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世界,也從未忘記愛你——關愛認知症老人,點亮遲暮之光

還記得那則感動了無數人的公益廣告《爸爸從未忘記愛你》嗎?已進入耄耋之年的老父親記憶逐漸衰退,他不記得剛剛做過的事情,走到樓下轉身就忘記家門在哪兒,甚至忘記了兒子的模樣。一家人到餐廳吃飯,父親用顫巍巍的手把盤子剩下的兩個餃子踹到兜裡,家人都覺得難堪而不解,老父親呆呆的說:“這是留給我兒子的,我兒子最喜歡吃這個”。短短一分鐘的片段感動了無數熒幕前的觀眾,也將認知症老人這個特殊的群體帶到了公眾的視線中。

忘記世界,也從未忘記愛你——關愛認知症老人,點亮遲暮之光

認知症老人

這也不由的讓筆者想起今年5月份刷爆朋友圈的那則《空巢富豪穿阿瑪尼喪命水溝!兒子曾想僱警察養爹》的新聞,一位獨居、空巢、認知症的“土豪”老人因長期缺乏專業長照干預最後悲催終了!近年來,類似事件總是以不同標題在社會和養老圈引發熱議,不論事件真假,其實從某一層面正在深度拷問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形勢下,政府、社會、機構、子女各方的角色與角色履行實效到底有多少?老人頻繁走失最後孤死水溝。而最關鍵的是老人有三個成功兒子,有房有積蓄且每個月有上萬元養老金,多次出警後警察卻成老人的志願探望者,孤死水溝。“土豪”老人的暮年結局尚且如此,那麼中國那4000萬的失智失能老人的暮霞誰能拯救呢?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認知障礙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成為老年健康的“第四殺手”,目前我國約有800萬到1000萬認知症患者,65歲以上為10%,80歲以上達20%-40%,世界衛生組織發佈數據顯示,每4秒鐘就會出現一個新的認知症病例,到2030年我國將達到2400多萬,中國認知症群體形勢非常嚴峻。根據《中國老人走失狀況研究報告》,全國走失老人一年約在50萬上下,平均每天走失老人約為1370人,絕大部分是由於認知症造成,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負擔,所以預防和照護認知症老人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由於傳統家庭照護模式面臨社會變遷的挑戰以及社會化照護服務供需矛盾突出,因此亟須加強認知症老人專業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9月4日,上海市在 “攜手慈善,守護愛的記憶”2018年“中華慈善日”系列主題活動上,正式設立“關愛認知症專項基金”,將在認知症照護護理員的培訓、評選及獎勵等領域提供資助,推動相關的關愛認知症慈善項目,幫助更多的認知症患者及其家庭。近年來,上海著力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其中明確重點加強“認知症老年照護體系”建設。

1、建立認知症數據庫。上海市將在年內出臺認知症篩查評估標準。今後上海將開展篩查評估,不對認知症簡單地視作疾病,而是要推動形成涵蓋醫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維度、多要素的認知症篩查評估標準,並依託社區開展認知症老年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形成認知症老年人數據庫。

2、加強治療、干預體系建設。在醫療領域加強專業診斷和治療,市內多家醫療機構開設了記憶門診,對認知症的精神行為進行醫學診斷和藥物治療;養老機構積極開展認知症照護服務,設立認知症照護專區,提供專業服務;此外,從事認知症專業服務的社會組織開展認知症社區宣教、早期篩查干預和個案服務,併為認知症家庭提供支持。

3、加強政策支持。今年,上海將改建1000張認知症照護床位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並出臺全國首個《認知症照護床位設置指南》,要求每個機構需配置一名專職或兼職經照護計劃制定專員,認知症照護相關從業人員均需經過認知症照護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且護理人員與入住對象的配比不低於1:3,“關愛認知症專項基金”也是在人才保障方面對政策的一種補充。

從醫學角度來講,現階段認知症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亦無確切有效的治癒方法。因此醫療的費用並不高,不到總應對成本的20%,但是該疾病需要幾年到十幾年的專業照護,包括照護在內的總成本,卻遠遠超過了其他慢性大病。輕、中度認知症的老人在經過活動帶領和有目的的訓練之後,能夠有效減緩退化速度。但相對於兒童特殊教育,老人特殊教育是匱乏且空白的,再加上現在市面上沒有專門針對認知症老人使用的教材教具,大多為兒童使用。

所以作為養老機構,關愛認知症老人,加快構建認知症老人服務體系和輔助體系成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投入和政策來逐漸完善認知症早期干預的機制,逐漸減少認知症老人的數量,讓老人可以真正的安享晚年。就像生活中我們經常說的“雖然疾病我們無法避免,但是至少我們現在可以做一些事情。也許疾病可以帶走我們的記憶、我們的認知、我們的情感,甚至是我們的生命,但是疾病帶不走我們對於親人的愛。關愛認知症老人,點亮遲暮之光,不要讓認知症老人在孤獨的道路上顫巍地走上生命的終點,是我們一個美好的願景,也是我們希望為之奮鬥的事業。”同時我們也呼籲社會各界加大對認知症的關注力度,提高對該病的知曉率,家屬更應特別用心,給予認知症老人足夠的關心和愛,讓他們晚年失智不失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