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黔高速8座隧道已貫通!「蜘蛛人」山間懸吊鑽孔打眼 絕壁中炸出8公里「懸崖便道」

在建的石黔高速(石柱至黔江段)是重慶市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項目之一,是重慶市高速公路規劃“三環十二射多聯線”中的第三聯線,是連接渝東北、渝東南地區的一條高速公路“大動脈”,其沿線地形地質條件複雜,橋隧比達74.3%,目前這條高速路建設進展如何?日前,上游新聞記者來到石黔高速進行了一番探訪。

石黔高速8座隧道已贯通!“蜘蛛人”山间悬吊钻孔打眼 绝壁中炸出8公里“悬崖便道”

絕壁中炸出8公里“懸崖便道”

日前, 上游新聞記者來到石黔高速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鬱江河特大橋。這是一座主跨412米的三跨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箱梁,最大墩高149米,為石黔高速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

在建設初期,由於山高谷深,橋址地處九十度的絕壁,連先期踏勘都是通過當地老百姓的漁船在兩岸間來回。據中鐵二十局石黔高速二分部鬱江特大橋現場負責人尤楠介紹,為了在絕壁中尋得一絲“立足之地”,項目部組織“蜘蛛人”,在山間懸吊鑽孔打眼,硬是在絕壁中一點一點炸出了8公里的“懸崖便道”和僅夠“立足”的施工平臺。

大橋地處危巖帶,屬崩坡積體地質,地勢險峻,加上便道通行能力有限,施工空間狹窄,每週只能保持5米的墩高施工進度。“在山中施工,施工方也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我們沿著便道做了近80000平方米的生態邊坡防護,足足有7個足球場那麼大。”尤楠說。

而在位於石柱縣馬武鎮境內的馬武河特大橋施工現場,記者瞭解到,馬武河特大橋全長1017.5米,左右幅分離式設計,共59孔,分別跨越S202省道、馬武河、鄉道。馬武河特大橋共有6個薄壁空心墩墩高在55–71米之間,施工週期長、難度大、安全風險高,是本項目的重難點工程。在高墩施工過程中,中鐵十六局石黔高速五分部採用新型後移式懸臂模板,該模板採用“進口維薩板+工字木背楞”,具有結構合理,經濟實用,標準化程度高、節能環保等特點。

石黔高速8座隧道已贯通!“蜘蛛人”山间悬吊钻孔打眼 绝壁中炸出8公里“悬崖便道”

視頻遠程監控 混凝土配比不達標自動報警

在中鐵十六局石黔高速二分部承擔施工任務的七曜山隧道施工現場,上游新聞記者瞭解到,七曜山隧道進口左線長2644米,右線長2664米,由於碳酸鹽巖分佈較廣,岩溶發育,山體陡峭,局部低瓦斯,施工組織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為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

據中鐵十六局石黔高速二分部項目經理代遠龍介紹,為了保障施工質量和安全,隧道內安裝有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瓦斯自動監測系統、突泥突水自動預警系統和門禁系統,管理人員通過後方信息化管理平臺可遠程視頻監控隧道內實時情況。

不僅如此,該信息化管理平臺還可實現物料管控,施工中如果混凝土配比不達標,平臺也會報警,從而保證了施工質量。同時,隧道施工現場還安裝印著二維碼的標識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工藝查詢、質量安全巡查等,手機一掃全知道。

新聞多一點>>

石黔高速全線預計2020年建成 兩地車程縮短至1小時左右

石(柱)黔(江)(G5515張家界至南充高速石柱至黔江段)是重慶市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項目之一,是重慶市高速公路規劃“三環十二射多聯線”中的第三聯線。

石黔高速全長83.18Km,總投資金額約122億元,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採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項目線路起於石柱縣、經彭水止於渝湘高速公路黔江冊山立交,橋隧比74.3%,全線整體呈“南東-北西”向佈設,北接G50、南連G65,是連接渝東北、渝東南地區的高速公路“大動脈”。

該項目穿越國家重點扶貧開發連片特困地區武陵山片區,是交通運輸部專項批覆的扶貧大通道,是陝南、四川、重慶部分地區通往華南的主要轉換通道,是構建渝東南、川東及鄂西地區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絡重要組成部分。

據中鐵建重慶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介紹,石黔高速全長83.18公里,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採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項目線路起於石柱縣、經彭水止於渝湘高速黔江冊山立交,是連接渝東北、渝東南地區的一條高速公路“大動脈”。

目前,石黔高速路基土方已完成81%,橋樑樁基完成86%,墩柱完成48%。神仙嶺隧道、黑溪溝隧道、沙坡隧道等8座隧道貫通。石黔高速建設管理方中鐵建重慶投資集團鐵發建新公司表示,石黔高速全線預計2020年建成,屆時石柱與黔江兩地的車程將由現在的4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

上游新聞記者 黎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