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市民將一睹「三街兩巷」新面貌

10月底市民将一睹“三街两巷”新面貌

10月底市民将一睹“三街两巷”新面貌

南寧市“三街兩巷”歷史街區是南寧主城區規模最大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邕州城最厚重的歷史記憶片區,集中了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建築,是近代南寧最集中的騎樓建築片區。今天上午,記者從項目建設方瞭解到,最快在今年10月底,屬於老南寧的“南寧味”就可以正式與市民見面了。

10月底市民将一睹“三街两巷”新面貌

今天下午,記者來到“三街兩巷”金獅巷銀獅巷保護整治改造工程項目時看到,城隍廟主殿主體安裝已經完成,大氣恢宏。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對周邊建築及新的鄧穎超紀念館的外牆及門窗等進行安裝。據瞭解,“三街兩巷”核心區一期工程計劃於10月份試運營。

採訪 “三街兩巷”項目技術負責人 徐濟歡

室外的清水牆跟屋面的青瓦

跟上面的屋簷都已經完成

目前在進行戶外門窗的安裝

跟室外(地磚)的一個鋪裝

10月底市民将一睹“三街两巷”新面貌

南寧市“三街兩巷”金獅巷銀獅巷保護整治改造工程是自治區成立60週年大慶重大公益項目之一。該項目總佔地面積約64畝,實施範圍南至民族大道,北靠金獅巷片區二期,西至當陽街,東至興寧路,包含金獅巷、銀獅巷兩條古巷,廣西高等法院舊址、金獅巷民居群、蘇緘殉難處等文保單位和4棟歷史建築與興寧路道路管網及西側沿街騎樓改造。

採訪 “三街兩巷”項目技術負責人 徐濟歡

想這個青磚的話

我們是專門去訂購的

採用古時候的窯制方法

進行窯燒的

最大限度的體現出

古時候的技術和工法

10月底市民将一睹“三街两巷”新面貌

城隍廟、古城牆、青磚黛瓦的明清老宅,“三街兩巷”的這些點滴承載著“老南寧”的記憶。整治改造工程對傳統民居和古城牆等歷史文物進行保護、修繕,堅持“修舊如舊”,注重傳承與保護歷史文化特色和古建築風格。立面形式、材料、裝飾沿用南寧民居較為樸素簡單的風格。例如金獅巷從頭到尾以青磚綠瓦為主基調,再現明清特色的建築文化。

採訪 “三街兩巷”項目技術負責人 徐濟歡

這個我們是專門採用

非洲產的菠蘿格實木

它這個質地是比較堅硬

它的材質光感還有耐受性

還有防水性(等)都比較好

10月底市民将一睹“三街两巷”新面貌

同時,“三街兩巷”將保留大量“老南寧”的人文景觀、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結合歷史及目前業態的分佈,有條件地恢復30餘處老字號。目前,項目施工進展順利,預計10月底將對外開放。

10月底市民将一睹“三街两巷”新面貌10月底市民将一睹“三街两巷”新面貌

長按識別二維碼瞭解南寧電視臺微信平臺矩陣

10月底市民将一睹“三街两巷”新面貌

每晚19點35分,《新聞夜班》帶您看好看的南寧本地新聞。新聞熱線:2693777。

10月底市民将一睹“三街两巷”新面貌
10月底市民将一睹“三街两巷”新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