,就是那腳石破天驚的世界波。

氣勢的逆轉,只消三分鐘。再之後,就像所有中國隊員賽後採訪說的,“打開了”。郜林換下孫可,高洪波做最後一搏。趙明劍、郜林和黃博文在右邊路的一些配合,給到中國隊定位球機會,於是就有了任航那令人遺憾的一腳端射,有了武磊掄空的側身凌空,以及,於海頭球偏出後的怒吼。

再談世界盃預選賽,高洪波客場挑戰韓國!(此戰“經典”不為過)

(七)

賽後,無論是媒體的報道,還是球迷的評述,大多離不開這樣一個觀點:“上半場太保守了,如果早一些放開,或許有機會戰平甚至戰勝韓國。”馬後炮的話,大多聽上去有道理,但一細琢磨就覺得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這句話亦然。

很顯然,直到比賽開始前的那一刻,在所有球迷、媒體人,甚至教練員和球員的心理,對於韓國隊是處於心理劣勢的。雖然這個詞現在不提了,但是誰又能否認,“恐韓”從來沒有真正消失過呢。

“恐懼大多來自於未知”

而我們的未知來自於什麼?

來自於我們近20年沒有和韓國真正意義上的主力進行國際賽事,

來自於我們沒有球員能夠在五大聯賽站穩腳跟,我們不知道那些能夠在德甲英超立足的球員究竟是怎樣的水準

來自於我們無法想象完全由亞洲外援組成的後衛線是怎樣的實力

更重要的,來自於我們15年沒有站上過亞預賽最終的階段,我們忘了在這樣的平臺上競技,究竟是什麼滋味了

所以,開場的保守其實是在給這些“未知”還債,

在給那些聯賽假賭黑的日子還債,

在給邵佳一面對澳大利亞罰丟的點球還債

在給7:0大勝香港時愚蠢的計算錯誤還債

在給孫祥在西安面對科威特時莫名其妙的滑鏟失誤還債

在給11年臨陣換帥,高薪聘請卡馬喬還債

。。。。。。。。。。。。

(八)

中國足球距離韓國足球還有多遠?

分兩個情境討論吧:

(1)如果兩支球隊分別參加世界盃,韓國隊也許可以躋身16強,而中國隊註定是小組賽即遭淘汰的命運

(2)如果兩支球隊進行某一場比賽,儘管韓國隊實力在中國之上,但也許我們也有機會爆冷,完成逆襲

大多數人說的“戰勝”韓國,指的是第二種情境。事實上,更多的人會將兩種情境混淆,認為只要做到第二種情境下的獲勝,就可以同樣獲得第一種情境下的逆轉。天真。

情境一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真正的足球水準,是由包括但不限於基礎足球設施、青年足球培訓、足球聯賽建設、國家隊訓練與選拔、足球風格長期規劃等在內的體系化內容組成的硬實力,是所謂“足球產業”的實力;

而情境二,只是產業實力在某個特定情況下的展示,擁有更雄厚產業基礎的一方自然由更高的獲勝可能性,但一場比賽單個樣本的偶然性會使得弱勢一方也擁有獲勝幾率。

即使僅僅看這一場比賽,儘管中國隊在上半場結構性防守令人驚豔,但韓國隊所展現出的技戰術素養,無論是個體還是整體,都依舊遠超中國隊。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飯是一口一口吃下去的。發展從不意味著一步登天。

(九)

這是中國國家隊在過去十年,甚至在未來十年內,最好的時光。

宏觀經濟的發展給足球產業和職業聯賽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足球反腐風波後相對有效的足協機構為國家隊提供有力保障,海外培養計劃為各層級國字號球隊輸送人才初顯成效,國內足球氣氛帶動基礎足球人口不斷上升,中央領導層的喜愛和支持給予足球發展巨大政治空間...

更重要的,這批球員在目前中超環境下積累了豐富的高質量比賽的獲勝經驗,其中的一些球員甚至有著豐富的亞冠外戰經驗。但與此同時他們中所有人,又都是第一次參加亞洲盃預選賽,第一次離世界盃的機會如此之近。他們大多數人是小時候看著02年世界盃長大的,那是他們青年時期懵懂的夢想,他們渴望通過勝利去實現夢想。

要找到一批既懂得勝利,又渴望勝利的人,難比登天。

碰巧,他們就是。

(十)

只有中國隊,能讓我在寫東西時,如此暢快地使用“我們”。

謝謝你們在這個夜晚讓我們感受到久違的內心的燃燒。

祝福你們,無論你們最終會走多遠,我們都會在背後注視你們堅定前行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